通便法
儿初生后,大小便不通,腹胀欲绝者,急令妇人以温水漱口,亟吸咂儿前后心并脐、两手足心,共七处,每一处凡三、五次。漱口吸咂,取红赤为度,须臾自通,不尔,无生意。
又古方①用皂角,烧存性,研为细末,炼蜜作丸,如枣核样,内谷道中,即通。
①古字下原脱“方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贴囟法
儿生后,鼻塞气倨,吮乳不得者,用天南星,一钱,北细辛五分。
共为末,生姜汁、生葱汁共调成膏,涂贴囟上,自愈。
牛黄法
儿生三日,去②惊邪,除恶气,用真牛黄豆许,细研以后,蜜加酸枣许,共研匀,以绵蘸之与吃,一日令尽。
②去:原作“出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鞠养以防其疾四
养子须调护,看成莫纵驰,
乳多终损胃,食壅即伤脾。
衾厚非为益,衣单正所宜,
无风频见日,寒暑顺天时。
丹溪曰:人生十六岁以前,气血俱盛,如日方升,如月将圆,惟阴常不足。故童子裳不裘帛。(前哲格言)。裳,皮衣,温软甚于帛也。盖下体主阴,得寒则阴易长,得温暖则阴暗消。是以下体不与绢帛夹厚温暖之服,恐阴气受伤③,是为确论。
小儿初生,肌肤未实,不可暖衣,暖甚则令肌肤缓弱,宜频见风日。若不见风日,则肌肤脆软,易得损伤。当以父母着过破絮旧衣,勿加新绵,天气和暖之时,宜抱向日中嬉戏,数见风日,则血凝易刚,肌肤坚实,可耐风寒,不致疾病。若藏于帐帏之内,重衣温暖,譬如阴地草木,不见风日,软脆不任风寒。当以薄衣,但令背暖。薄衣之法,当初秋习之。不可卒减其衣,否则令中风寒。所以从秋初习之者,以渐稍寒。如此则必耐寒,冬月但着两薄褥一复裳耳。若不忍见其寒,适当略加耳。若爱而暖之,适④所以害之也,又当消息,勿令汗出。如汗出则表虚。风邪易入也。昼夜寤寐,当⑤常慎之!
丹溪曰:小儿气血俱盛,食物易消,故食无时。然肠胃尚脆而薄⑥,若稠粘干硬,酸咸辣甜,一切鱼肉瓜果酒面,烧炙煨炒,但是发热难化之物,皆宜禁绝。只如生栗、干杮、熟菜、白粥,非惟不能纵其口,且可养其德。盖生栗味咸,杮干性凉,可以养阴之助。然栗大补,杮大涩,俱为难化,亦宜少与。妇人无知,惟务姑息,畏其啼哭,无所不与,积成痼疾,虽悔何及。所以富贵骄养,有子多疾。
③恐阴气受伤:原作“恐防阴气“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之字下原脱“适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⑤当:原作“常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⑥薄:原作“窄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按:陈氏曰小儿宜吃七分饱者,谓节之也。小儿无知,见物则爱,岂能节之?节之者,父母也。父母不知,纵其所欲,如甜腻耙饼、瓜果生冷之类,无不与之,任其无度,以致生疾,虽曰爱之,其实害之。
丹溪曰:乳子之母,尤宜谨节,饮食下咽,乳汁便通;情欲动中,乳脉便应;病气到乳,汁必凝滞。儿得此乳,疾病立至,不吐则泄,不疮则热,或为口糜,或为惊搐,或为夜啼,或为腹胀。病之初来,其溺必少,便须询问,随证调治。母安子亦安,可消患于未形也。
小儿啼哭正甚,其母强以乳哺之,啼哭未息,逆气未定,被乳所阻,乳又被气滞,积于胸中,便成疾也。吐泻、噎痢、腹痛、痞满之病从此起矣。
小儿在腹中,赖血以养之,及其生也,赖乳以养之。乳,积血所化也。未及一岁之后,不可便以肉果啖之,胃薄脾脆,不能消化也。乳者,饮食之津液。其母亦当淡滋味,一切酒面肥甘之热物,瓜果生冷之寒物,皆当禁之。苟不知禁,气通于乳,犹儿食之,以成寒热之病,乳母之过也。
凡乳母大醉后勿乳,大劳后勿乳,大怒后勿乳,房事后勿乳,有热病勿乳,其子啼哭未止勿乳,睡未醒勿乳,饱后勿乳。夜间母必起坐床上,抱起儿乳之,勿侧卧乳。乳后抱其子,使其身直,恐软弱倾铡,致乳溢出也。不尔,皆令儿病。
陈氏养子十法云:一要背暖,二要肚暖,三要足暖,四要头凉,五要胸凉,六勿令忽见一非常之人,七脾胃要温,八儿哭未定勿使饮乳,九勿服轻、朱,十宜少洗浴。大凡小儿冬不可久洗,浴则伤冷;夏不可久浴,浴则伤热。频浴则背冷而发惊。若遇热时,以软绢蘸汤拭之可也。
小儿脐带未落时,不可频浴,浴则水入脐中,脐风、撮口皆从此起。
小儿神气衰弱,忽见非常之物,或见未识之人,或闻鸡鸣犬吠,或见牛马禽兽,嬉戏惊吓,或闻人之叫呼,雷霆铳爆之声,未有不惊动者也,皆成客忤惊痫之病。盖心藏神,惊则伤神,肾藏志,恐则志失,大人皆然,小儿为甚也。凡小儿嬉戏,不可妄指他物,作虫作蛇,小儿啼哭,不可令人装扮欺诈,以止其啼,使神志昏乱,心小胆怯成客忤也。不可不慎。
小儿玩弄嬉戏,常在目前之物,不可去之,但勿使之弄刀剑,衔铜铁,近水火,见鬼神耳。
小儿能言,必教之以正言,如鄙俚之言勿语也。能食则教以恭敬,若亵慢之习勿作也。能坐能行则扶持之,勿使倾跌也。宗族乡党之人,则教以亲疏尊卑长幼之分,勿使谍嫚。言语问答,教以诚实,勿使欺妄也。宾客往来,教以拜揖迎送,勿使退避也。衣服器用,五谷六畜之类,遇物则教之,使其知之也。或教以数目,或教以方隅,或教以岁月时日之类。如此则不但无疾,而知识亦早矣。
凡小儿专爱一人怀抱,见他人则避之,此神怯弱也。抱之则喜,放之行坐则哭者,此气虚弱也。喜食甘味,腹有虫也。
小儿周岁有病者,勿妄用药,调其乳母可也。不得已而用,必中病之药。病衰则已,勿过其①则也。
幼科有拿掐法者,乃按摩之变也。小儿未周岁者,难以药饵治,诚宜之则可以治外邪,而不能治内病也,能治小疾及气实者,如大病气虚者用之,必误儿也。为父母者,喜拿而恶药,致令夭折者,是谁之过欤?
父母常将幼子怜,几因爱恤取愁烦,
育婴家秘无多术,要受三分饥与寒。
人之无子者,置姬妾,觅方术,问命卜,祷鬼神,其心劳矣。及其生子,爱恤之深,保养之失,过于热也,热则生风;过于饱也②,饱则成积。医不择良药,或犯毒不可救也。柳子种木传云:虽曰爱之,其实害之。所以取辟也。
①则:疑为“剂”之误。
②饱字下原脱“也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谚云:若要小儿安,常受三分饥与寒。饥,谓节其饮食也;寒,谓适其寒温也。勿令太饱太暖之意,非不食不衣之谬说也。
头要清凉背要温,露其下体养真阴,
天时勿犯如春候,寒热乖违客气侵。
此言适其寒温之法也。头者六阳之会,常要凉,不可缠裹。腹为阴,背为阳,皆脏腑之俞募也,常要和暖,不可使露。小儿纯阳之气,嫌于无阴,故下体要露,使近地气,以养其阴也。天时者,即寒热也。春者,温和之气,万物皆赖以生长也。谓襁褓之中,寒不犯寒,热不犯热,常如春气温和时,以长养儿之身体。若有乖违,寒热之客气来侵矣。
乳为血化美如饴,肉谷虽甘更乱真,
到得后来能食日,莫教纵恣损脾阴。
此言节其饮食之法也。儿在母腹之时,赖血以养。既生之后,饮食之乳,亦血之所化也。虽有谷肉,不可与之,以乱其肠胃中和之气。至于能食,犹当节之,不可纵其所好,以快其心。因而致病者多矣。《内经》曰: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。不可不慎也。
耳目之神寄在心,异闻异见易生惊,
痰生气逆因成痫,恨煞终身作废人。
初生小儿未与物接,卒有见闻,必惊其神。为父母者,必慎之可也。若失防间,致成惊痫,为终身之痼疾,有子何益。
医不执泥曰上工,能知富贵与贫穷,
生来气体分清浊,居来看承又不同。
人有恒言富贵之子多病者,其气清,其体薄,而过于饱暖也。贫贱之子少病者,其气浊,其体厚,而常受饥寒也。上智之医识得此意。观父母,而知其气禀之厚薄;观形色,而知脏腑之虚实。猛峻之药,不可妄加;和平之方,亦不可执用也。
人之受病者,有富贵贫贱之殊。自天地视之。皆其所生者也,无一人不养焉,则无一人不爱矣。医者,仁术也,博爱之心也,当以天地之心为心,视人之子犹己之子,勿以势利之心易之也。如使救人之疾,而有所得,此一时之利也。苟能活人之多,则一世之功也。一时之利小,一世之功大。与其积利,不若积功。故曰:“古来医道通仙道,半积阴功半养身”。
小儿初诞多胎疾,能食过多为食积,
于斯二者作提纲,仲阳复起从吾议。
小儿之疾,如痘疹、丹瘤、脐风、变蒸、斑黄、虫疥、解颅、五软之类,皆胎疾也。如吐泻、疟痢、肿胀、痞积、疳痨之类,皆伤食之疾也。惟发热咳嗽,或有外感风寒者。故曰小儿之疾,属胎毒者十之四,属食伤者十之五,外感者十之一、二。
惊痫原来肝有余,脾常不足致疳虚,
形体不全知肾弱,上医会得谨其初。
大抵小儿脾常不足,肝常有余。肾主虚,亦不足也。故小儿之病,惊风属肝,疳痨属脾,胎气不足属肾。上医治病,必先所属而预防之。故曰: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。
家传三法
家传三法救孩童,惊痫须防用抱龙,
胎禀怯时宜补肾,肥儿瘤①病有奇功。
治痫用琥珀抱龙丸,治疳用肥儿丸,治胎禀不足,用补肾地黄丸。此三方者,祖训相传,子孙敬守。
抱龙丸解:抱者,养也。龙者,纯阳之物。益震为龙,东方乙木也,为少阳之气,时至乎春,乃万物发生之始气也。乙者,肝木也。肝为风木,初生小儿,纯阳无阴,龙之象也。肝为有余,少阳之气壮也。肝主风,小儿病则有热,热则生风,上医虑之,制此方以平肝木,防惊风,此抱龙之名义。
钱氏抱龙丸,壮实儿宜用之。然内有雄朱金石之药不可服,如麝香之耗真气,能引风邪入里,如油之入面,不得出也。故人皆禁之,不可用也。
琥珀抱龙丸,内用补益之药,人皆喜而用之。然有枳壳、枳实二味,能散滞气。无滞气者,能损胸中至高之气。如急慢惊风②及元气弱者,减去此二味,可用当归、川芎各二两代之。然琥珀、天竺黄二味,须择真者。
①瘤病:忠信堂本作:“疮疾”。
②僚字下原脱“风“。据忠信堂本补。
钱氏抱龙丸:治伤风瘟疫,身热昏睡气粗,痰实壅嗽。又治惊风潮搐及蛊毒者。盛暑沐浴后并可服。壮实小儿,宜时与服之。
雄黄(飞),二钱半,辰砂(另研),五钱,天竺黄,一两。胆南星,四两。麝香,五分。
共为末,煮甘草水为丸,皂角子大,温水化下。百日儿,每丸分作三服。
琥珀抱龙丸:理小儿诸惊,四时感冒风寒,湿痰邪热至烦燥不宁,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,并宜可服。
真琥珀、天竺黄、檀香(细锉)人参、去芦、白茯苓,各一两半。粉甘草(去节)三两。枳壳、麸炒、枳实、麸炒、各一两。朱砂(飞)五钱。胆南星,一两。山药(去黑皮),一斤。金箔,百片。
取见成药末一两,同在乳钵内,研极细、杵,仍和前末用。上为末和匀,取新汲井水为丸,如此○样大粒,阴干,每服用薄荷汤化下。
肥儿丸:小儿脾胃素弱,食少而瘦,或素强健,偶因伤食成积而瘦,或因大病之后而瘦者,宜服之。
人参、白术各二钱。陈皮、白茯苓(去皮)各一钱半。甘草(炙)、木香、砂仁、青皮、神曲(炒)、麦芽(炒)、使君子肉各一钱。山药、莲肉(去心),各二钱。桔梗,一钱。
共为细末,荷叶浸水,煮粳米粉为丸,米饮下。此参苓白术散加减以治疳病将成之圣药也。
腹中有癖者,加三棱、莪术(各煨),九肋鳖甲(醋炙),各一钱半。
有热者,加北柴胡二钱,黄苓、黄连、芦荟、干蟾(烧存性),各一钱半。
瘦太甚者,加当归、川芎各二钱。
泄泻者,加肉豆蔻(煨)、河子肉各一钱。
疳瘦食少者,去麦芽、神曲。
乳母须求不病人,择其体厚性和平。
不贪口腹无淫欲,鞠养何求子不成。
养子之道,当择乳母,必取无病妇人,肌肉丰肥,性情和平者为之,则其乳汁浓厚甘美,莹白温和,于子有益。如病寒者,乳寒;病疮者,乳毒;贪口腹者,则味不纯;喜淫欲者,则气不清,何益于子?故宜远之。
幼科精熟是专门,寿夭平时认得明,
色脉合观知五脏,补虚泻实药通神。
古语云:三折股肱为良医,谓历练熟也。故幼科精专者,凡小儿之寿夭,先了然于目中矣。病不可治,必不可治也。至于临病之时,观形察色,便知五脏之证治,所以补之泻之,意之所生,有通神之妙也。
辨小儿寿夭
小儿寿夭最难明,只在良工眼力精,
形气有余为寿相,如其不足岂遐龄。
小儿寿夭,须观形色。如形实气实者,此禀气有余,为寿相,无病易养。如形虚气虚者,此禀气不足,为夭相,多病难养。盖儿之生也,受气于父,成形于母。父母俱强者,则形气有余;父母俱弱者,则形气不足。父强母弱则气有余,父弱母强,则气不足,而有余也。大抵寿夭穷通,聪明愚痴,皆以预定,岂能逃乎?小儿所禀,全赖父母之余气以长形质。故肥不可生瘦,瘦不可生肥,大小与父母不等,则难养也。虽初生多患,若形体相称,则寿也。小儿面舒,转首迟滞,稍费人雕琢者,寿之兆也。若小儿预知人意,身轻力弱者,难养也。古人有言,譬如梅花早发,不睹岁寒;甘菊晚荣,终于年事。故知晚成者,寿之兆也。若小儿阴小而黑,与身相等者,可养之子。若阴大而白者,难养也。若小儿形体弱,头面多青脉,精神昏瘁者,难养。若小儿刚悍,眼目俊朗,神气爽健,发绀而泽者,寿之相也。若小儿精神实,则少病,故易长成也。若形瘁而多病者,难养也。若小儿黑珠少,白睛多,面色[白光]白者,非寿之相也,纵长不及天年。若青珠大而白睛少,面色黑,形不淡者,亦要观其眼中,黑白分明,表里相称,曰寿曰康;若黑珠动摇,光明闪烂,纵长亦应目疾,寿亦不及四旬也。
头圆背厚腹如垂,目秀眉清鼻准齐,
耳角分明口方正,肾坚肉实体丰肥。
头者,髓之海也,肾主骨髓,头圆则肾足矣。背者,五脏之所附也,背厚则五脏安矣。腹者,水谷之海也,腹大则水谷盈矣。目者肝之窍,耳者肾之窍,鼻者肺之窍,口者脾之窍,七窍无阙则形全矣。脾主肉,肉实者脾气足也。肝主筋,筋强者肝气足也。肾主骨,骨坚者则肾气足矣①。
①骨坚者则肾气足矣:原作“骨气足则肾坚矣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腮妍发绀形表端,二便调和里气安,
脚健项肥囊紧小,肌肤温润更红鲜。
腮妍如桃,发黑如漆,此表实也。小便长,大便润,此里实也。脚者,身之柱也,柱壮而强,则身不挠。项者,头之茎也,项长而肥,则头不欹。囊者,宗筋之会也,囊黑而小,如荔枝者寿。肌肉者,荣卫之气舍也,温润红鲜,则荣卫宣畅,而气血足矣。
性静神安状若愚,自然精彩与人殊,
乐然后笑不多哭,若到眠时不久嘘。
英华不露,神气内藏,此非凡儿相也。心主笑,不妄笑者,心气足也。肺主哭,不多哭者,肺气足也。又哭气不绝连绵者,肺气实也。脾主睡,睡不久者,脾气实也。此上三条,皆寿相也,其儿无病而易养也。
头破露缝眼露睄,鼻干唇缩口流津,
发稀项软腓腨小,满面纷纷青紫筋。
诸阳皆会于头,头破则阳上衰矣。诸阴皆起于足,腓腨者,足肚肉也,小则阴下衰矣。鼻为肺窍,鼻干则肺气衰矣。唇口为脾窍,唇缩流津,脾气衰矣。发为血余,发稀则血衰矣。项为天柱,项软则柱折矣。青紫之筋,皆风热之候,散见于面,必多惊痫之病。
形枯色夭欠火晶,肚大筋浮泻利频,
虫疥浸淫多叫哭,见人语笑弄精神。
形枯色夭者,此表虚也,泻利无时者,此里虚也。疥疮啼哭多笑语者,皆阳火妄动之候。此上三条,皆夭相也,其儿多病而难养。
辨小儿形色
小儿有病观形色,青主惊风红主热,
黄为伤食白主疳,若中恶时其面黑①。
肝主风,其色青。心主热,其色红。脾主谷,其色黄。白者,气血不荣于面也,故主疳。黑者,凶色也,故主中恶。
气色须看何部中,心主正额火光红,
左颊木肝右金肺,颏②为肾部鼻脾宫。
此以五形分部位也。肝属木,东方,故于左颊候之。肺属金,西方,故于右颊候之。心属火,南方,故于额上天庭候之。肾属水,北方,故于颏③下地阁候之。脾属土,中央,故于鼻准候也。
肝病须观眼目中。脾唇心舌自相通,
肺有病时常在鼻,肾居耳内认其宗。
此以五窍分五脏也。肝之病见于目,心之病见于舌,脾之病见于唇,肺之病见于鼻,肾之病见于耳,各随寒热虚实决之。
目扬面赤热生风,眉皱呻吟腹痛攻,
面肿色黄知癖疾,发稀面白有疳虫。
肝主风,目扬者,肝病也。扬者,直视也。心主热,面赤者,心病也。风热相搏,必生惊搐。人有痛则眉皱而呻吟。决云:痢疾眉头皱,肠中痛。脾主湿,湿胜则肿,面肿色黄,故知脾病。宿食成积,积久成癖。疳者,津液不足之病也。发稀面白,血之虚也,疳病多虫。
下痢应嫌面貌妍,惊风面赤亦堪怜,
咳嗽面白为真色,青绕唇傍青紫筋。
决云:泻不定,精神好者,死。风病,面如涂朱者,死。咳久不止,面[白光]白者,肺之真脏色见也。
小儿疾厄命宫寻,虎口三关食指纹,
欲知死生无错误,不离五色认分明。
命宫,谓山根也。小儿山根断绝,青红紫黑筋横拦者,多病难养。《相法》云:“山根青色,出胎频见灾危是也”。男左女右,手指横纹初节曰风关,中节曰气关,三节曰命关,谓之虎口纹。青主惊,赤主热,黑主水,其纹曲向内者病在内,曲向外者病在外。其纹初节止者病轻,上至次节④者病重,过三关者死。下大上小者吉,下小上大者凶。
①黑:原作“热”,据下文及忠信堂本改。
②颊:原作“额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颏:原作“额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次字下原脱“节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要知虎口气纹脉,到指看纹分五色,
黄红安乐五脏和,红紫依稀有损益,
紫青伤食气虚烦,青黑之时证候逆,
忽然纯黑在其间,好叫医人心胆寒。
若也直上到风关,粒米短长分两端,
如枪冲射惊风至,分作枝叉有数般,
弓反里顺外为逆,顺逆交连命似①难,
叉头长知犹可救,如此医师仔细看。
①似:原作“以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辨小儿脉息
小儿未损天真气,指下脉来宜有力,
大滑数实最为良,细涩迟虚终不吉。
脉大者,气实也。脉滑者,血实②也。六至为数,脉来有力,皆禀赋有余之脉也。脉细者,气虚也。脉涩③者,血虚也。三至为迟,虚则无力,皆④禀赋不足之脉也。小儿寿夭,以此辨之。
②实:原作“虚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涩:原作“滑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皆字下原衍“则”,据忠信堂本删。
一息六至号平和,八至之说不可凭,
四至以下虚冷惫,八九十至热生惊。
小儿之脉,一呼三至,一吸三至,谓之一息六至,乃和平无病之脉也。诀云:八至为平和脉者,勿从。一息四至曰离经,三至以下谓之损脉,为虚冷疳痨之病。一息八至曰离经,九至以上谓之至脉,为实热惊风之病。
辨小儿脉证治
上医色脉尽须明,虚实证治如法行,
有一乖违即不中,为儿作祸犯天刑。
《内经》曰:能合色脉,可以万全。盖上医之治小儿也,以色合脉。以脉合色,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,不违其⑤制,万全之道也。且如两腮红者,色实也;脉急数者,脉实也;大便秘,小便黄,渴不止,上气急,足胫热者,实证也。有此三实者,宜以寒凉之药泻之,所谓不可服热药者,有七也。如面[白光]白者,色虚也;脉微沉者,脉虚也;粪色青,腹虚胀,呕乳,见眼珠青,足胫冷,虚证也。有此三虚者,宜以温热之药补之,所谓不可服寒药者,有七也。今之粗工,色脉证治,茫然无知,妄作汤丸,夭儿性命,天必谴之。
⑤其:原作“则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药必对证无差错,中病即已勿太过,
待其来复真气生,食养尽之无补佐。
谓此治病之要术也,色脉证治,了然在心。故以寒治热,以热治寒,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,皆对病之方药也。服药之后,中病即已,勿过其制者,即《内经》曰:及其衰也,待其来复。谓病衰其半,即止其药,以待其真气之发生,又以乳食之养,助其发生之气。谚云:药补不如食补者是也。粗工不知此理,攻寒令热,寒未退而内热已生;制热令寒,热未除而中寒又起,欲求其适,安可得乎?夭札之由,必始于此。此条治法,亦吾吃紧为人处。
小儿用药择其良,毒药毫厘不可尝,
邪气未除真气损,可怜嫩草不耐霜。
良,谓气味平和,无毒之药也。毒,谓猛峻蚀利,瞑眩之药也。故小儿之病,实则泻之,如泻青、导赤、泻白、泻黄之类;虚则补之,如安神、异功、阿胶、地黄之类。如凉惊治热,理中治寒,抱龙治痫,肥儿治疳之类,皆和平无毒之剂,此吾家秘传之良方也。如巴豆、牵牛,虽未尝不用,亦不敢专用也。予见今之行幼科者,以硇砂治积,轻粉治痰,以砒治疟,以硫治寒,皆是大毒之药,小儿之肠胃娇脆,安能当此毒也。
小儿汗下勿轻尝,实实虚虚必损伤,
寒热误投如太过,温中解毒有奇方。
按仲景治伤寒法云:不应汗而汗之者,为斑疹、惊惕、汗不止之证,所谓桂枝下咽,阳盛则毙也。不应下而下之者,为痞满、腹痛、吐泻、肠滑不止之证,所谓承气入胃,阴盛乃亡也。
小儿有病不可下,不热自汗兼自泻,
神困囟陷四肢冷,干呕气虚神怯怕,
吐虫面白发焦穗,疳瘦潮热食不化,
鼻塞咳嗽及虚痰,脉细肠鸣烦躁呀,
若将有积与疏通,是谓虚虚诚可怕。
孩儿实热下无妨,面赤睛红气壮强,
脉上弦洪肚上热,痄腮喉痛尿如汤,
屎硬腹胀胁肋满,四肢浮肿夜啼长,
遍身生疮肚隐痛,下之必愈是为良。
如误服寒凉药过多者,以致脾胃虚弱,胃脘痛,宜温胃散主之。
温胃散:陈皮。黄芪(炙),各七钱。砂仁、甘草(炙)、厚朴(姜汁炒)、益智仁,各四钱。白豆蔻仁、泽泻、干姜(炮)、姜黄,各三钱。人参,二钱。
共为细末,每服五分至一钱,水煎去滓,食前温服。
如误服热药太过者,以致烦躁闷乱,或作吐,或狂,或渴,宜先解毒,绿豆粉饮主之。
绿豆粉饮:绿豆粉,一两。黄连(炙)、干葛、甘草(生),各半两。
三味共为末,同绿豆粉杵匀,每服五分至一钱,淡豆豉汤温调服。
如小儿病惊,多用药性太温及热药治之,有惊未退而别生热证,有病愈而致热证者,有反为急惊者,甚多①。当问病家②因何得之,曾以何药调之。可用解毒之药,无不效也。以豆卷散主之。
豆卷散:贯众、板蓝根、甘草(炙)、大豆黄卷(以水浸黑豆生卷是也,晒干),各一两。
共为末,服五分至一钱,水煎去渣服
芽儿嫩小不耐伤,针灸汤丸莫妄尝,
破肉损筋成瘦③疾,坏肠败胃作余殃。
初生小儿,内外脆薄,药石针灸,必不能耐也。良工当以爱其己子之心,而爱人之子,怜惜之,抚摩之,未可轻治,为儿作祸也。书曰:如保赤子,其爱养之谓欤,为父母者,不可不知。
病来发热不惺惺,不信医师信鬼神,
龙术祝由真人诀,未闻牲杀解病惊。
经曰:惑于鬼神者,不足与言至德,故有信巫不信医之戒。祝由科龙术所传,乃移精变气之术,如祷鬼神之事,徒杀牲耳,何益哉!
病不可治对人言,病可医时用意专,
三法始经常记忆,勿伤脾胃反成愆。
古语云:病不可治,即宜早告,不可隐忍,遭我耻笑。诚哉是言也。其病可治,视人之子如己之子,调护保养,无所不至可也。然有三法:初用猛法,以攻病之药去之,不可恶攻而爱补,反助其邪,为儿之害;中用宽猛相济,病久不除,乳食必少,脾胃失养④,于补脾药中加攻病药,看儿强弱加减;末则用宽法,儿病既久,久则成疳,只以补脾胃为主,正气完则邪气自尽矣。
①甚多“忠信堂本无此二字。
②当问病家:原作“当病者数日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瘦:忠信堂本作“痼”。
④失养:原作“大卷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⑤此十四字疑为后人所加。
五脏证治总论
五脏之理与五脏之方真万氏独步⑤。
⑤此十四字疑为后人所加。
是病皆从五脏生,不知脏腑亦徒然,
细将色脉相参合,对证裁方治不难。
五脏平和则病不生,或寒暑之违和,或饮食之失节,则风伤肝,暑伤心,寒伤肺,湿伤肾,饮食伤脾,而病生矣。语其色,则肝青,心赤,脾黄,肺白,肾黑也。语其脉,则肝弦,心洪,脾缓,肺毛,肾沉也。语其证,则肝主风,心主惊,脾主困,肺主喘,肾主虚也。语其治,则心肺脾三脏有补有泻,肝则有泻无补,肾则有补无泻也。色脉证治,本诸五脏。心中了了,谓主上工。
五脏之中肝有余,脾常不足肾常虚,
心热为火同肝论,娇肺遭伤不易愈。
人皆曰:肝常有余,脾常不足。予亦曰:心常有余,肺常不足。有余为实,不足为虚。《内经》曰:邪气盛则实,真气夺则虚。此所谓有余不足者,非经云虚实之谓也。盖肝之有余者,肝属木,旺于春。春乃少阳之气,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。儿之初生曰芽儿者,谓如草木之芽,受气初生,其气方盛,亦少阳之气,方长而未已,故曰肝有余。有余者,乃阳自然有余也。脾常不足者,脾司土①气。儿之初生,所饮食者乳耳,水谷未入,脾未用事,其气尚弱,故曰不足。不足者,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。心亦曰有余者,心属火,旺于夏,所谓壮火之气也。肾主虚者,此父母有生之后,禀气不足之谓也。肺亦不足者,肺为娇脏,难调而易伤也。脾肺皆属太阴,天地之寒热伤人也,感则肺②先受之,水谷之寒热伤人也,感则脾先受之,故曰脾肺皆不足。
①土:原作“火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肝脏证治
肝为风木主生风,形证昭然在目中,
虽然泻之无用补,少阳生气与春同。
肝者,足厥阴风木也。木生风,故主风。钱氏云:肝主风,实则目直视、大叫,呵欠、顿闷、项急,虚则咬牙、多欠。气热则外生,气湿则内生,此肝病之证也。肝之窍在目,故有病常以目候之,如肝有风,则目连札,肝有热,则目直视,肝疳则白膜遮睛之类是也。又肝主筋,肝病则筋急,为项强,为搐搦牵引。肝主怒,病则性急大叫,哭甚则卵肿,俗呼气卵是也。肝在下焦,热则大小便难。肝藏魂,肝热,手寻衣领及乱捻物,甚则撮空摸床,此丧魂之病也。
肝病钱氏有泻青丸一方而无补者,谓其气有余也。然肝乃少阳之气,所以养生者也,肝无病固不可泻以伐生气,亦不可补以助长也。
肝胆原来从火治,木中有火无人识,
水不能胜号龙雷,惟有甘温差可制。
肝胆之病从火治者,木中原有火。燧人氏传云:知空有火,丽木则明,此其验也。肝胆之火水不能灭,寒不能胜,又谓龙雷之火。惟甘温之剂,如人参、甘草之类,可以制之也。故曰:甘能泻火也。《内经》曰:辛以散之,如川芎、防风之类。又曰:辛甘发散为阳,以辛甘之药,合而用之,所谓火郁则发之。此肝病之大略也。
肝热以泻青丸,当归芦③荟丸泻之。肝实同法。肝虚以六味地黄丸补之。肝乃肾之子,虚则补其母也。肝寒以温胆汤及吴茱萸、生姜之类。
儿病,目视物不转睛者,或斜视不转者,或目合不开,或目开不合,或哭无泪,或不哭泪自出者,皆肝绝也。
②肺:原作“肝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芦:据下文及药物组成,当作“龙”。
泻青丸:治肝热急惊搐搦。钱氏云:气温则内生,气热则外生,谓口中之气也。此方治气热外生急搐之症。
羌活、大黄(包煨)、川芎、山栀子仁、胆草、当归、防风,各等分。
炼蜜为丸,鸡头子大,每服半丸至一丸,竹叶汤同砂糖温水化下。
当归龙荟丸:治肾水阴虚,风热蕴积,时发惊悸,筋惕搐搦,神志不宁,荣卫壅滞,头目昏眩,肌肉瞤瘈,胸膈咽嗌不利,肠胃燥涩,躁扰狂越,田詈骂惊骇,火热等症。钱氏云:气温则内生惊搐者,此方主之。
当归、龙胆草、大栀子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芩,各一两。大黄、芦荟、温青黛,各半两。木香一钱,麝香五分。
蜜丸,如小豆大,姜汤下,每二三十丸。
六味地黄丸:见后肾脏。
温胆汤:治心胆虚怯,触事多惊,亦治水气怔悸。
半夏(制)、枳壳(制)、白茯苓,各一两。橘红一两半。甘草(炙),五钱。
锉,和匀,每服三钱半,姜七片,枣三枚,刮竹青一块,如钱大,水煎服。或加制远志尤妙。
不睡者,胆寒也,加酸枣仁,炒。若喜睡者,胆热也,酸枣仁生用。
心脏证治
心为神舍易生惊,色脉相通恶热侵,
实则避嫌惟泻腑,如虚丛脞要安神。
《内经》曰: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儿之初生,知觉未开,见闻易动,故神怯而易生惊也。钱氏云:心主惊,实则叫哭,发热,饮水而搐;虚则困卧,悸动不安,此心病之证也。凡主血脉。色者,血之萃;脉者,心之合也。如色见红润,脉来大数者,此心气有余之象,其儿易养。如色见昏黯,脉来沉细者,此为不足,其儿多病难养。此观其形色脉,以知其心中之虚实也。心恶热,与风相搏则发搐,故肝生风,得心热则搐也。心属火,火盛则津液干而病渴。心藏神,热则神乱面卧不安。喜合面睡卧者,心气热,则胸中亦热,欲言不能,而有就冷之意,故合面卧。心气实,则气上下行涩,合面则气不通,故喜仰卧。有努其身而直伸者,谓之上窜,亦心热也。舌者,心之苗。热则舌破成疮,又为重舌、木舌、舌长出不收之病。《内经》曰:诸痛痒疮疡,皆属于心火。儿病瘤丹、斑疹、龙缠虎带,虫疥癝疮,皆心火之病也。
钱氏治心热病以导赤散。夫导赤乃泻小肠之药也。心为君主,不可犯之,泻其腑者,以避嫌也。心虚则主不安,故以安神丸补其脏也。
心为君主岂容邪,客热来侵事可嗟,
泻实补虚有成法,何须方外觅灵砂。
心为火脏,常苦缓散而不收。孙真人立生脉散,夏月取之,以五味子之酸,能收耗散之气也。治儿心病者,扩而充之可也。故心热病生于内者,宜导赤散、泻心汤、东垣安神丸之类;生于外者,如口舌生疮,洗心散主之。心气虚者,钱氏安神丸;虚易惊者,琥珀抱龙丸。《内经》曰:以苦泻之,黄连是也。以咸补之,泽泻、车前子是也。神气浮越,多惊悸者,宜朱砂、赤石脂、龙骨以镇之。如心病久,汗出发润,或舌出不收,或暴哑不语,或神昏愤乱,或斑疹变黑,此皆心绝之候,不治。
导赤散:治心热及小便赤,夜啼。
生地、木通、甘草(炙),各等分、
共为粗末,每用二钱,水一盏,入淡竹叶七片,同煎至五分,食后温服。
钱氏安神丸:治邪热惊啼,心疳面黄,烦赤壮热。
麦冬(焙)、马牙硝、白茯苓、寒水石、甘草,各五钱。朱砂一分。龙脑一钱。
蜜为丸,鸡头子大,每服半丸,砂糖水化下,不拘时候。
东垣安神丸:《内经》曰:热淫所胜,治以甘寒,以苦泻之。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,除湿热为君;以生地、甘草之甘寒,泻火补气,滋生阴血为臣;以当归补血之不足,朱砂纳浮游之火,而安神明也。
甘草,五钱五分。黄连(净酒洗),六钱。当归(去芦),二钱五分。生地一钱五分。
上四味,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丸,如黍米,以朱砂五钱,另研水飞为衣。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,津唾咽下,食后或温水或凉水少许送下亦得。此近而奇偶,制之缓也。
泻心汤:实热宜服。
黄连(净),一两。
为末,每服一宇至五分、一钱,临卧时,温水调下。
洗心散:治壮热烦躁,风热壅塞,大小便闭涩,口舌生疮。
大黄(包煨)、甘草(炙)、当归、芍药、麻黄(不去节)、荆芥穗,各三分。白术,七钱五分。
共为末,每服二钱五分,生姜、薄荷少许同煎,食后服。
琥珀抱龙丸:见传立法内。
脾脏证治
①脾脏证治:万达本正文部分脱此标题,今据万达本目录及忠信堂本目录、正文补入。
幼科方中脾病多,只因乳食致沉疴,
失饥失饱皆成疾,寒热交侵气不和。
《内经》曰:脾胃者,仓廪之官,谓为水谷之所聚也。儿之初生,脾薄而弱,乳食易伤,故曰脾常不足也。钱氏云:脾主困,实则困睡,身热饮水,虚则吐泻生风。此脾病之证也。脾赂土,其体静,故脾病喜困。土主侵,湿伤则为肿,为胀,为黄,为吐泻不止,则成慢惊风。《内经》曰:土气之下,木气承之。土为坤土,坤为腹,故脾病则腹中痛,脾疳则肚大筋青也。脾之窍在口唇,脾有风则口㖞唇动,热则口臭唇疮,寒则口角流涎,谓之滞颐,气不和则口频撮。脾主舌本,热则吐舌弄舌。脾主肉,脾虚则瘦,大肉折。脾主味,脾虚则不喜食,脾热则食不作肌肤,伤于食则成积,积久则成癖。脾主津液,脾热则口干饮水,虚则津液不生而成疳也。
脾与胃异同论。盖胃受谷,脾消谷也。调其脾胃者,当适其寒温,节其饮食也。故饱则伤胃,饥则伤脾;热则伤胃,寒则伤脾。
胃爱清凉脾爱温,难将脾胃一般论,
阴阳相济和为贵,偏热偏寒不可凭。
脾喜温而恶寒,胃喜清凉而恶热,喜恶不同,故难拘于一法也。盖脾胃属土,居中以应四傍。其立法也,必四气俱备,五味调和而后可。四气者,谓寒、热、温、凉也。五味者,谓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也。辛甘温热为阳,酸苦咸寒为阴,气味合而服之,谓之阴阳相济,得其中和之法也,如偏热则伤胃,偏寒则伤脾,非中道也。钱氏立方,以益黄散十二②补脾。东垣老人谓偏热,而以异功散代之,其虑深矣。祖训钱氏诸方,法当遵守,惟脾胃一条,吾于脾热者,泻黄散;胃热者,人参白虎汤;脾胃寒者,理中汤丸;脾胃虚者,异功散、调元汤、人参白术散、养脾丸;伤食者,消积丸、保和丸;宿食成积者,枳朴五黄丸;湿胜者,胃苓丸;欲成疳者,肥儿丸;巳成疳者,集圣丸,此吾家秘之法也,不可轻泄。
②以益黄散十二:忠信堂本为“用益黄散”。
如脾病久,大肉消削,肚大青筋,或口噤不开,或唇口开张,或遍身虚肿,或脚背肿,眼下胞肿,或吐泻不止,饮食不入,或睡则露睛,口开不合,或多食而瘦,口馋,喜啖甜物,或虫出于口,或唇骞而缩,此皆脾绝之证也,不可治。
益黄散:陈橘皮,一两。青橘皮、诃子肉、甘草(炙),各五钱。丁香二钱。
为粗末,每二钱,水一盏,煎六分,食前温服。
按:益黄散治脾胃寒湿太甚,神品之药也。以补脾胃之虚则误矣。东垣云:丁香辛热助火,火旺土愈虚矣。青橘皮泻肺,丁香大泻肺与大肠。脾实当泻子,今脾虚反更泻子而助火,重虚其土,杀人无疑。故以异功散代之,病非呕吐、腹痛、泻利青白,不可服。
钱氏异功散:温中和气,治吐泻不思饮食。凡治小儿虚冷,先与数服,以正其气。
人参、茯苓(去皮)、白术、甘草(炒)、陈橘皮,各等分。
为末,每一钱,水一盏,姜五、枣三引,煎,食前温服。
调元汤:此平肝木,益脾土,泻邪火。补元气之要药也。
黄芪(炙)二钱。人参,一钱。甘草(炙),五分。
锉细末,水煎,食远服。
养脾丸:健脾消食。
甘草(炙)、麦芽(炒)、枳实(炒),各五钱。白术,一两。陈皮,七钱五分。半夏曲、青皮、厚朴、姜汁(炒)①、神曲(炒),各五钱。
为细末,薄荷叶浸水,煮粳米粉,作糊为丸,米饮送下。此枳实丸变化法也。
①姜字下原脱“汁炒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胃苓丸:补脾胃,消积,退热,解渴,祛疟疾,止吐泻,去肿胀,乃幼科之要药也。
苍术(制)、陈皮、泽泻、白术、白茯苓,各一两。猪苓、甘草,各七钱。厚朴,二钱半
共为末,水煎面糊为丸,补脾胃,常服,米饮下。
祛疟退热,竹叶炒陈米,煎汤下;肿,用五加皮、灯芯、长流水顺取煎汤下;小便黄,白盐汤下。
参苓白术散:治脾胃虚弱,饮食不进,或呕吐泻利。大病后补助脾胃,此药极妙。
人参、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(去壳,姜汁浸炒),各一两五钱。甘草、桔梗、蒽苡仁、莲肉,各一两半
共为细末,枣汤调服。
泻黄散:治脾热弄舌。
蒮香叶七钱,山栀仁一两,石膏五钱,甘草七钱半,防风四两。
共锉,用酒、蜜微炒香为末,水煎温服。
人参白虎汤:泻胃火。此治大热五渴之圣药也。
石膏,君。知母,臣。甘草,佐。粳米,使。
[口父]咀,水煎,待米熟去渣温服。
保和丸②:治一切饮食所伤,胸腹饱闷不安,或腹中有食积痞块,多服日渐消散。脾胃虚者勿服。
②保和丸:原作“理中汤丸”据药物组成、下文中之“上丹溪保和丸”及忠信堂本改。
山渣肉,五钱。神曲(炒)、半夏(汤泡),各三两。茯苓、陈皮(去白)、萝卜子(炒)、连翘、发蘖面(炒),各一两。
为细末,别用生神曲五两,入生姜汁一小盏,水调打糊为丸。每服白汤或米饮①送下。
①米饮:原作“清水饮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此方脾胃虚者服之,虚虚之祸,疾如反掌。盖山楂一味,大能克化食物,若胃中无食,脾虚不运,不思食者服之,则克伐之气胜,故云然也。
家传保和丸:治气虚伤食者。伤食之病有二:小儿素强者,偶被饮食所伤,此食伤脾胃也,宜用上丹溪保和丸治之,如脾胃素弱者,饮食略多,便成内伤,此脾不能传化,宜服此方,以助传化之职也。
参。白术(去芦),各三钱。白茯苓(去皮),一钱半。甘草(炙)。山楂肉、麦芽、神曲(炒),各一钱。
为细末,另用神曲水煎作糊为丸。
加减保和丸:消夏(汤泡七次)、茯苓(去皮),各三两。陈皮、连翘、萝卜子,各二两。白术,五两。苍术(米泔浸,去粗皮)、枳实,各一两。香附(酒浸,去皮)、厚朴(姜汁炒②),各二两。黄芩(云腐酒浸、炒)、黄连(去须、酒浸、炒),各一两。
②姜字下原脱“汁炒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共为末,姜汁煮面糊为丸,每食后服,水汤下。
秘传保和丸:治小儿五疳及痢、吐泻,肚大青筋,面黄肌瘦,疳积等证,神效。
白术(泔浸、土炒),三两。神曲(炒)、木香、槟榔、茯苓、三棱,各一两。莪术,一两半。使君子、厚朴(姜汁炒)、青皮、甘草(炙),各一两。苍术、茅山,二两。陈皮(去白)、枳实(去稷,麸炒)、人参、砂仁(炒)、黄连(糖胆制)、麦芽(炒)、益智(炒)、肉豆蔻(制,去浊)、藿香、白豆蔻,各五两。
共末,炼蜜为丸,龙眼大,每服一丸,用清水磨化送下。
呕吐,姜汤下;肉积,加山楂一两;喘,加萝卜子一两;泄,加猪苓、泽泻各一两。如无他症,只服本方神效。
保和丸有四:丹溪保和丸,乃二陈汤加消导药,气实者宜用之;家传保和丸,乃异功散加消导药,气虚者宜用之;加减保和丸,乃丹溪保和丸加平胃散、枳术丸,又上加减保和丸、家传保和丸相合变化也,久积成疳者宜用之。临病之工,择而用之可也。
枳实大黄丸:见后积症。
肥儿丸:见家传三法。
集圣丸:见后疳症。
肺脏证治
肺为娇脏原主气,寒热蒸侵基气逆,
热壅胸高喘不宁,虚羸气短难报息。
肺最居上,为脏腑之华盖。口鼻相通,息之出入,气之升降,必由之路,故主气。钱氏云:肺主喘,实则闷乱喘促,有饮水者,有不饮水者,虚则哽气,长出气,此肺病之症也。《难经》曰:形寒则伤肺。儿之衣太薄则伤寒。《内经》曰:热伤脾。儿之衣太厚则伤热。寒热伤肺则气逆,为喘,为咳。鼻者,肺之窍,肺受风,则喷嚏,鼻流清涕;受寒则鼻塞,呼吸不利;受热则鼻干,或为衄血;肺疳则鼻下赤烂。肺主皮毛,肺虚则皮干毛焦。病喘咳者,喘不止则面肿,咳不止则胸骨高,谓之龟胸。变惊者,死证也。肺属金,其体燥,病则渴不止,好饮水,谓之膈消。
真膈肺气与天通,药用清阳以类从,
肺实麻黄强泻白,阿胶虚补有奇功。
《内经》曰:天气通于肺,轻清为天。清阳出于窍。本乎天者,亲上也。故治肺病者,宜用辛苦升浮之药,如苦酸,必用酒炒,使上升也。钱氏立方,肺实者以泻白散、葶苈丸;虚者以阿胶散。祖训云:其法太简。肺主喘咳,因于寒者,麻黄汤为主;因于热者,以泻白散。肺热在胸者,以东垣凉膈散;渴饮水者,人参白虎汤;咽喉痛者,甘桔牛蒡子汤;咳有痰者,玉液丸;肺虚甚者,调元汤。肺乃脾之子,虚则补其母也。或加①以生脉散。其法始备。
如肺久病,咳血不止,或咳而惊,或鼻干黑燥,或鼻孔张开而喘,或泻痢不休,大吼如筒,或面目虚浮,上气喘逆②,此皆肺绝之候,不治。
①加:原作“单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上气喘逆:原作“上喘气逆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泻白散:治咳嗽而后喘,面肿身热。
桑白皮(炒黄)、地骨皮(焙洗),等分,甘草(炙),减半。
上[口父]咀,入粳米同煎,食后服。
葶苈丸:治乳食冲③脾,伤风咳嗽,面赤身热,痰甚喘促者。
甜葶苈(去土,隔纸略炒)、黑牵牛(炒)、杏仁(去皮尖,炒黄,另研,双仁者杀人)、汉防己,各等分。
为末,入杏泥,取蒸陈枣肉,和捣为剂,丸如麻子大,每服五丸至九丸,淡生姜汤,乳食后或临卧服,量儿加减。
此方因乳食冲③脾、痰甚者及壮实小儿可用之。苟不因乳食所伤而痰甚者,如怯弱者,宜去牵牛,加真苏子(炒)各等分为丸。
③冲:忠信堂本作“伤”。
阿胶散:治久咳嗽,肺无津液。
阿胶,一两五钱,蛤粉④(炒)、黍粘子,二钱半,炒。马篼铃,半两。炙甘草,一钱。杏仁(去皮尖)七分⑤。糯米,一两。
这粗末,煎,食后温服。
④蛤粉:原作“葛彩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⑤分:忠信堂本为“个”。
小阿胶散:治风热痰涎,潮热喘促⑥,搐掣窜视。
透明阿胶,炒,二钱半。紫苏,一钱。
为末,每服一钱,入乌梅肉少许同煎、灌下,神效。
热出于肺,热则生风,阿胶清肺行便故也,肺风用之尤效。
⑥风热痰涎,潮热喘促:原作“治风热涎潮喘足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麻黄汤、玉液丸:两方见后咳嗽。
调元汤:见前脾脏。
东垣凉膈散:见后发热。
人参白虎汤:见前脾脏。
甘桔汤:治涎热,咽喉不利。
甘草(炒),二两。桔梗(泔浸二时,焙干用),一两半。加牛蒡子(炒),五钱。
为末,每服入阿胶少许水煎⑦,食后温服。
⑦入阿胶少许水煎:原作“入阿胶泡故煎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生脉散:此孙真人所立方,使人夏月常服。
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,三味
见大人科中暑门。
肾脏证治
天一真精聚命门,人无天脉水无根,
内行骨髓宜坚固,一水难胜二火焚。
肾属水,乃天一真精之所生也。人之有肾,犹⑧木之有根。其脉在尺,肾之虚实,以尺脉候之。命门在肾之间,为元气聚会之处,儿之强弱寿夭,尤系于斯,全主实无虚也。肾气不足则下窜,盖骨重惟欲下坠而缩身。肾水阴也,肾虚则目⑨畏明。儿本虚怯,由胎气不成,则神不足,目中白睛多,其颅即解,色[白光]白,此皆难养。或有因病而致,非肾虚也,此属病之证也。肾主骨,肾虚者,骨髓不满也,儿必畏寒,多为五软之病。尻骨不成,则不能坐;髌骨不成,则不能行。齿乃骨之余,骨不余,则齿生迟。肾之液为血,发乃血之余,肾虚则发稀不黑。肾之窍在耳,肾虚则耳薄,热则耳中出脓。肾主齿,热则生疳,即走马疳也。
肾开窍于二阴,肾热则大小便不通,肾冷则小便下如米泔。二火者,乃君相火也。经曰:一水不胜二火者,正此谓也。
⑧犹:原作“由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⑨目:原作“月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阴常不足肾常虚,筋骨难成貌必癯,
钱氏立方惟有补,经云疮疹泻其余。
水为阴,火为阳,一水不胜二火,此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肾之本虚也明矣,故钱氏只用补肾地黄丸一方。不敢泻者,因无实证也。或谓痘疹,肾不可实,当泻之。此言甚谬。盖肾主液,痘中之血化为水,水化为脓,皆肾之津液所化也。若无肾水,则疮枯黑而死矣,岂可泻之。痘疹曰归肾者,盖疮疹之毒,内发于骨骼,外发于皮毛者为顺,变黑复陷入于骨骼之中,故为害。此顺之为害也,乃火旺水衰之病。钱氏以百样丸、牛李膏治黑陷者,以泻肾中之邪、非肾中之真阴也。详见痘疹心要。
涌热大便不通者,宜以猪胆汁导之。猪者,水畜也。小便不利者,宜五苓散泻其膀胱腑也。东垣滋阴丸以泻肾火。如肾病久,身下窜,目中如见鬼状,或骨萎弱,卧不能起,或二便遗失,皆肾败之候,不治。
钱氏地黄丸:治肝疳白膜遮睛,泻血失音,身瘦,疮疹。又治肾怯不言,解颅,小儿长大不能行者。专服即效。
熟地黃(酒洗,焙干)、山茱萸、干山药,各四两。泽泻、牡丹皮、白茯苓,各三两①。
①三两:原作“三钱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蜜丸,如梧桐子大,三岁以下儿二丸至三丸,空心温水化下。
活幼补肾地黄丸:治禀赋不足,肾气虚弱,骨髓枯竭,囟大头缝不全,体瘦语迟,行步多艰,齿生缓者。
干山药(去黑皮)、山茱萸(酒浸,去核)、熟地(酒洗,焙),各五钱。鹿茸(酒洗,炙)、牛膝(酒洗),各四两。牡丹皮(去心)、白茯苓(去皮)、泽泻,各二两。
一方不用鹿茸,有川续断,酒洗,四钱,蜜丸如上法。
五苓散:治伤寒中渴②,烦躁小便不利而渴,或霍乱吐泻不止。
泽泻,一两五钱。白术、赤茯苓、猪苓,各一两。肉桂,半两。
为末,每服二钱③,或白汤或清米饮任服。
②渴:疑为“风”之误。
③二钱:万达本无剂量,据忠信堂本补。
东垣曰:五苓散乃太阳里之下药也。夫太阳高则汗而发之,下则引而竭之。渴者,邪入太阳本也,当下之,使邪从膀胱出也。其肾燥,膀胱热。小便不利,此药主之,小便利者,不宜用。然太阳病热而渴,小便虽利,亦宜此药下之。当服不服,则谷消水去形亡,必就阳明燥之,伐胃发黄,此太阳入本失下也。
东垣滋阴丸:治肾热,小便不利。
黄柏,三两。知母,二两,肉桂,一两半。
热水为丸,每服食前沸汤下。
本脏自病论精神,补泻分明有定方
若是相传作兼病,更宜通变五提纲。
按《难经》有五邪之论,论本脏自病者为正邪,自前来者为实邪,自后来者为虚邪,自所胜来者为微邪,自所不胜来者为贼邪,此以五行生克之理论之也。钱氏所论肝主风,心主惊,脾主困,肺主喘,肾主虚,此皆本脏自病者,谓之正邪,故立五补六泻之方以主之。洁古先生乃取《难经》之言,以明五脏传变之证,补钱氏之所未及者,其法始备。故风伤肝,热伤心,湿伤肺,寒伤肾,饮食劳倦则伤脾,此五脏自受之邪,为本病也。如肝主风,其中风者,本病也,谓之正邪;由伤热得之,乃心乘肝,自前来者为实邪;由伤湿得之,乃肺承①肝,自所不胜来者为贼邪;由伤寒得之,乃肾乘肝,自后来者为虚邪;由饮食劳倦得之,乃脾乘肝,自所胜来者为微邪。余脏仿此。(语见四十九难)。洁古论其治五脏之法,如肝脏自病者,只治其肝,宜泻青丸。若心乘肝者,宜以导赤、泻心,实则泻其子也。肾伤肝者,宜以姜附四逆汤补肾,虚则补其母也。肺传肝者,宜以泻白散泻肺,地黄丸补肝,先补而后泻也。脾乘肝者,宜调元汤以益脾制肝。余仿此推之。其余方法不必拘定,以意②会而通之可也。是皆治其初得之病也。
又得一脏之病而传别脏者,谓之兼证,当视标本之缓急而治之。先见病谓之本,后见病谓之标,急如大小便不通,或吐泻不止,或咽喉肿痛,饮食不入,或心腹急痛之类,虽后得之,当先治之,故曰急则治其标也。如无急证,只从先得之病治之,以后病之药,随其证而治加之,所谓缓则治其本也。
大抵婴儿脾病多,只因乳食欠调和,
知他脏病须调胃,若到成疳受折磨。
胃主纳谷,脾主消谷。饥则伤胃,饱则伤脾。小儿之病,多过于饱也,或母有气实形壮者,其乳必多,求儿不哭,纵乳饮之,定乃伤于乳也。母之气弱形瘦者,其乳必少,恐子之哭,必取谷肉耙果之类,嚼而哺之,不饱不止,定乃伤于食也。故小儿之病,胃③最多也。五脏以胃气为本,赖其滋养也。胃者,中和之气也,非若五性④之偏也。如五脏有病,或泻或补,慎勿犯其胃也,胃气若伤,则不食而瘦,或善食而瘦,疳病成矣,不可治。经曰:全谷则昌,绝谷则亡。诚医科之龟鉴也
①承:忠信堂本为“乘”。
②定字下原脱“以意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③胃:忠信堂本为“胃脾”。
④性:原作“脏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胎疾
孩儿初生襁褓中,如苗秀实渐成童,
四因内外能分辨,治不乖方大有功。
幼科立方,古有定制。儿初生后病者,惟以膏丸化而服之。盖以变蒸未定,肠胃脆弱,恐不胜药,则立调治乳母之法。一岁之后,则有汤药与大人同,但剂小耳。
有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,如惊、病、虫、癖之属。惊用安神丸,内瘹用木香丸,虫用安虫丸①,癖用消癖丸。
有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,如伤乳食之属。初伤以胃苓丸和之,和之不去,以保和丸消之,消之不去,以脾积丸取之。量儿虚实,勿损胃气。
有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,如结核、虫疥、丹瘤之属。结核用家秘内消丸,虫疥用苦参丸,丹瘤用砭法。
有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,如伤风、风寒、伤暑、伤湿之属。风用泻青丸、防风惺惺散,寒用理中丸、藿香正气散,暑用凉惊丸、黄连香薷饮,湿用胃苓、天水五苓散。
①安字下原脱“虫丸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②莫:原作“若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胎疾初生治较难,幼科证治莫②空谈,
丹溪妙论如绳墨,家秘书中次第看。
小儿胎病有不必治,有不可治者。尝观《内经》巅疾之文、东垣红丝瘤之论,则儿疾之生于父母者,似乎不必治矣。一腊之脐风不治,百晬之痰咳难医,未三月而惊搐者凶,恰一月而丹瘤者死,又不可治者也。
今幼科有胎热、胎寒、胎肥、胎瘦、胎惊、胎黄之论,证治虽详,岂小儿常服之药也?况寒热者,胎胚之余毒也,肥怯者,父母之赋予也,非惟不可冶,亦且不必治矣。惟丹溪论治胎毒者,只调治乳母,其法诚幼科之绳欤。
胎寒者,母娠时多热病,乃服寒凉之药,令儿受之。生后昏昏多睡,间或吮乳泻白,此其候也。或百日之内,忽病战慄,口冷,手卷曲不伸,手亦握掌,腹痛,昼夜啼哭不止,此生后受寒得之,亦名胎毒。宜服温补之剂,当归散主之。乳母宜服酿乳当归散。
当归散:治小儿胎中受寒,生下再感外风,面色青白,四肢厥冷,大便青黑及腹痛盘肠内痛。
归尾(酒洗)、黄芪(蜜炙)、人参、细辛、龙骨、桂心、赤芍、甘草(炙),各半分。
为细末,母服一宇,以乳调下。
酿乳当归散:乳母服之。
当归、川芎、赤芍、生地、香附、炙甘草,各等分。桂心(煨姜),各减半。
[口父]咀,水煎,食后服。少顷,捏去宿乳,与儿吮之。
胎热者,母娠时喜食辛热煎炒之物,或患热病失于清辉,使儿受之。生后目闭面赤,眼胞浮肿,常以身努,呢呢作声,或时啼叫,或时惊烦,遍身壮热,小便黄涩,此胎热也。若不早治,则丹瘤疮疖由此生。宜用净黄连、炙甘草(各等分)为末,入朱砂(减半)和匀,生蜜调成剂,每取豆许大,纳儿口中,令其咽下。乳母宜服酿乳赤芍散。
酿乳赤芍散:生地黄(酒洗)、黄芩、川芎、当归、木通(酒洗)、炙甘草、赤芍、夭花粉、连翘,各等分。
[口父]咀,加淡竹叶水煎,食后服。令乳母捏去宿乳,亦须少与儿吮之。
胎惊者,母娠时曾因惊悸,气传于子,子受之,生后频频发惊,此胎痫也,不可治,治之无功。如因有热发搐者,必先啼哭,亦名胎惊,用灯心汤下东垣安神丸,效。搐不止者,此真搐也,勿治。
又方:治小儿胎中受惊,生未满月而惊啼。用牛黄、朱砂、麝香,少许。
研细,取猪乳调稀,纳入口中。
又用:全蝎,一枚,以生薄荷叶裹之。线扎定,火上炙焦,为末,分四服,入朱砂、麝香少许,麦冬汤调下。
胎黄者,儿生下,面目身尽黄者,亦胎热也,治法同。
胎肥者,儿生下,遍身肌肥,肉如血色红,满月以后渐渐羸瘦。
胎怯者,儿生下目无晶光,面无华彩,身无血色。此二症者,乃胎禀不足之病,宜服地黄丸(方见前)。
又用浴体法:
天麻,二钱。蝎梢,五分。朱砂,五分。白矾、青黛,各三钱。麝香,一宇。乌梢蛇肉,酒洗焙干,三钱。
同研末,每用三钱,水三碗。桃枝一握并叶五六片,同煮十沸,去渣,温热浴之。勿沐背。
小儿初生,遍身无皮,俱是赤肉,用白果粉遍身掺上,候生皮乃止。
小儿初生如鱼泡,又如水晶,破则水流,用密陀僧研极细擦之。
小儿胎疾,有胎禀不足,并宜地黄丸。有胎毒者,如胎热法。所谓胎禀不足者,各随五脏论之。如语迟,心气不足也,心主言;行迟者,肝气不足也,肝主筋;齿发不生者,肾气不足也,发者血之余,肾主血,齿者骨之余,肾主骨;吐泻频并者,脾胃之气不足也,脾胃为水谷之府;啼声短小者,肺气不足也,肺主声。
脐风证治
脐在身中号命关,冲任在此养灵根,
最宜调护无伤损,才少差池减寿元。
脐在两肾之间,谓之命门,乃人之根本也。冲任胃三脉,皆起于脐之下。任脉自中而上,至于人中,与肾脉合;冲脉二道夹任脉而上,散于舌下,与脾脉合;胃脉二道,又夹冲脉、任脉而上,入于龈中。上下往来,如环无端。故男子十六岁而精行,女子十四岁而血动,任脉行,冲脉满,胃脉实也。小儿初生,三脉方具,而脐之干系尤重也。所以断脐之时,不可不慎。或剪脐带太短,或结缚不紧,致外风侵于脐中;或牵动脐带,水入生疮,客风乘虚而入,内伤于肾,肾传肝,肝传心,心传脾,脾传肺,肺蕴蓄其毒,发为脐风之病。其证,面赤啼哭者,心病也;手足微病,肝病也;唇青口撮,痰涎壅塞者,脾病也;牙关紧者,肾病也;啼声不出者,肺病也。五脏之中略见一二脏之证者,病犹可治;悉见,不能矣。
脐风幼子几遭伤,一腊之中最不祥,
识得病在何处起,欲求①无患早提防。
小儿初生,一腊之内,惟脐风为恶候也。如脐肿腹痛,啼哭不止,唇青口撮者,曰“脐风”;牙关紧急,吮乳不得,啼声不出者,曰“噤风”;肚腹紧胀,肠若雷鸣,大小便不通者,曰“锁肚”。此三者同一病也,但症不同耳。俗名“马牙风”者是也。三证多死。脐肿唇撮者,脾胃之气绝于中也;噤风乳食不入者,心肺之气绝于上也;锁肚大小便不通者,肝肾之气绝于下也。任脉止,冲脉闭,胃脉散,如之何不死?欲免此症,须要提防。
预防法:小儿初生十日之内,但见喷嚏,多啼不乳者,此将发之候也。急抱儿向明处,视其喉中悬痈、上腭,有小泡如珠之样相聚者,即用银挖耳或手指甲刮去之,以软绵蘸甘草汁,试去其血。去之早而泡白者,无虑也。其色黄,或有泡痕在而落入腹中者,急用朱砂、牛黄、麝香各少许,研细,取猪乳汁调稀,抹入口中,或取猪乳汁一二匙,与儿吞之佳。盖猪乳汁主小儿口噤不开②最良。
又法:五苓散加当归、川芎、木通、木香,悇此不煎,磨汁入药内,与乳母服如上法。
若失预防之法,其病将来,而口渐撮,啼多乳少者,此腹中痛也,内瘹同。宜五苓散加当归,酒洗、吴茱萸,炒、木香、乳香、没药、钩藤各二分,为极细末,乳拌如芡实大,纳儿口中,服之无时。乳母仍服上五苓散。
又取附子、肉桂等分为末,生姜自然汗③调作饼,约一分厚,与脐相等,放在儿脐上,以纸托住,上用熨斗火熨之。如诸证悉见,不可治也。
近古方治脐风者,初用控涎膏,以吐风痰,次用益胃散和胃,又用辰砂膏利惊,此良法也。又用僵蚕、全蝎、蜈蚣、蜘蛛诸毒药,以祛噤风者,此皆治其标也。不治其本而治其标,故鲜克有济者矣。然父母爱子之心,必欲救之,医有活人之心,不可不救也。病轻,各如上以五苓散为主,盖五苓散是太阳膀胱之里药也。泽泻、茯苓以养心安神,官桂、吴茱萸、当归以伐肝脏寒邪之气,白术、茯苓以去脾脏寒湿之气,木香、乳香、没药以止腹中之痛,宫桂、茯苓、泽泻、猪苓又去肾中之湿,以钩藤、宫桂去风之搐,以人乳和之。盖④乳母血之所化,其气用也。若有痰者,本方加胆星末;口噤者,加白僵蚕末,更加人参末服之;如大便不通者,宜三黄解毒丸下,此急则治其标也。去其恶毒之后,如法治之。
①欲求:原作“无求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不开:原作“不闭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自然汁:原作“自然汤”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盖:原作“或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脐风之病,有胎毒者,十无一生。吾见人家难于子息者,所生之子,多以脐风死。如东垣所论红丝瘤之事,是以知之。
脐疮者,其带因有所犯而落,故根未敛,溃肿而成疮也。宜白龙骨、枯矾、黄柏三味为末敷之,甚妙。要宜常看,勿使抱裙之内有尿湿也。
脐突者,小儿多啼所致也。脐下为气海,啼哭不止,则触动气,气动于中,脐突于外,理之常也。其状突出者,光浮如吹起者,捏按则微有声。此症乡俗但遇妇人挑水来者,即抱儿以突脐当担头上触之,不拘日数,以脐入为度,每试辄效,亦良法也。吾见小儿脐突者多难养,由于多哭也。
不乳似脐风。小儿生下三日之内,忽有不乳者,当审问之,勿以不乳似脐风治也。脐风①有多啼撮唇之症,若此无之,但不乳也。有吐乳,乳之又吐者,或因试口不净,恶物入腹也。用黄连、甘草、木香、木瓜各少许,为末,每用少许纳儿日中,乳汁下。如有啼哭不乳者,此腹痛也,乃胎寒症,宜上方去黄连、甘草,加乳香、没药,以当归汤少许调药②,如上喂之。如无上症,无故不乳者,问其母之乳汁多少。有乳多者,伤乳也,宜少节之,不久自思乳矣;乳少者,必有他症,心诚求之。
变蒸证治
草木逢春变化新,太和元气日熏蒸,
细推物理皆如是,莫把芽儿作病名。
天地之造化,阳主生长,阴主收敛。故草木之生长于春夏者,阳之舒也。收藏于秋冬者,阴之惨也。幼科书中变者,变生五脏也;蒸者,蒸养六腑也。以变蒸二字分脏腑论,又有变蒸之后,有三大蒸之说。后人因之,莫有觉其非者,故予直解之曰:变者,变易也,谓儿之知觉运动以渐而发也;蒸者,蒸然发热也,形神变易之时,真阳发舒之象也。人之生也,一岁而变蒸。是男子八岁而真牙更,十六岁而精动,六十余岁而精竭;女子七岁而真牙更,十四岁而经行,四十九岁而经止。此天地阳阴之气,其分数固已定矣。其一岁之外复有三大蒸之论者,诚未达其旨也。若一之内变蒸之日,似亦不可执也。形有强弱,气有清浊,变有迟速,故形壮气清者,其变常速;形弱气浊,其变常迟。谓三十二日一变者,乃举其大数如是也。至于形之强弱,气之清浊,则又禀于父母,出于造化阴阳之殊也。
幼科中治变蒸者,发热方用黑散子,麻黄、杏仁发表药也。大黄攻里药也,表里无邪,不知此灶如何而立。变蒸之热,生于其中,发于其外,自有微汗而解。按仲景论有伤寒不宜汗下之戒,如是方者,误儿多矣。
儿当变蒸之时,或有伤风,或有伤食者,法当治之。先后补泻,不可不辨。如先有所伤,儿后变蒸者,邪气盛而正气受伤,当先泻后补也;先变蒸而后有所伤者,正气虚而邪气乃凑也,当先补后泻。家秘之法,挟外感者,宜挐捏之法以发散;挟内伤者,宜枳术丸研细与之,更节其乳。有客忤者,宜至圣保命丹、薄荷汤研服。或吐泻者,钱氏异功散加藿香叶,共作细末,蜜为丸,如芡实大,每服一丸,米汤化下。
小儿变蒸过,如蒸不除者,调其乳母,用加减小柴胡汤。
人参、柴胡、甘草、麦冬、生地、木通、陈皮,等分。
淡竹叶水煎,食后服,如前法。
有变蒸咳嗽,痰壅鼻塞声重,惺惺散,要方也。方见伤寒。
又浴法:用白芷或苦参煎汤,抱儿向避风处浴之。
有变蒸发搐者,此热甚生风,亦胎惊也。宜寻惊风法治之。泻肝,泻青丸;泻心,导赤散。如先发惊方治③,正④后变蒸又发者,此胎惊将成痫也,勿用正④法,此有痰伏心中,宜安神去痰,钱氏安神丸主之。方见心脏。
①脐字下原脱“风”,据上下文义补。
②调药:原作“药调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治:忠信堂本作“止”。
④正:忠信堂本作“止”。
急慢惊风
儿在母腹中,只是一块血肉耳。及其生也,啼声一发,然后九窍开张,四肢蠕动,如梦初觉之象;肌骨娇嫩,又如草木萌芽之象,故曰芽儿。以渐壮健,全赖父母之养,一旦有病,医药之助,不可无之。然病有三因,须明辨之。有因于胎毒者,如丹疹疮痈之类,宜解其毒,如幼婴解毒延龄丸、溯源解毒汤之类是也。有因胎禀不足者,如解颅五软之类是也,宜地黄丸主之。有因外感风寒暑湿之气得者,谓之外因;有因饮食寒热之伤得者,谓之内因;有客忤倾跌汤火得之者,谓之不内外因。如外因者,发散之;内因,消导之;内外因者,各从其症治之。临机应变,不失其宜可也。
幼婴解毒延龄丹:解胎毒,儿初生下便宜服之。
用胞衣余带近衣者,不拘长短剪下,炭火上焙干,为末,每一钱,加甘草一钱。净黄连五分,朱砂(飞),三分
为细末,用生蜜和匀,分作七服,每日取豆大许,纳儿口中,以乳送下,七日去其腹中之秽毒,自无脐风之疾。
溯源解毒汤:儿有胎疾,乳母服之,此四物汤加减也。
当归,川芎,生地,人参,连翘,黄连,陈皮,甘草,木通。
水煎浓,入竹沥服之。
丹溪曰:乳母致病,事起于默,人多玩忽,医所不知。故乳母禀受之厚薄,性情之缓急,骨肉之坚脆,德行之善恶,令儿相肖,为大关系,不可不择也。
惊风总论
小儿大病是惊风,急慢阴阳便不同,
采集前贤诸秘诀,指挥后学救孩童。
钱氏云:急惊①,或闻大声,或大惊而发搐,发过则如故,此无阴也,当下之。此症本因热生于心,身热面赤,嗜饮,口中气热,大小便黄赤,剧则热也。盖热甚则生风,风属肝,此阳盛阴虚也,故下之以除其痰也。不可与巴豆大温药下之,恐触虚,热不消也。小儿热痰客于心间,因闻非常之声,则动而惊搐矣。若热极,不闻声及惊,亦自发搐也。按钱氏治之用利惊丸,亦以朱砂膏代之。
①惊:原作“慢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慢惊因疾后或吐泻,脾胃虚损遍身冷,口鼻出气亦冷,手足时瘈疭,昏睡露睛,此无阳也。按钱氏用瓜蒌汤,不知其义。今用调元合建中汤。
急、慢惊,阴阳异证,切宜辨而治之。急惊合凉泻,慢惊合温补。如不分别,则误甚矣。
陈氏曰:小儿平常无事,急发壮热,手足搐搦,眼目戴上,涎潮壅塞,牙关紧急,身热面赤,此急惊风,属阳,病在腑,当治以凉。如面白身无热,口中气冷,多啼不寐,目睛上视,项背强直,牙关紧急,涎潮,或自汗,此慢惊风,属阴,病在脏,当治以温。
肝惊眼赤面青,粪下青白。
心惊面皮红赤,夜啼至晚。
肺惊气喘,饮水喉中痰鸣。
肾惊梦中咬牙,睡中惊哭。
脾惊五心烦热,干呕,腹胀不食。
又陈氏治慢惊风,初去痰,用芎蝎散;次温中,用油珠膏;后补元气,用补脾益中汤。多辛燥之药,今改用沉香礞石丸,以降其痰;调元建中汤加附子,以温其中;十全大补汤以复其元气,或用②参苓白术散。
洁古云:急惊,阳证也,俱腑受病耳。小儿客痰热于心膈,是少阳相火旺。经云:热生风,因时火盛而作。盖东方震木,得火气而发搐。木火不动,得风而动,两用利惊丸、导赤散、泻青丸、在黄丸主之。搐止,服安神丸,乃东垣安神丸也。
慢惊,阴证也,俱脏受病耳。小儿吐泻病久,脾胃虚损,若不早治则成慢惊,名曰瘈疭,似搐而非真搐。因脾虚损,故大便不聚,当去脾间风,则其利自止。既以失治,则脾肺俱虚,致肝③木所乘,是为慢惊也,当用温补。按洁古用宣风散以导脾间之风,不知其义。盖脾胃虚损,岂可用牵牛大泻元气,此不可服也。用益黄散、羌活膏皆犯辛热,大耗真气之药,不如东垣之论,其义最精。见后。
东垣曰:外物凉,宜镇心,以黄连安神丸,若气动所惊,宜钱氏寒水石安神丸。大忌防风丸,治风以辛温之药,必杀人,何也?辛散温乎,热火也。
因惊而泻青色,先治肝,以朱砂之类,勿犯寒凉之气,大禁凉惊丸。风木旺必克脾胃,当先实其土,后泻其木。阎孝忠集钱氏方,以益蓼散补土,误矣!其药有丁香辛热,以助其火,火旺土愈虚矣。青橘皮泻肺,丁香辛热④,大泻肺与大肠,脾实当泻子,今脾胃虚反更泻子而助火,重虚其土,杀人无疑矣。其风木⑤既旺,有关脉洪大,掌中热,腹皮热,岂可以助火泻金?今立一方,先泻火补金,大补其土,之为神治之法,宜黄芪汤主之,乃治慢惊之神药也。即调元汤加芍药是也。
丹溪曰:惊风有二:慢惊属脾虚,所主多死,宜温补。一云温补宜参术煎汤,下安神丸;急惊属痰热,宜凉惊。一云用养血药作汤,下降火清痰丸子。钱氏凉惊丸,世以一概通治二证,其谬。
急慢发热、口疮、心肺伏热、痰热、痰嗽、痰喘,并用涌法,重则瓜蒂散,轻则用苦参末,小豆末,以淡豆豉汤⑥调服吐之。吐后搐定,更宜防风通圣散为末,蜜丸服之。
《全婴方》云:惊证因风则目青、面红、发搐,其病在肝;因惊,舌疮面赤,忽然作声发搐,其病在心;因食,则嗄吐气而发搐,其病在脾,皆阳痫也。脾胃经虚则生粘痰,痰涎者,脾胃所出也。痰则凝滞,在于咽喉,如牵锯之声。时复瘈疭,或因吐泻所致。脾虚则肺亦虚,痰涎流溢,其证亦然,此阴痫也。
身热脉浮,精神恍惚,或吐泻不思乳食,发搐,即吐不泻,又能乳食,发搐,亦半阴半阳合病者也。
亦有急惊,凉泻⑦而不愈,或与吐下药太过者,变为慢惊。又有慢惊温补而不愈,变为急惊者。
①补脾:原作“销脾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或字下原脱“用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③肝:原作“按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辛热:原作“热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⑤风木:原作“风未”,据上文及忠信堂本改。
⑥淡豆豉汤:原作“淡蒸汁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⑦凉泻:原作“泻凉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急慢惊风,症有阴阳,证有顺逆,搐有真假,治有次第,不可不知。其候可预防者,如目鲜、目眩、目白、目青、目斜、目闭、目转、目瞪,声实、声嗄、声战、声轻、咂口弄舌、卷舌、露筋、嘘风、撮口,噎乳噎食,忽然定睛,吐涎沫,扭项摇头,仰身擦面,藏头畏明,手挛手战,脚挛不伸,忽撩忽乱,失张失志,精神恍惚,睡卧不宁,睡中喜笑,困啮齿龈,心烦躁啼哭咬人,面脸色变,或红或青,身舒用力,呢呢作声者,巳上应,乃急惊之先兆也。宜预防之,驱风膏、钱氏抱龙丸。
凡见摇头斜视,以手抹人,昏睡喜卧,额上多汗,身亦粘汗,其脉沉细,即是慢惊之候。宜急温之,调元汤、建中汤、定心丸主之。
病有阴阳,急惊风属实热,病在肝心二脏,谓之阳病,慢惊风属虚寒,病在脾肺二脏,谓之阴痫,此以寒热分阴阳也。五脏为阴,六腑为阳,急惊发于六腑,为易治;慢惊发于五脏,为难治,此以脏腑分阴阳也。
证分顺逆者,男发搐目左视,握拳拇指在外者为顺,反此者逆。女发搐目右视,握拳拇指在内者为顺,反此者逆。盖天地之道,阳左阴右,阳外阴内也①。
钱氏云:男发搐目左视无声,右视有声,女发搐目右视无声,左视有声,相胜故也。盖震东兑西,男女之定位也。震属乙木,兑属辛金,肝肺之分位也。男子生于寅而左行,女子生于申而右行,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。今男搐左视无声,寅乃甲之旺位,乙之从甲,妹之从兄也。故为顺而无声。右则从庚,乙与庚合,金木相击而有声也。女搐右视无声,申乃庚金旺位,辛之从庚,妹之从兄也,故为顺而无声。左则从丙,辛与丙合,火金钉灼而有声也。《活幼心书》顺搐散可取用之。如此观之,急惊风为顺而易治,慢惊风为逆面难治。
搐有真假,此钱氏论百日内发搐之证也。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,假者发频不为重。真者内生惊痫,假者外生风冷。盖血气未实,不能胜任,乃发搐也。欲知假者,口中气出热也,治之可发散。
按钱氏肝主病云:气温则内生,气热则外生。外生者病在表,故可治。发散宜泻青丸去大黄,加天麻、全蝎主之。内生者病在里,乃气动之病也,周岁以后小儿宜泻其本脏,当归龙荟丸主之。
治有次第,初发搐时,卒然昏绝,牙关紧急,俗用掐法、灸法以醒其惊者,盖不知昏绝口噤,皆痰涎壅塞之所为也。轻者可掐可灸即醒,重则先用嚏惊散吹鼻中,嚏出可治;不出则用霹雳散,必醒。如不嚏不醒,不可治也。次用开关散擦牙,涎出自开,然后进药,急慢同法。
如痰涎壅塞,或吐之,或利之,皆非其治也。盖痰之上壅者,火载而上也,譬如釜中之水溢沸,故云扬扬止沸,不如釜底去薪。今不泻火,而但吐之利之,前痰虽去,后痰壅塞复至矣。急惊风用朱砂膏、揭风汤,甚则用礞石滚痰丸。慢惊风用星香散,甚则以礞石丸降之,痰去则搐自止矣。搐不止者,依后法治之。搐止惊退,可以安也。急,用钱氏凉惊丸;慢,用温惊定心丸。此治急慢惊风,始终之要药也。
急慢惊风,气喘气鸣,手足冷,皆不可治。
急慢下证贵先知,风在肝经食在脾,
惊恐伤心神志乱,观其发搐在何时。
钱氏曰:伤风得之,口中气出热,呵久顿闷,手足摇动,当发散。小儿本怯者,多此病也。
钱氏曰:因食得之,身体温,多睡多唾,或吐,不思食而搐,当先定搐,后安神。
①阳外阴内也:原作“阳内阴外也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凡因嬉戏,指虫蚁以阻之者,或因啼哭,扮称异类以止之者,皆能作搐。盖心藏神,心主惊,惊则伤神;肾藏志,肾主恐,恐刚伤志。神志既伤,则心肾俱虚,而胆亦怯矣。如此搐者,若作惊搐治之,误矣。宜补心肾之神志,定志丸主之。
钱氏曰:病潮热,寅卯辰时身体壮热,目上视,手足摇动,口内生热涎,顿闷项急,此肝旺也。洁古云:潮热于寅卯辰时,木旺之位,是肝旺也。当先补肾水,以制心火:地黄丸;后泻肝以止其搐:泻青丸。
因潮热,巳午未时发搐,心神惊悸,目上视,白睛赤色,牙关紧急,口内诞潮,此心旺也。洁古云:已午未时,火旺之位而热搐者,心热也,导赤散、凉惊丸。钱氏方或本通散,以泻心肝之火。
因潮热,申酉戍时不甚搐而喘,目微斜视,身体似热,睡露睛,手足冷,大便淡黄水,是肺旺也。洁古云:申酉戍时,金旺之位,而肝木强、法当补脾,恐被木之贼所克害。当泻心肝以挫其势,而后补肺,按泻心肝,宜木通散;补脾,钱氏异功散;治肺又小阿胶散。
因嘲热,亥子丑时,不甚搐,而卧不稳,身体温壮,目睛紧斜视,喉中有痰,大便银褐色,乳食不消,多睡不醒。洁古云:皆因大病之后,脾胃虚损,多有此病,故宜补脾凉心。按:补脾宜异功散,凉心宜凉惊丸。皆钱氏方。
按:钱氏、洁古论日夜发搐证治,亦有阴阳之分。寅卯辰后巳午未,阳之位也。由酉戍亥子丑,阴之位也。故肝心之搐,多用凉泻;肺脾之搐,多用温补也。
他病传来发搐多,或因搐后发他疴,
能将脉证分虚实,从本从标治不讹。
脐风发搐,此胎毒也。儿生一腊之内,多啼不乳,或撮唇,或牙关紧,或肚大,或脐突①发搐拍者,此胎惊也,谓之真搐。生于内着气喘痰鸣,手足冷者不抬。详见脐风。
变蒸发搐,此胎病也。因变蒸之后,或伤风,或伤乳,或吃惊,或发搐。百日之内,搐有真假,说见前。皆曰胎惊。真搐者频发必死,假搐者,宜散风化痰安神,至圣保命丹主之。百日以后,发搐口中气热,此肝旺病也。宜泻青丸、竹叶汤,入砂糖少许化服,后以至圣保命丹安神。如逢变蒸之期,必发搐者,此治痫也。自内生者,若不急治,后成终身之病,宜安魂、镇心、定魂,频频细与服之,以不发为度,秘传三圣散主之。
秘传三圣散:白滑石(飞),两半。甘草,二钱半和匀,作三分。
一用青黛,一线和匀,名镇心散,早以淡竹叶汤下。
一用朱砂(飞),一钱和匀,名镇心散,午用灯心汤下。
一用苦梗细末和匀,名定魂散,晚用苏叶汤下。
外感伤风发搐,其病在肝,即前伤风发搐也。治同法。如肝有风、甚则角弓反张,似无瘹,似痉症,此有搐也,宜泻肝散风。盖足厥阴经之脉,随肾②脉循脊里,上至巅顶。脊旁两行,则足太阳膀胱脉也,故风甚,同见证也,宜加减穹合汤生之。如脊下客三指者不治。
人参,柴胡,黄岑,杏仁(去尖),麻黄(不去根、芦),一分。甘草、川芎、葛根、升麻、羌活、当归、防风、石膏。
此泻青、柴胡、麻黄、葛根四方加减也,并为细末,钓藤调服。
伤食发搐,其病在脾,谓之食痫,即①脐突:原作“脐尖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2肾脉:忠信堂本作“督脉”。
伤食①发搐病也。搐甚者,如前治法。夭甚者宜用轻剂下之,去其食热,三黄枳术丸主之。
三黄枳术丸:黄芩,二钱。黄连(酒洗)、大黄(酒煨)、神曲(炒)、陈皮、白术,各一钱。枳实五分
为末,汤浸蒸饼丸,百沸汤下。
中暑发搐,一名暑风,宜清暑、惊心、下痰、安神,却暑汤主之。
五苓散,一两。黄连(末)、甘草(末),各二钱五分。朱砂(飞),一线半
和匀,蜜丸如芡实大,每服一丸,麦门冬煎汤下。此辰砂五苓散也。
霍乱发搐,其病在胃,此干霍乱也,神气变乱,心腹绞痛,不吐不泻,所以邪气上下不得出,陈氏所谓气逆而作搐,痰聚发惊是也。不急治之,必死。先用涌吐法,宜瓜蒂散,吐出积食,痰散气顺后,和其胃气,以藿香正气散主之。
藿香正气散:藿香、紫苏、白芷,各二钱。厚朴,姜、白术、陈皮(去白)、桔梗、半夏,各四分。甘草(炙),二钱。加枳实(麸),六分
为细末,姜汁调服。
吐法:瓜蒂、猪牙皂、朱砂。并为末,每少许,以淡豆豉汤服,即吐。
吐泻发搐者,病在肝。先病吐泻,后发搐者。此因吐泻不止,脾虚生风,乃慢惊风也。治法同后,但吐泻未止,又加发搐者,宜参苓白术散,加肉豆蔻,作丸服。
如先发搐,后吐泻者,此因病时多服利惊之药,脾胃受伤所致。宜参苓白术散,或散或蜜丸,如龙眼大,每用一丸,米饮下。如搐甚胀泄者,乃遗屎也,不治。
痢疾发搐者,其病在肝。先病未止,而又发搐者,此因误服丁香、木香、豆蔻等方辛热止痢之剂太多,以致内有积热则生风也。盖肝为厥阴风木,在里则便脓血,在外则为痈胀,肝乃属火,反服辛热助火之药,安得不发搐也?直用泻青丸,加黄芩、黄连,蜜丸,甘草汤下。此泻青、三黄丸二方合也。如痢止后发搐者,作脾虚治,同慢惊风法,东垣调元汤加白芍汤主之。
搐后①变痢,此表邪入里也。益风伤脾,入里则便脓血。先用小柴胡汤加大黄下之,后以加减龙荟丸主之。
当归、川芎、陈皮、青皮各一钱。黄连(酒炒),各一钱半。山栀仁、木香各五分。人参一钱。炙草一钱。
为末,别用阿胶三钱,溶化作丸,陈米饮下。
疟疾发搐者,其病在肝脾。此有三证,或并病者。疟至发热则搐,疟止搐止,日日如之,病却是者,不必治搐,但治其疟,疟退搐亦退也。初起宜用劫药,风疟小柴胡汤,暑疟用白虎汤,食疟用平胃散,痰疟用槟榔吐出其痰即愈,久疟补脾平肝,宜加减平疟养脾丸主之。
黄芪(炙)、人参各一钱。白术、当归、白茯苓、半夏曲、黄芩、陈皮、常山、鳖甲(九肋者醋炙)、使君子肉,各一分。柴胡、苹果、厚朴、姜、神曲(炒),各七分。肉桂五分。青皮,六分。炙草,五分
神曲糊丸,陈米汤下。
①伤食:原作“煎伤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搐后:原为“不后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先搐后疟者,此肝传脾也,宜养脾平疟丸主之。
先疟后搐者,脾虚损,肝本乘之也,为慢惊风,治同慢惊。
咳嗽发搐者,病在肝肺。肝木肺金,金木相搏,故成此病。得此看多不治,但观新久衰旺何如,如初得咳嗽。数十声不止而发搐,此痰盛气逆也,所谓气逆而作搐,痰聚而发惊是也。宜丹溪薄荷散主之。如久咳发搐者,面目唇白。咳而喘促,此肺虚而肝木乘之也,病不可治。无上证者,身热而渴,宜小阿胶散,或搐甚者,宜先补肺后泻肝,补肺以阿胶散,泻肝以泻青丸主之。
如搐后咳嗽者,惊痰未去也,宜丹溪镇惊儿主之。以上方并见前。
丹毒发搐者,病在少阳。少阳者,胆之相火也。先搐后发丹瘤者,此毒火自内出外也,可治;先发丹后发搐者,毒自外人内也,必死。自内出者火之余,宜发做解毒及砭法。防风通圣散主之。或用加减升麻葛根汤。
桔梗、干葛、升麻、川芎、赤芍、归尾、羌活、柴胡、甘草,各等分。
井水煎服。此惊丹之要药也。
疮痈发搐,此胎毒也。小儿身生虫疥,浸淫痒痛,不知用药,内服解毒之剂,外用毗硫毒药搽之,疮忽自平,或不搽自平者,其候腹胀便秘,肢无血色,目闭不开而发搐者,乃恶候也,急进解毒之剂。疮出方生,疮不出加喘者死。雄黄解毒丸主之。
雄黄(另研)、郁金,各一两。巴豆(去油,炒焦)八钱。乳香(另研),没药(另研),各二钱
备制为未,醋糊丸,朱砂衣。
此方治诸恶病甚妙。
凡小儿未周岁者,不问痈毒、疮疥。丹瘤,但发搐者,皆难治。脾胃嫩脆,谷气未实,难以药攻也。
痘疹发搐者,其病在心。初发热时作搐,此疮毒欲出也,宜情心安神,导赤散入朱砂末调服,神效。疮出搐止者,吉;疮出搐不止者。凶。疮正发时作搐者,宜钱氏凉惊丸,加朱砂主之。搐不止者,不治。疮结靥作搐者,此非正大靥乃倒靥也,疮毒陷于内,乃凶恶之候,急用雄黄解毒丸,紫草井水效汤下,疮复起者,吉;搐不止者,凶。
搐后余症
病有搐久不止,其舌黑者,热剧也。内取凉惊丸,外用生薄荷叶煎汤洗之,舌转红者可治。《五涵歌》曰:伤寒舌黑洗不红,药洗分明见吉凶①,即此意也。
①伤寒舌黑洗不红,药洗分明见吉凶:原作“伤寒舌黑留不红者凶,药洗胡见吉凶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病有搐久未止,大小便秘者,宜八正散主之。如大便四、五日不通者,不可利之,恐损其胃气,宜猪胆汁导法通之,神效。
病有唇内生疮者,此热在心脾二经也。内服洗心散,外以柏连散加朱砂搽之,神效。
病有日久,其搐似止不止,神昏有痰者,不早治之必成痫证。此病在心,宜利惊丸主之。
龙胆草、防风、真青黛、芦荟、胆星、钓藤,各二钱。铁花粉,牙硝,各一钱。朱砂(飞),一钱。冰片,麝香。各少许
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金银煎汤了。
病有搐时失音者,宜本通汤主之。
木通、石菖蒲、防风、苦梗、真桑、螵蛸、全蝎(烙)、炙甘草、僵委,各二钱半。胆星,一钱。
共末,每服二字,柴苏三片,煎汤调服。
病有搐后失音者,此痰入心肺窍中故也。如不早治,必喑成废人矣,宜加减钱氏安神丸主之。
黄芪(炙)、人参、归身、川穹、麦门冬(去心)、石菖蒲、木通、炙甘草、远志(去心,姜法浸、焙干),各一钱,寒水石一钱半。
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苏叶三片,前汤下。每日取獖猪心连肺管处,割一半煎汤饮之,以助药力。久眼神效。
病有搐时鼻血不止者,此肺热症,肝乘肺也。又有心火上炎者,以心火乘肺也。宜泻心肝之火,朱砂凉膈丸主之。
黄芩、黄连、山栀仁、连翘、桔梗、甘草、人参,各等分。薄荷叶减半。朱砂(飞),为衣。
蜜丸,芡实大,麦冬汤下。
病有搐后目不明者。此肝虚也,地黄丸主之。
病有余热不退者,当察其虚实治之。如身壮热,面赤唇燥,大小便不利,此热为实,因服补脾之药太早,宜小柴胡汤①加大黄主之。如面[白光]白,大小便自调,唇润者,此虚热也,宜清心丸主之。
人参、麦冬、茯苓、柴胡、防风、炙甘草。各一钱。朱砂(飞),五分。
蜜丸,芡实大,金箔十片为衣,每服一丸,淡竹叶汤下。
病后发热喘咳者,当察其虚实治之。如身热饮水,鼻干唇燥,脉疾有力者,此热在心肺。为实,宜从小便利之,宁肺散主之②
桑白皮(炒)、葶苈子(炒)、赤茯苓、车前子、山栀仁,各等分。炙甘草。减半。
姜枣引,煎服。
如面[白光]白,不热不渴,此虚也,阿胶散主之。
病后肌肤消瘦,精神昏愦者。此惊疳也,宜安神丸主之。
茯神(去心)、芦荟、琥珀、黄连、赤茯苓,各三钱。胆星、远志、甘草(汤煮,晒干)、虾麻灰,各一线。石菖蒲,使君子肉各一钱。
山药煮糊丸,灯心汤下。
病后食少形瘦者,宜补脾和中丸主之。
钱氏异功散一两。加青皮、砂仁、使君子各一线
另取神曲作糊为丸,陈米汤下。
凡病搐止后宜补胃,参苓白术散,或蜜为丸,甚效。
见病搐后,以养心安种定志丸主之。方俱见前。
痫
惊自心生风自肝,凡因病后见痫瘫,
急求妙手施方法,父母因循作废残。
病者,其候卒然忽倒,四肢强直,目团或翻上不转,口噤或有咬其舌者,口中涎出,或有无涎者,面色或青或白,或作六畜声,其状不一,乃小儿之恶候也。一时即醒如常矣。其发也,或以旬日计,或以月计,或以年计。古人有三痫五痫之名,证治太多,又与急、慢惊同论,似无一定之说,故后学不知其所从也。虽有论者,不过依样画葫芦耳。思不自惴,强为辨之;所谓三痫者,原其得病之因也;所谓五痫者,叙其病发之状也。惊久成痫,痫者,慢惊风之变症也。不然何以小儿之发搐者,皆有治法,而发痫者,至终身更无治法耶?管见如是,惟高明者择之。
痫之所起,由于父母之因循③,医之无远虑也。且如初发搐时,或有不治自愈者,或有因掐法而愈者,父母喜之,见其易退,此无他苦,恬不加意,或有频发之时,不过请医掐之,请巫祷之而已,不知求上智之医以断之,乃为终身不治之症,此父母之过也。其为医者,当初起病之时,如风痫则发之,食痫则下之,惊痫则安之,幸其病退,以为能也,及其再发,不过仍用前法,更不思有结痰在心,以致沉疴,为终身之病,此医之过也。
①胡字不原脱“汤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敞字下原脱“主之”据忠信堂本补。
③由于父母之因循:原作“因父母之循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治痫之法,幼科所载,其方甚多,而无可取者也。惟钱氏五色丸、《宝鉴》琥珀寿星丸及甘遂猪胆汤和苏丸三者。诚治痫之要药也。今予本此三法,新立一方,屡试屡验如神,乃名为断痫丸。
黄连、礞石、石菖蒲、朱砂、珍珠、铁花粉、胆星,各五分。甘遂三分,沉香二分,茯苓二钱。
共末熬膏,为末,别用人参一钱白术三钱,煮糊为丸,芡实大。每用一丸,取獖猪心一个劈开,入药在内,将线扎住,长流水煮熟,取出丸子研细,灯心汤调下,以猪心及汁,与儿食之,三日服一丸。
又宜常服参砂膏①,以通心气。
朱砂,五钱。牙硝、雄黄(飞),二钱半。麝香,一线。金银箔,各十五片。真白附子、枳壳(麸),各三钱。川芎、白茯苓,各四钱,人参、黄连、远志肉,各二钱。
前五味另研匀,后七味共末和匀,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用麦冬煎汤下。此朱砂膏加减也。
痫之为病,乃痰迷心窍之所致也,初病之时,便宜服通窍化痰镇心之剂。医者虑不及此,执用平日治惊之法,父母不肯早治,淹延年久,其状如痴、如健忘者,终不可治也。常见在火水而卒发者,后致天伤亦多矣。
胎痫,由儿在母腹中受惊气得之,生来便有是病者,不可治也。
按;大无云一小儿周岁,因长老摩顶受记,僧人念咒,恐惧发搐,痰涎有声。目多白睛,强项背,一时许方醒。安后见皂衣入即发,多服犀、珠、脑、麝镇坠之药,巳四年余,此症尚在,又添行步动作、神思如痴,诊其脉沉弦而急。
《针经》云:心脉洪大,痫瘈筋柔,病久气弱,多服镇坠寒凉之剂,复损其气,故添动作如痴。先灸两跭各二壮,然后服药,后肝脉小急。盖小儿神气尚弱,因而被惊,神思无依,又动于肝,肝主筋,故瘈疭筋挛。立方名沉香天麻汤。
经曰:恐则气下,精怯而上焦闭,以羌活、独活之苦温,引气上行,又入太阳为引,故用以为君;天麻、防风辛温以散火,甘草、当归辛甘温以补气血之不足,故养脾气,是以为臣;附子、川乌、益智大辛温行阳退阴,又主助胃,肾主五液,人脾为涎,以生姜、半夏燥湿化痰,沉香辛温,体重气清,去怯安神,故以为使。
钱氏云:一小儿吐泻,诸医药下之,至虚变慢惊,手足瘈疭而身冷。医复与八正散,口不能食,而胃中虚,故利大小便即死。久则脾肾俱应,常身冷而目闭,必用益黄散、四君子丸补脾,遂能饮食。又不愈,以地黄丸补肾,一月而安。引此—事,以为治痫者之法。
灸法:按《针经》云:癫痫瘈疭,不知所苦,两跃,男阳文阴。洁古云:昼发灸阳跃中脉穴②,夜发灸阴跃照海穴。各二七壮。
①参砂膏:原作“参以膏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中脉穴:疑为申脉穴。
③因受风寒之气得之:忠信堂本无“得之”二字。
瘫者,手足或挛曲强直,或软缓无力,不能举动,或左或右,其人目视不正,口中流涎,语言蹇涩。因受风寒之气得之③,未得发散。初病搐时,日久不醒,以致风湿之气深入筋骨。后虽搐止,手足之病未平,如五软五硬之状,父母因循,不知早治,遂成废疾。
治瘫之法,当视其在左在右。在左者为血虚,其治在肝。肝主筋,肝血虚,则筋无所养,故筋急拘挛强直,宜补肾,地黄丸主之,乃虚则补其母也。
山药、山茱萸(酒洗、取肉)、熟地,各三钱。独活、川续断(酒洗)、茯苓、丹皮、泽泻。各二钱
手不利,加肉桂;足不利,加牛膝。手足俱不利,并加之,各二钱。蜜丸,空心温酒下。此地黄丸加减法也。
在右者为痰,其治在脾。脾主四肢,手足为痰诞流注经络①,故手足缓而不能举也。宜补脾行痰,大补丸主之。
炙黄芪、人参、白术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当归、川穹、白芍(酒炒)、半夏(泡)、陈皮,各二钱。川乌(炮)三分。酒糊丸,姜汤下。
此十全大补汤加减也。更灸曲池、三里、绝骨、肩髃各二七壮。若口眼逆向一边者。灸颊车穴,左灸右,右灸右,即止。
①手足为痰涎流注经络:原作“手夜为液痰流经络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惊风诸证
儿多异病状如痫,莫作真搐一例看,
家秘幼科皆有法,非人勿示泄心传。
天瘹似痫:天瘹者。壮热惊悸,眼自翻腾,手足搐掣,或哭或笑,容怒无常,甚者爪甲皆青紫之状,此肝病也,但不睡卧耳。宜解利风邪则愈,钓藤散主之。
钩藤、白茯苓,各五分。大黄(包煨)二分半。防风、朱砂、蝉蜕、羌活、独活、青皮、甘草,各三分。
末,姜蜜调服,此泻青丸加减也。
又方用:钓藤、人参、犀角屑,各五分。炙甘草、天麻、全蝎,各二分半。为末,薄荷汤调服。
内瘹似痫:内瘹者,腹痛多啼,唇黑囊肿,伛偻反张,眼内有红的斑黑者也,此肝病也,但不昏困耳,乃受寒气所致。先是内脏抽掣,极病狂叫,则泄泻缩脚,肠痛而啼。内瘹一过,外证抽掣又来,内外交攻,极难调理,须分内外用药治之。内瘹甚者,宜乳香膏主之。
乳香,五分。沉香,一钱。
为极细末,蜜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丸,用石菖蒲、钓藤煎汤下。
又方,木香丸
没药、茴香、木香(炒),各等分。钓藤、同上、全蝎、乳香、各半分。
先研乳香,另放,后研上诸药为末,取蒜少许,研和匀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丸,酒下。
按此二万,治内瘹之要药也,内瘹甚者,宜钩藤丸主之。
钩藤、白茯苓各五分。天麻、防风、朱砂(飞)、蝉蜕、羌活、独活、青皮、炙甘草各二分半。
除朱砂另研,余为末,水煎,调朱砂末服。
按:天瘹内瘹二证,百日内小儿多有之。此二者,皆肝之病也。盖厥阳肝经,内行于小肠,外行于背,故外感伤风,热则为天瘹,内伤寒冷,则为内瘹。故曰:天瘹者阳也,内瘹者阴也。
病有盘肠腹痛似内瘹者,乃小肠气痛也。亦令腹痛作啼,伛偻腰曲,于痛多啼,额上有汗,此小肠为冷气所搏然耳。宜用和平温气之剂,川楝子散主之。眼内无红筋黑斑,囊不肿者:
木香、小茴香(盐炒、去盐),各一钱。川楝肉,二钱。用巴豆二粒炒,去豆共末,酒调服。
客忤似痫:小儿神气怯弱,外邪客气,兽马异物,暴触而忤之。其候口吐青黄白沬,水谷鲜杂,面色变异,喘急腹痛,反侧瘈疭,状似惊痫,脉来弦急而数。视其口中悬壅,在左右若有小肿核,即以竹针刺溃,或以指甲摘破治之。当辟邪正气,散惊安神,久延则难为力也。古方作客忤及中恶者,急作醋炭,服苏台丸。此方治客忤、中恶之要药也。
全按:客忤者,谓客邪之气忤其儿之正气也。论其所忤,不但外邪之气与人物之气自鼻而入,乃外因之客忤也,闻见之惊,自心而生,乃内因之客忤也。然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小儿神气既虚,故易动耳。邪有微甚,治有轻重,幼科混同论之,所谓辨之未辨者矣。夫痫则病发而困,忤则病发而醒,此似痫而非痫也。若发而困,亦真痫矣。予特表而出之。按手指三关纹,经曰:脉候若深青,情知四足惊,赤因水火得,红色是人惊。此洞客忤者,以此辨。
养小儿之法,详见前卷育婴四要中。凡小儿客忤中恶诸病,皆父母及抱养者之过也。或因生人远来忤者,或因六畜忤者,或因戏冷水忤者,皆外生者也。人物之气,自鼻而入 上冲巅预。经曰:五气入鼻,藏于心肺。肺主皮毛,心主血脉,顶巅之上,诸阳之所会也,邪中之即病矣。宜用沐体法、涂囟法治其外,吹鼻法搐之,内服对证之药,以扶正气为主,正气胜则邪气自退也(并用酿乳汤)。
病时睡不醒,醒而喜睡者,忤之微也。宜发散惺惺散。
人参、白术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桔梗、天花粉各等分,细辛,减半。一方加防风、川芎各等分水煎,薄荷叶引,微汗妙。
治体法:治客忤中恶自利诸证,有邪者当宜浴之。
川穹、苍术、白芷、藁本、零陵香,各等分。长流水煎,去渣,向无风处浴之,浴后睡片时。
涂囟法:治客忤白虎证。伏龙肝散。
壮心、黄土,一钱。雄黄,五分。麝香,少许。枣肉和丸,捏作饼子,如钱样,四围出囟一分,囟门上安饼,取艾作小炷,灸三壮。
搐鼻法:《一名救苦散》治伤风寒,头目不清并容忤。
川芎、藿香、藜芦,各三钱。玄胡索、牡丹皮、朱砂(飞),各—钱。
为极细末,少许吹鼻,得嚏,则邪气出矣。如病时,客忤症悉具者,此忤之甚也。宜表里发散,摄生饮、安神惊气丸主之。
摄生饮:治一切卒中。大小科同。
南里(包煨)、木香、半夏(泡),各一钱半。北细辛、生苍术①、石菖蒲、甘草,各一钱。为未,每用生姜同水煎,调惊气丸服。
惊气丸:治惊忧积气,又受风邪,发则牙关紧急,诞潮昏塞,团则精神如痴,又可治痫。
木香、白僵蚕、白花蛇肉(酒洗,焙)、橘红(去白)、天麻、麻黄(去根节)、钱花粉,各半两。全蝎二钱半。苏子一两。胆星半两。朱砂(飞),二钱半。脑麝少许,另入。
此许学土方也。蜜托,芡实大,每服一丸。
痫用薄荷金银汤下。
①生疮术:原作“生花术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以上治外中客忤之法。
如抱儿骑马,或父母骑马远归,未及换衣熏衣即抱其儿,或戏抱儿在马鞍上坐得病者,此名马客忤,或闻马嘶著惊者,取马尾烧烟熏儿面,频熏以醒为度。
如见生人、异扮人,或六畜跳跃异者,或鬼神恶状者,或迅雷击鼓、一切大声使儿成客忤者,此内生之病也。宜安神去痰,不尔,病根日深,但见闻原忤之例即发,此成痫矣。抱龙丸主之。
水银,二两。铅,一两五钱。溶化入水银制死。以柳枝烧成珠,又入朱砂末、乳香末各一两在内,乘热用柳木槌擂匀,为丸芡实丸大,每一丸,空心井花水下,服后令睡,不可惊动。或作小丸服亦妙。此钱氏五色丸加减也。
如见平常惯熟之人,喜啖之果,玩戏之物,有所不得,则忤其意,但见神昏不食,即其病也。宜顺意,更与之,及服安神之剂,沉香妨主之。
人参,五分。白术、陈皮(去白)、枳壳(麸)、桔梗、青礞石、硝煅(金色),各一两。炙甘草、沉香各五分。朱砂(飞),一钱。黄连,一钱半。
神曲糊为丸,黍米大,麦冬汤下。
小儿客忤者,吾以为父母之过:有所喜者,乃戏而夺之,则怒而哭矣;有所畏者,乃戏而吓之,则想而惊矣。夫失所喜者,思则伤脾;遇所畏者,惊则伤心。因循而成痫,谁之过哉?
中恶似痫:此客忤之甚者,乃小儿危恶症也。其候因初中恶毒,心腹刺痛,胶皮青黑不能啼息,闷乱欲死。古方治此先用皂角末吹鼻①,急服苏合香丸。全按:中恶与尸厥同,但腹不鸣,心腹俱暖也。此有二证,幼科未辨。有中恶毒之气,自鼻而入,心肺受之,故忽然倒地,四肢厥冷,两手握拳,不能喘息也。有中恶毒之物,自口而入,肠胃受之,故心腹刺痛,腹皮青黑,闷乱欲死者。先用霹雳散搐鼻,分醒进药,仍以杀鬼丸房内烧之,以熏百鬼恶气。
①吹鼻:原作“治鼻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霹雳散:治卒恶死者。
牙皂,三分。细辛、川穹、白芷,各五钱。羊踯躅花,一分半。雄黄,二分。麝香,少许。
并末,每用少许,灯心三寸长,蘸点鼻内,喷嚏为验。
杀鬼丸:雄、雌黄各二两。牯羊骨。虎头骨,②各一两。龙骨,鳖甲。鲮鲤甲,刺猬皮,各三两。樗鸡,十五枚,无,即以芫青五枚代之。川芎,白蒺藜,鬼臼,禹余粮,东门上雄鸡头一枚,用蜡二十两为丸,梧子大。门口房内烧之,男左女右臂上带一丸,可辟百鬼。如中恶毒之气即死者,宜返魂汤主之。即仲景麻黄汤也。
麻黄(去根节),三钱。杏仁(去皮尖),七个。炙甘草,一钱。
水一盏,煎半盏,分开细服。
②头字下原脱”骨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如中恶毒之物卒死者,宜雄黄解毒丸主之。方见惊风。
又方通治中毒,用降真香、白胶香、沉香、虎头骨、鬼臼、龙胆草、人参、白茯苓、雄黄,各五钱。麝香一钱。
炼蜜丸,芡实大,乳香汤下,或令儿佩带一丸,即烧卧房妙。
儿忽大叫一声而闷绝者,亦中恶例,不治。
白虎似痫:白虎者,流年白虎神,太岁后五位,是所占之方,不可犯也。小儿变蒸未满者,乳母无知,抱儿向其方顽戏,更触犯之,使儿不精爽,两目视物不转,手如数物,此客忤之轻者也。宜用浴作法,更以杀鬼丸房内烧之,使儿闻其烟,又取伏龙肝,捣醋和丸球大,摩儿头及五心,效。乡俗妇人以鸡子一枚遍身摩之,送粪地埋之,亦禳法也。
邪崇似痫:汗濯儿衣,不可夜露,恐为睢鸟落羽所污,染触儿身,未有不为痫者,其后,面色变异①,见人羞怕。宜常用前浴体法,房中烧杀鬼丸,又以囊盛一丸,挂儿背上,男左女右。宜辟邪丸主之。
人参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使君子肉、夜明砂、干蟾(灰),各一钱。沉香,五分。雄黄(飞)、朱砂(飞),各一钱。黄连,一钱五分。麝香,少许。
猪胆汁和粟米糊为丸,黍米大,每服二十一丸至三十五丸,米饮下。
①变异:原作“变不常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马脾风似痫:小儿肺胀喘溺,胸高气逆,两胁扇动,鼻张闷乱,嗽喝声嗄,痰涎潮塞,俗谓之马脾风者,宜雄黄夺命散主之。
黑白丑参,两半,取头末半两大,黄槟榔,各半两。木香,三钱。
为末,三岁者,服二钱,温水调服。
涎多者,加轻粉少许方见《丹溪附余》。
虫痛似痫:小儿本怯,致胃虚冷,则虫痛而心痛,口中沫及涎水出,发痛有时,但目不斜,手不搐也。宜木香化虫丸主之。
槟榔,一钱。木香、鹤虱、贯仲、锡灰、干漆(炒尽烟)、使君子肉,各五分。轻粉,二钱。巴豆肉、雷丸,各二钱半。
飞罗面作糊为丸,五更米饮下。
痓痉似痫:其症项背强直,腰身反张,摇头掣手瘈疭,噤口不语,发热腹痛,镇目不醒,病在足太阳经。其候有二:如面红眼赤,牙紧手张,痰涎壅甚。昏愦烦渴,小便赤涩,先谵语而发者,此刚痉也,宜小柴胡加大黄汤方见前。如大便滑泄,不渴不语,手足先冷而发者,此柔痓也,宜理中加桂枝汤主之。理中汤加桂技、白芍,水煎服。
冶诸热证
阳在身中主发生,奈何拂郁热熬煎,
婴孩本是纯阳体,热证推求有数般。
人身之中,温养脏腑,流通荣卫者,阳气也。有风寒伤之于外,则荣卫之气不行,水谷伤之于内,则脏腑之气不行。不行则阳气拂郁而热生焉。故随其所发,以为热病之名也。夫伤有轻重,则热有微盛,病有新久,则热有虚实。此其当辨者也。钱氏有论,详见下文。
按钱氏云;心热者视其睡,口中气温或合面而卧及上窜,掐头①咬牙,泻心汤生之;肝热者手寻衣领及乱捻物,泻青丸主之;脾热者,其热在肌肉,遇夜更深,尽惰嗜卧,身热饮水,四肢不收,泻黄散主之;肺热者,手掐眉目,日西热甚,喘嗽壮热饮水,泻白散主之;肾热者,两足不喜衣覆盖,脐之下皆肾之所主,缘心下行于肾部也。宜地黄丸主之。
上按:此论五脏之热,见前五脏歌内,家传凉惊丸、金花丸、三黄丸,皆治五脏热之方也。
家传凉惊丸:退热,解毒,镇惊,安神。
黄连(净)、黄芩(去皮)、山栀仁、黄柏,各等分。朱砂、雄黄,俱飞,减半。
研极细末,和匀,雪水煮面糊为丸,黍米大,一岁儿十五丸,以渐加至五十丸,薄荷汤下。
此黄连解毒汤加减也。
大金花丸治中外诸热,寝汗咬牙,大小便不利。即前凉惊丸,去胆草、雄、砂,加九黄②,雪水丸,又名既济解毒丸。
三黄丸治三焦积热,小便赤涩,大便秘结。此三黄泻心汤也。即前金花丸去栀子、黄柏是也。炼蜜为丸,如皂角子大,白汤化服。
接钱氏云:潮热者肝热也。时间发热,过后即退,次日又依时发热,此欲发惊也,地骨皮散主之。壮热者心热也,热而不已,甚则发惊痫也,导赤散主之。风热者肺热也,身热口中气热,有风症,人参生犀散主之、温热者脾热也,但温而不热,泻黄散主之。
①掐头:忠信堂本为“摇头”。
②九黄:忠信堂本为“大黄”。
上按:此论四赃潮热者,如水之潮,不失其候也。若有寒热则如疟,此只以对论也。故痛属肝。如日前潮热,又属胃者,谓身常有热,至日哺尤甚也,此是宿食,宜下之,枳壳大黄丸主之。地骨皮散治虚热作潮及伤寒后余热,又名人参地骨皮散。
知母、柴胡、炙甘草、人参、地骨皮(自采者)、半夏(水泡,洗)、赤茯苓,各等分。
共细末,量儿大小加减,入生姜一片,水煎服。
按;幼科引《机要》论表里之热。为小儿之法,似未精当。《机要》之论表里者,乃风寒之气邪,自表入里者也。小儿之热乃自里而出表者也.如胎毒之热生于命门,变蒸之热生于脏腑,饮食之热生于脾胃。其伤寒者仅十之一二耳,惟《直指》之论得之。
按《直指》云:小儿表里俱热,面黄,颊赤,唇焦,口干,小便赤涩,大便焦黄。先以四顺清凉饮为之疏利,其热即去。既去而复热者,里已清而表未解也,当用惺惺散,少加去节麻黄,以取微汗,则表尽除。其或表里已解,而热又时来,此则表里俱虚,而气不归元,荡浮于外,不可再用凉药与之。解表当为和其胃气,使阳气敛而归内,身体自冷。宜参苓白术散。方见脾脏。姜枣引。略煎服。
四顺清凉饮:治小儿脏腑蕴积实热。
当归、大黄(酒蒸)、甘草(生)、赤芍,各等分。
[口父]咀,水煎服。
惺惺散:治小儿虚热解表。
人参、桔梗、白茯苓、白术、天花粉,各一两。细辛,二钱。炙甘草,七分。防风,川穹,南星生,各二钱半。
每服加生姜片半,薄荷叶共药末。慢火煎。
此方前六味本方也。
加减惺惺散:治伤风,风热,及伤寒鼻塞发热。
前方去人参、白术、茯苓南星四味,加苍术、羌活、日芷、赤芍、麻黄、荆芥、当归。
上方治表虚热,此方治表实热。
参苓白术散:治胃气,收敛浮阳,退余热。方见脾脏。
小儿有病,惟热居多,夫热有虚有实。实则面赤浓黄,气粗口热,燥渴唇肿,大小便难,掀揭露身,烦啼暴叫。虚则面色青白,恍惚神缓,目中清冷,嘘气较弱。泻泄,多溺,夜出虚汗,其或乍清乍温,拂郁悸惕,上盛下泻,水谷不分,此冷热不调之症。虚热者惺惺散,实热者四顺清凉饮加柴胡,冷热不调则败毒散加木香、当归。
按《全婴论》云:小儿气禀纯阳。脏腑主热,阴阳气变,蒸煮于外,致身热也。则两眼赤痛,流泪羞明,或生翳障。心热则口内生疮,小便赤肿,淋沥不通。肺热则鼻衄不止,大肠必结。脾热则多涎沫,口内常流。心脾热则生重舌、木舌胃热则口臭。肾热则耳聋,或出浓汁。
上所论五脏热证,与前钱氏不同。大抵热证俱多,不能尽也。今以上中下立方治之。头面之热,神穹上清丸主之;中焦之热,凉膈散主之;下焦之热,八正散主之。手足热者,升阳散火汤主之;表里俱热者,通圣双解散生之。
神芎上清丸:治一切热证,清头面,利咽膈。
大黄、黄芩,各二两。滑石,四两。薄荷叶、川穹,各半两。桔梗、黄连、甘草,各二钱半。
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或二丸,滚白汤化下。
东垣凉膈散:治上焦积热,烦躁多渴,面赤,咽喉痛,目疮。
黄芩、栀子仁、连翘、甘草(生)、桔梗,各等分,江荷减半。
为极细末,每用淡竹叶汤入蜜少许调服,或拣蜜丸,竹叶汤下。
河间凉膈散:治中焦烦躁,狂妄啼哭,睡卧不安,便溺赤涩。
即前方无桔梗有大黄朴硝是也。
本方加黄连,名清心汤。
八正散:治下焦热,二便秘结,多渴咽干,口热淋血。
大黄、瞿麦、木通、滑石(末)、扁畜、车前子、山桅仁、甘草(梢),各等分。
[口父]咀,人灯心,煎服。
升阳散火汤:治手足发热,此胃虚也。
升麻,葛根,独活,羌活,人参,白芍,各五分。防风,二钱半。柴胡,八分。甘草(炙)、生,各三钱。
[口父]咀,水,作四剂煎服。
通至双解散:治表里俱热,又治疮疹。
防风,川穹,桔梗,芍药,黄芩,薄荷,当归,荆芥,滑石,石膏,白术,连翘,栀子,麻黄,大黄,朴硝,各等分。甘草,减半。
[口父]咀,入生姜,水煎,调益元散服。
或末,蜜丸,姜汤化下。有表无里去硝黄,有里无表去麻黄。
胎热者,儿初生十日之内,便有诸热症者,宜育婴解毒延龄丸;目赤肿不开者,用黄连磨乳汁冼之;口疮者,黄连、黄柏二味为末,蜜水调搽。
儿生满月后,有伤发热者①。恶寒,病在表,宜用推摩掐法除之;恶热,病在里,用猪胆汁导之。勿轻汗下之。三岁以后,方与大人同论,前法主之
①有伤发热者:忠信堂本作“有伤寒发热者”。
夜热者,至夜发热,啼哭不止,日则无事。此血热也,心主热,东垣安神丸主之。乳母宜服小柴胡加参黄汤。
余热者,三岁以后,如伤寒后,里已解,又发热者,此虚热也,宜凝神散主之,收敛胃气,清凉肌表。
凝神散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山药,各一钱。粳米,白扁豆(炒),知母,生地,炙甘草,各五分,竹叶,地骨皮,麦冬,各二分半。
三岁儿分作四剂,姜枣引,水煎,频频服之。
食热者,伤食得之,手心壮热。嗳气吐乳,大使酸臭。轻者胃苓丸,重者保和丸,甚者枳壳大黄丸,不可猛浪,伤儿胃气也。
烦热者,心烦不安多啼,此心热也,钱氏安神丸主之,恐发惊搐。虚热者有二,皆大病之后也。如形气未甚弱者,此胃虚也,宜参苓白术散;若形瘦头发成穗,肚大足小者,此疳病也,宜集圣丸主之。方见疳病。
癖热者,如疟而不穿,如潮热而作止无时,面黄,消癖丸主之。方见癖病。
误服热药而发热者,宜大豆卷散主之。用:黑豆、水浸、生芽,取出晒干。贯众,板蓝根,炙甘草,各等分。
浆水煎服。浆水者乃粟米泔水也。
凡人喜仰卧,或合而卧者,皆心热也,宜导赤散。
调理脾胃
万物五行皆藉土,人身脾胃是根基,
四时调理和为贵,胃气常存怕损亏。
《内经》曰:胃者,五脏六腑之海也。水谷皆入于胃,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。胃者,五脏六腑之源也。万物借土而生。故古人以调理脾胃为医中王道,厥有旨哉。胃主纳谷,脾主消谷,皆谷气之本也,谷多则伤胃,谷少则伤脾,全谷则昌,绝谷则亡。故人身之中,谷为主焉。然脾喜温而恶寒,胃喜清而恶热,所以调理脾胃者,节其饮食,适其寒温,为中和之道也。苟能饮食有节,寒温适宜,则脾胃强实,外邪不能侵,内邪无由起,何病之有哉?若饮食无节。寒暑不适,则脾胃虚弱,百病生矣。况小儿脾常不足,非大人可比。幼小无知,口腹是贪,父母娇爱,纵其所欲,是以脾臂之病,视大人犹多也。益调理脾胃,必资于药。五气属天,五味属地,味气之中,惟甘平者。土之性也。古人立法,必四气浑合,五味相济,所以“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,以为常也”。今幼科方中,多用丁香、豆蔻、益智仁、砂仁之例,一切辛燥者,集群成剂,温养脾胃,耗散阳气,熬煎阴血,甚非所宜也。益调理脾胃之法固难,而变通之法尤难,热则消于肌肉,寒则减于饮食。吾有家秘养脾丸,以和中进饮食之伤①,肥儿丸以补脾胃之弱,又加黄芪闻元汤,钱氏异功散、参苓白术散,皆调理脾胃之要药也。兹于其间,又取古方可用者,以补其未尽之法于下。
加减异功散:调理脾胃。
伤食不消,炒神曲、麦芽、山楂肉。
伤食呕吐,加半夏、藿香、干姜(炒);如吞酸水,再加黄连(将吴茱萸同炒,去萸)
伤食、胸膈痞闷,加半夏、枳实、黄连(姜汁炒),去白术。
伤食腹痛,加木香、砂仁;常觉气逆,去人参、白术,加半夏、枳壳、桔梗、香附。
伤食泄泻酸臭者,加木香、黄连、泽泻,细末,姜枣汤调服。
①以和中进饮食之伤:忠信堂本作“以和中治其饮食之伤”。
加味理中丸:治脾胃虚寒,不进饮食,呕吐泻泄,或服寒药太过。用:白术,四钱。人参、白茯苓、神曲,各一钱。砂仁、干姜(煨)、麦芽(炒),各二钱。炙甘草,钱半。炼蜜丸,姜汤嚼下。
加味平胃散:治胃脾不和,不思饮食,用:平胃散,一两。加人参,一钱。白茯苓,一钱半。枣肉和丸,姜汤下。
健脾丸:养脾进食,调理胃气,和养荣卫。即:
前胃苓丸方内,加山药、莲肉各二钱。
木香,砂仁,八分。白术,钱半。当归、麦芽(炒)、神曲(炒),各一钱。
枣肉和丸,米饮下。
人参白术散:治脾胃虚弱,肌肤瘦怯,欲成疳症者。
人参,白术、土炒,茯苓,山药,莲肉(去心),各一两。山楂肉,七钱。当归,麦芽(炒),泽泻,各五钱。
末,炼蜜丸,龙眼大,每服—丸,米饮化下。
感冒四气
感冒天时四气中,小儿亦与大人同,
必先岁气无轻犯,寒热温凉有逆从。
天地之气行乎四时者,有四气焉。四气者,风寒暑湿②之气也。人在气中,体之虚也,感则病矣。故春伤风,夏伤暑,秋伤湿③,冬伤寒。此四时之正气病也。小儿失其调理,尤易感之,嫩弱故也,治法与大人同,但剂小耳。又小儿病则发热,则发搐,此与大人异也。四时调理之法不同,春宜食凉不可犯温,更宜食寒不可犯热,秋宜食温不可犯凉,冬宜食热不可犯寒。然发表者。必宜用辛甘温之剂,如有可汗之症,必犯其禁而用之,经云:发表不远热者是也。但于汗药中少加凉药以制之,勿使热甚而发搐也。小儿四时感冒病,幼科未备。今特表而出之。
②风寒暑湿:原作“风寒暑热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湿:原作“温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小儿伤风寒者,口不能言,脉无可诊,但以虎口之指之色验之也。钱氏云:男体重面黄,女面赤喘息恶寒,口中气热,阿欠顿闷,项急者是也。然病有表里阴阳之症,治有汗解温下之法,临病之时,当详察之,不可误也。如恶风寒者,必偎藏其身于母怀内,引衣密隐,是为表症,可微汗之,人参败毒散主之。如恶热,出头田面,扬手掷足,渴烦躁粪,掀衣气粗,是为里症,略与疏通之,小柴胡加大黄汤主之,方见惊风。中病即止。如失额冷,手足凉,口中冷气,面色暗淡,大便泄青,此为阴病里虚,当以温药救其里,以及中汤加附子主之。方见脾脏。如不恶风,大热大渴,此表里俱热,半表半里也,宜和解,柴胡白虎汤主之。又有夹食夹惊者,不可与上症同治也。夹惊伤寒者,或因惊之时,又感寒邪,以发散为主,宜脱甲散主之。或因伤寒发热,以致惊风者,宜退惊为主,以薄荷散主之。夹食伤寒者,如先伤寒,后伤食者,此食伤证也,枳实大黄丸主之。如先伤食后伤寒,无吐下者,先解其表:香葛散;后去其宿食:枳实大黄丸主之。如有吐泻者。以藿香正气散主之。
人参败毒散:治四时感冒及时行瘟疫并痘疹,初发热宜服。
羌活,独活,前胡,柴胡,川穹,枳实,桔梗,茯苓,人参,甘草,各等分。
[口父]咀,水煎服。
斑疹,加防风、荆芥,名荆防败毒散。
痢疾时行,加陈仓米,名仓廪汤。
柴胡白虎汤:治伤寒半表半里,大热大渴,自汗不止。
柴胡,人参,黄芩,知母,甘草,石膏。
[口父]咀,淡竹叶水煎服。
脱甲散:治夹惊伤寒,烦渴。
柴胡(软),当归(酒),胆草,炙甘草,知母,各三钱。白茯苓,人参,川芎,各二钱半。麻黄(去根、节)一钱。
用连根葱白水煎服。
热甚加升麻、干葛。
薄荷散:治伤寒发惊,痰涎壅甚。
薄荷叶,半两。羌活,全蝎(去毒),麻黄,甘草(炒),僵蚕(炒),天竺黄,白附子,薄荷汤调下一匙,略煎数沸,入竹沥少许,服。
枳朴大黄丸:治伤食腹满烦热及伤寒后食复症①。
①伤寒后食复症:原作“伤寒后食服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枳实,厚朴,大黄(酒煨),等分。
炼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用大栀子一个,劈破,淡豆豉三粒,水煎浓汁化下。
香葛散:治夹食伤寒,不吐利者。
香附子,紫苏叶,等分。葛根,陈皮,青皮,各减半。炙甘草,又减半。
此香附散加减也。[口父]咀,生姜、葱白引,要温服,以汗微出为度。
伤食轻者,本方去葛根、姜、葱,加小枳实一枚,重者一分。
三黄枳术丸:治伤食,乃下剂之轻者。有热者可服。
黄芩(酒炒),黄连(炒),大黄(酒煨),枳实(炒),白术各等分。
神曲糊丸,黍米大,每服二三十丸,白汤下。
藿香正气散:治夹食伤寒,有吐利者。
藿香,白术(如发汗用苍术),厚朴,陈皮,半夏,白茯苓,白芷,桔梗,大腹皮,苏叶,甘草。
[口父]咀,人生姜片煎,徐徐服之。
心小儿风寒外感,用推摩掐捏法亦妙。
中暑,夏月有之,其症面垢,遍身大热。自汗。烦躁不安而渴,儿不能言,但吮乳不止,是渴也。治有二法。
富贵家小儿,居高厚深凉之处,其有病也,乃静而得之,谓之中暑也。恶寒发热者,以人参白虎汤加城主之;不恶寒而发热者,人参白术汤,皆可服。热退,服调元生脉散。如有吐泄者,加味五苓散主之。乳母服清暑汤。
寻常家小儿,常在烈日之中,坐于热地之上,治于寒涧之内,其有病者,乃动而得之,为中热也。或有寒热者,或吐泻者,并以薷苓饮加减主之。
如上暑热二症,有发惊搐者,如先病热,后作搐者,辰砂五苓散和益元散主之。或先惊搐,又中暑者,以薷苓汤加减主之。
人参白虎汤:方见肺脏。
有中暑不恶寒者,只恶热而渴,加麦冬、淡竹叶,水煎,调天水散。用滑石(水飞)六钱,甘草一钱,和匀。
无汗恶寒者,加麻黄(不去根节)、杏仁(不去皮尖);有汗恶寒者,加枝枝、白芍药。
调元汤:见脾脏。加麦冬、五味子,乃生脉散二方合也。
清暑汤:小儿一岁内中暑,以此方调其乳母。
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生地、麦冬、黄连、黄芩,等分。
[口父]咀,煎,食后服。
五苓散:此治暑之要药也。方见肾脏。加朱砂。
吐泻加藿香、木瓜、砂仁。炼蜜丸,芡实大,陈皮汤化下。
有寒热,加香藿,厚朴(姜汁炒),白扁豆(炒)甘草(炒)。名薷苓汤。
有吐泄,再加藿香,木瓜。
有惊搐者,五苓散末二两,加辰砂三钱,黄芩(末)、甘草(末)各五钱,和匀,炼蜜丸,芡实大,麦冬汤下,名却暑丹。如先惊后中暑者,合香薷饮加人参、黄连、麦冬。
中湿
凡小儿喜弄冷水者、坐湿地者,名此病。
其症,头重体重,寒热往来,并宜五苓散、平胃散为主,二方合者,乃治湿之要药也。
盖五苓散治中湿、恶热如疟,小柴胡汤合服,名柴苓汤。
中温吐泻,与平胃散相合,名胃苓汤,更加砂仁、藿香、木瓜。
平胃散:治中湿体重,兼补脾胃。
苍术(米泔浸、焙),四两。厚朴(姜汁炒),陈皮,各二两。炙甘草,一两半。
每姜汤服。
本方与五苓散合泽泻、苍术八两,同茯苓白术、厚朴、陈皮等两,桂技、甘草等两,名胃苓丸,小儿要药也。
本方末半斤,加川椒末二两,和匀,别用红枣蒸取肉四两,蒜去皮,入獖猪肚内煎热,去肚不用,取蒜与枣肉共捣烂,和药令匀,为丸,酒与米饮任下,名椒术养脾丸。男女并宜服之。脏寒者最宜,忌生冷腌臜等物。
本方口父[口父]咀一料,加小红枣二百枚,蒸去核,生姜二两,和皮切,共和水五升,慢火煮干,捣作饼子,晒干,淡盐汤调服。大人小儿温养脾元,调和胃气,最良。
中湿浮肿者,胃苓汤加五皮汤主之。生姜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、桑白皮、五加皮,即五皮汤。
中湿黄者,五苓加茵陈蒿,名茵陈五苓散。
如时行温疫,小儿得染者,用平胃散去厚朴,加苏叶、香附为末,雪水煮绿豆粉为丸,芡实大,雄黄朱砂为农,每服一丸,姜枣汤化下,面东服之,可免不正之气所中也。常用雄黄磨水,抹儿鼻孔。乳母尤宜服之。
咳嗽喘各色证治
风寒乘外从虚入,肺主皮毛先受邪,
气逆上冲成咳嗽,绵延转变入他家。
按钱氏论咳症云:八九月间,肺气大旺,其病乃实,以葶苈丸下之;十一二月间咳者,乃伤风寒咳嗽也,或以麻黄,或以甘桔汤;五、七月间,身热痰甚吐乳者,以褊银丸下之,有吐青绿水者,以百祥丸下之。虚者,阿胶散补之。后人信之,得治咳大法不过如此。愚窃有疑焉。仲阳先生着论立方,仲景之下,一人而已。仲景之治伤寒,在表则汗之,在里则下之,在半表半里之间则和解之。小儿咳嗽,皆自风寒得之,岂无在表里之可发散者乎。八、九月间咳嗽者,岂专可下之乎。观其下药,非牵牛、巴豆,则铅绿、轻粉也。如此峻利之剂,幼小娇弱者,岂能胜之乎。欲治其肺,先损其胃,岂有不误入者乎。是书也,皆出于阎孝忠之笔,恐非先生法也,或曰有之,吾亦不敢用矣。今采诸贤之论,分三法于下。初得之,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。《内经》曰:皮毛者,肺之合。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得从其合,使气上而不下,逆而不收,充塞咽嗌,故令咳也。乍暖脱衣,风邪从背肺俞穴而入,面赤唇红,气粗发热,咳来痰鸣。或因汗出未干,遽战冷水者,眼胞微浮,额汗痰鸣,如此数者,当以鼻中辨之。因乎风者,则鼻流清涕,有汗,宜参苏饮主之。因于寒考,则气塞气促,声浊无汗,以麻黄汤主之。
参苏饮治:四时冒风寒,头痛发热,咳嗽痰壅。
人参、茯苓、枳壳、半夏、前胡、桔梗、苏叶、葛根、陈皮,等分。甘草,减半。
[口父]咀,葱姜引,温服,取微汗。
加味麻黄汤:治肺感风寒,痰涎咳嗽。
麻黄、苏叶、桑白皮、蜜炙,等分。甘草,减半。
加茯苓、陈皮,名华盖散,其功同。[口父]咀以煎服,得汗咳止。
身热而渴者,加知母、石膏。
百部丸:小儿未一岁,不能服汤药者,以此代之。
百部、麻黄各三钱 杏仁去皮尖,四十粒
以水略煮,又各取末,和匀,蜜丸,皂角子大,温水化二、三丸。
此以上初治之法。
凡咳嗽,发热后不止,或有未发散,看其兼症,以法治之。
咳嗽气上逆,顺嗽有痰者,此肺咳也,宜清肺饮主之。喘甚者,葶苈丸下之。方见肺脾脏。
清肺饮:治肺气上逆咳嗽。
前胡、去芦、柴胡、荆芥、桑白皮、蜜炒,炙甘草、枳壳,各三分。知母、贝母、薄荷、茯苓、桔梗、紫苏、阿胶(炒)、杏仁(去皮,另研)、天冬,各五分。
散,用乌梅同煎,去渣服。
咳,喉中介介有声,面赤发热心烦,或咽喉痛,声哑者,此肺病兼见心症也,以清宁散。咽喉痛,宜清心汤加桔便。方见诸热。心闷惊悸者,以钱氏安神丸主之。方见心脏。
清宁散:治咳嗽心肺有热者,宜小便利出之。
桑白皮(炒),葶苈(炒),赤茯苓,车前子,栀子仁,等分。甘草(炒)减半。
细末,每服半钱,姜枣煎服。
咳嗽面黄,痰涎壅塞,或吐痰,或吐乳食者,食少喜卧,此肺病见脾症也。大抵咳嗽属肺脾者多,肺主气,脾主痰也。
橘皮汤:治咳嗽痰甚,呕吐者。
半夏(洗),五钱。茯苓,陈皮,各三钱。细辛,人参,旋覆花,一钱。青皮,桔梗,枳壳,炙甘草,各二钱。
为散,入生姜,水煎服。
玉液丸:化痰涎,止咳嗽,此家传治小儿咳嗽者。
寒水石炼(研,取末),二两半。夏泡七次(研),七钱半。枯矾,三钱。
为极细末,生姜自然汁煮,飞罗面糊丸,黍米大,淡姜汤下。
咳嗽痰涎壅塞,搐咳不转,瞪目直视,此肺病兼肝症也,不治则发搐,宜豁痰丸主之。转者,琥珀抱龙丸主之。方见家传三法。
豁痰丸:咳嗽痰涎壅塞通用。
南星,三钱。半夏,二钱,二味切片,用浓皂角,水浸一宿,取出焙干为末。白附子,五灵脂,白僵蚕(炒),细辛,枯白矾,各一钱。全蝎,三分半。
为末,皂角浓汁,煮面糊丸,黍米大,姜汤下。
咳嗽久不止,吐痰涎水,此肺病兼肾症也,宜大阿胶丸主之。
大阿胶丸
阿胶(炒熟),地黄,白茯苓,五味子,山药,各一两。贝母,百部,柏子仁,破故纸,桂心,杜仲姜汁(炒),麦冬(焙干,末),各半两。人参,沉香,各二钱。
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紫苏汤下。
凡咳嗽有热者,宜东垣凉膈散加泻白散主之。大小便不利者,加大黄、风化硝;咳嗽气盛者,宜加减苏子降气汤。
加减苏子降气汤
真苏子,半夏曲,炙甘草,前胡,陈皮,厚朴(姜汁炒),肉桂(去皮),大腹皮,桑白皮,各等分。
煎服,兼治面浮肿。
咳嗽痰甚者,轻者,玉液丸;壅塞者,沉香化痰丸①。
沉香化痰丸
青礞石(硝煅金色),枯白矾,猪牙皂,炙南星(泡),半夏(洗),白茯苓,陈皮,各三钱。枳壳(炒),黄芩,各一钱半。沉香,五分。
共细末,姜汁煮神曲糊为丸,黍米大,薄荷汤下。
咳嗽声不止,口鼻出血者。此气逆血亦逆也。只宜止咳为主,加味②人参款花膏主之。
人参,五味子,大冬,麦冬,款冬花,贝母,桑白皮(炒),阿胶(炒),各一钱。黄芩,黄连,炙甘草,枯梗,当归,各一钱半。
炼蜜丸,圆眼大③,每服一丸,陈皮汤化下。以上中治之法也。
①沉香化痰丸:原作“沉香丸化痰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加字下原脱“味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③圆眼大:忠信堂本作“如龙眼大”。
调理之后,其咳不止,此肺虚也,只以补肺为主。钱氏阿胶散。方见肺脏。
然补肺不补脾,非其治也。虚则补其母,脾为肺之母也。况病久者,胃气亦虚,尤宜补其胃气也,用人参五味子丸主之。
人参五味子丸
人参,五味子,桔梗,白术,白茯苓,
炙甘草,熟地黄,当归,各五钱。地骨皮,前胡,桑白皮,枳壳、炒,黄芪、炒。陈皮、去白,柴胡,各三钱。
蜜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或三丸,姜枣汤化下。
久咳不已经验方,名提金散。此劫剂也。用:
罂粟壳(水润去其筋膜,晒干),二两。乌梅(择肥者,水洗,去烟①,取肉,焙干),七钱。甘草,陈皮(去白),各七钱。苏州薄荷叶,二两。
蜜丸,圆眼大②,卧时令噙化一丸,妙。
以上为末治之法也。
久咳须防百晬中,痰涎作搐类多凶,
胸高其状如龟壳,咳血无忧只伯浓③。
①去烟:忠信堂本作“去核”。
②圆眼大:忠信堂本作“如龙眼大”。
③浓:忠信堂本作“脓”。
小儿百日内有痰嗽者,谓之百晬嗽,或因出胎之时,暴受风寒,或因浴儿之时,为风所袭,或因解换褓裳,或出怀喂乳,皆风邪之自外入者也。因乳脉涌出,吞咽不及而错喉者;或因啼哭未定,以乳哺之,气逆呛出者,此病之从内出者也。皆能为咳。如前汗下调理之剂难其服之,盖胃气方生,恐药伤也,故曰小儿百晬咳难治。
如上百晬咳者,一岁及三岁者加以痰涎壅塞、逆气冲并、以致发惊搐者,多不可治。盖小儿无知,痰在咽中,不会吐吞,往来自任放也。将作搐者,急进朱砂膏,以降去之,搐止者吉,频搐者凶。故头摇者、目带上视者、闭目呻吟者、手足摆舞者、肩息胸突者、喉中痰鸣者、口噤不乳者、喘不休者、手足冷者、咬牙者,皆死也。
久咳不止,胸高骨起,其状如龟者,谓之龟胸,此肺热也。
天冬(去心,焙杏仁去皮尖,微炒),百合(水洗),木通,桑白皮(炒),葶苈(隔纸炒),石膏各等分
蜜丸,芡实大,服一丸,紫苏汤下。
嗽者吉,如龟胸已成,乃终身之痼疾也。
久嗽不止,咯唾血者,如前治之,唾脓血腥臭者,此肺痈也,多死。欲治此者,无如桔梗汤。
桔梗,当归,贝母,瓜萎汉,防已,甘草(节),杏仁(炒),百合,枳壳(炒),薏苡仁,黄芪,桑白皮(炒),加玄参,等分,生姜煎,频服。
有热,口干燥,加黄芩;大便秘,加大黄;小使赤少,加木通。
喘
气喘绵绵自肺生,有寒有热有痰浞,
寻常哮喘无他虑,病笃应喘嫌急添。
《内经》曰:诸气膹郁,皆属于肺。喘者,肺气之膹郁,逆而上行也。有因感寒而得之者,必恶寒发热,面赤唇红,鼻息不利,清便自调,邪在表也,宜发散之,用五虎汤主之。内有寒痰者,芎蝎散。
五虎汤
麻黄、七分,杏仁(去皮、尖),一钱。甘草,四分。细茶(炒),八分。石膏,钱半。
前服。
有因热而得之者,必口燥咽干,大小便不利,宜葶苈丸下之。有因宿痰而得者,必痰涎壅上,喘息有声,以千缗汤主之。
千缗汤
半夏、七个(汤泡、七次)。甘草(炒),一寸。生姜、一指。皂角,一寸。
[口父]咀,作一服煎。
以上皆素无而是有者也。
素有哮喘之疾,遇天寒暄不常,犯则连绵不已,发过自愈,不须上方。但人有苦于此,必欲治之,可预为之防也。有一发而吐痰涎者,宜服补肾地黄丸,加五味子、破故纸(炒〕。方见肾脏。有发而不吐痰涎者,宜丹溪治痰喘方。
南星,半夏,人参,瓜萎,香附,陈皮(去白),皂角炭,萝卜子,
为末,姜汁煮神曲糊丸,黍米大,每服二十丸,姜汤下。
切不可轻听时医,妄用砒信有毒之物。
临时宜用九宝汤,此带治经年喘嗽,屡验。
麻黄(去节),陈皮(去白),薄荷,各五分。辣桂,紫苏,桑白皮(炒),大腹皮,杏仁(去皮尖),各三分。炙甘草,六分。
锉,乌梅、生姜、童便少许,煎服。
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,此肺胀也,名马脾风,用牛黄夺命散主之。方见惊风。
又方用:
甘遂,一钱。雄黄,五分。
每服五分,新汲水五七匙,清油三点调下,吐痰后喘定。
大抵喘着,恶候也。有因利下而愈者,亦有因利下而殂者;有数年病痼而自习者,亦有因他痰火而不救者。如汗出、发润、喘者,为肺绝;自汗如油喘者,为命绝;直视谵语喘满着,不治。诸有笃疾,正气欲绝,绝时邪气盛行,多壅逆而为喘也。
诸疳
荣卫皆从水谷生,衰水减便成疳症①,
只因饥饱失调理,肥瘦空将四诀记。
儿童十六岁以下,其病为疳,十六岁以上,其病为痨。疳痨② 皆血气虚惫,脾胃受病之所致。同出而异名也。盖胃者,水谷之海也,水谷之精气为荣,荣者血也;捍气为卫,卫者气也。气以呴之,充皮毛,肥腠理者,气也;以濡之,润皮肤,美颜色者,血也。故水谷实者无病,水谷少减者病,水去谷亡则死矣。凡病疳而形不魁者,气衰也;色不华者,血弱也。气衰血弱而脾胃伤,则水谷少矣,疳之生于脾胃也,明矣。盖小儿脏腑娇嫩,饱则易伤乳食。二者失常不成疳者,鲜矣。疳皆饮食不调。肥甘无节而然,或婴儿厥乳,粥饭太早,或二三岁后,谷肉菜果恣其欲,则肝已伤③,得因而大饱,停滞中焦,食久成积,积成疳,或因取积,转下太过,耗散胃气,或转下之后,又伤食,一伤一取,重亡津液,疳之病起于积者也。或因大病之后,吐泻疟痢,乳食减少,脾胃失养,气血益虚,此疳之生于大病之后者也。其候头皮光急,毛发焦稀,腮缩鼻干,口馋唇白,两眼昏烂,揉鼻揉眉,脊耸体黄,斗牙咬甲,焦渴自汗,尿白泻酸,肛胀肠鸣,癖结潮热,酷食瓜果、碱、炭、水泥者,皆其候也。
①衰水减便成疳症:忠信堂本为“水衰谷减成疳症”。
②疳字下原脱“痨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③肝已伤:忠信堂本为“脾已伤”。
按:钱氏云大抵疳病,多辨冷热、肥瘦。其初病者,名肥热疳。病久者,多瘦冷疳。冷者,木香丸;热者,黄连主之。斯言也,亦其让人附会之误也。故杨氏云疳之为病,皆虚使然。其热,有虚中之热;冷者,虚中之冷。治热不可妄泻过凉,治冷不可妄补过温。积温成热,积凉成冷,当识此意。今木香丸内,槟榔、续随子乃下虫转下之剂,岂久病者可服乎。吾为之解曰:凡病得于伤食之后者,其病虽虚,宿食犹存,此受有余之病,曰肥热疳。得于大病之后者,正气已伤,此为不足之病,调之曰瘦冷疳。热者直加减集圣丸,冷者宜加减肥儿丸。
加减集圣丸:治肥热疳。
黄连,干蟾(烧存性),各一钱。莪术(煨),青皮,木香,砂仁,当归,使君子肉,夜明砂,五灵脂,神曲(炒),山楂肉,各一钱半。
用粟米糊为丸,黍米大。量儿大小加减,米饮下。
如未至成疳者,只服祖传保和丸。方见脾脏。
加减肥儿丸:治瘦冷疳。
黄芪,炙人参,白术,茯苓,炙甘草,陈皮,青皮,当归,川芎, 白芍,鳖甲(九肋),醋炙。使君子肉,黄连,干蟾(烧存性)。木香,等分。
另取山药煮,糊丸,黍米大。量儿加减,米汤下。
如未成疳者,只服肥儿丸。方见家传三法。
凡有疳热者,不可妄用推摩掐法,吾见杀儿多矣。
不问诸疳,总属脾胃无津液致赢疲。只将集圣丸为主,随症从权加减。
大抵疳之为病,皆由乳食过饱;或因无乳而以他物饲之;或因病后,被食所伤,于脾胃一家有积,不治,传之他脏。亦有儿饥食少,或病后食少,脾胃亦虚,五脏六腑皆无所禀,乃成五疳之症。治此者。只以脾胃为主,集圣丸主之。其有五脏兼症,或因他病变成疳者,各视其症,从权加减,不必多求方法也。
集圣丸不问冷热诸疳病,皆治之。此浩疳之神方也。
芦荟,五灵脂,夜明,砂陶,砂仁,陈皮,青皮,莪术(煨),使君子肉,木香,当归,川芎,各二钱。黄连,干蟾(炙焦),各三钱。
用猪胆一个,取计和药,粟米糊丸,黍米大,服三十丸,米饮下。
病有咬牙舒舌,去上生疮,爱饮冷水,唇红面赤,喜伏地而睡,此心疳也,又名惊疳,前方去莪、缩、青、陈、芎、木香六味,加生地、白茯苓、胆南星各二钱,甘草(炙)、朱砂(水飞)各一钱。目生眵泪,发际左脸多青,或目生白膜,泄痢夹水,或如青色,此肝疳,又名风疳。前方去莪、缩、陈、木香四味,加龙胆草、山栀仁、防风、天麻、蝉蜕各二钱。青黛一线半。
病爱吃泥土冷物,饮食无度,身面俱黄,发稀作穗,头大项小,腹胀脚弱,间或酿泻肌瘦,昼凉夜热,不思乳食,此脾疳也,又名食积疳。宜前方主之。
病鼻下赤烂,手足枯细,口出腥气,或作喘咳嗽,右腮[白光]白,名肺疳;宜前方去莪术、缩砂、青、芎、木香五味,加桑白皮(焙)、桔梗、炙甘草、紫苏叶、阿胶(炒)各二线。为丸,外用兰香叶(烧灰)一钱,铜青五分,轻粉二钱半。细末,贴鼻下赤烂处。一方用熊胆泡汤,笔蘸洗鼻中。
病两耳内外生疮,脚如鹤膝,头缝不合,或未能行,或齿生迟,或齿缝臭烂。传变作走马疳之例,名曰肾疳。前方去莪、缩、陈、木香、五灵脂六味,加泽泻、茯苓丹皮、山茱萸、山药各二钱,地黄(焙)三钱。为丸。外治两耳前后赤烂,用:黄丹、煅赤色,枯白矾,绿豆粉,各一钱。研末搽之,或以唾调亦可。
又方治牙疳。
取尿桶内白茎①、刮起新瓦上火煅过,五分。鼠妇,七枚。文蛤内虫,二分。枯规,半分。未,效。
病积成疳,又复伤食,其症形在腹紧,时发潮热,羞与人见,见之则哭,依前方去芦荟、五灵脂二味,加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半夏曲、枳实(炒)、厚朴(炒)、神曲(炒)、麦芽(炒)、鳖甲(醋炙)、三棱(煨)各二钱为丸。
痢有泻久不止,胃虚成疳者,此疳泻也。宜前法去芦荟、莪术、五灵脂三味,加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肉豆蔻(煨)、诃子肉各二钱。粳米糊丸。如先病疳,又病泻者,宜先止泄,用钱氏异功散加白芍、河子肉、豆蔻、干姜(炙)各等分,山药作糊丸服,待泻止,又取治疳泻本方。
病痢久不止,胃虚成疳,此痢疳也。以前方去芦荟、莪术、青皮、五灵脂四味,加河子、石莲子各三钱,粳米糊丸。如先有疳病,复病痢者。以治痢为主,宜和中丸。方见后痢门。痢止,再服本方治疳痢②。
①茎:忠信堂本作“垢”。
②再服本方治疳痢:忠信堂本为“再服治疳方”。
病疟末已,胃虚成疳者,此必有癖,谓之疳疟,宜前方去芦荟、五灵脂二味,加黄芪(炙)、人参、鳖甲(炙)、柴胡。半夏、神曲、三棱各一钱,粳米糊丸。如先病疳又病疟者,用平疟养脾丸,与前方相间服之。
病惊后成疳者,即心疳肝疳也,宜前方。但疳病变惊风者,调之慢脾风,难治。如肿胀者,此疳之外候,即脾疳也;咳久成疳者,肺疳也;疳痍成疳者,此肾疳也。各有本方。
病脑疳着,头皮光急,满头饼疹,脑热如火,发结如穗,遍身多汗,腮肿囟高,令儿眼痛。其病在肝,宜前方去莪、缩、青、陈、木香五味,加胆草、川芎。升麻、羌活、防风各末二钱,猪胆汁浸烂糊丸,薄荷汤泡下,外用鲫鱼胆满鼻中,连三五日,甚效。产妇月中多忿,会儿有此。
病瘠疳者,虫食脊膂,发热羸黄,积中生热,烦渴下痢,拍背如鼓鸣,脊骨如锯齿,或十指皆疮,频啮爪甲,宜前方去莪、缩、青、陈、归、芎六味,加苦楝根皮(白者),绿色贯众、芜荑、槟榔各二钱,为末。名安虫丸。
盖五疳成有停食成积,积外成虫,或如丝发,或如马尾,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,黄白或赤者可治,青黑则难治也。按歧伯云:三伏内用桃柳枝煎水浴儿,于午时当日中,灸儿尾翠骨上三寸陷中,三壮后用青帛拭之。有见疳虫随汗出也,此法甚效。
病蛔疳者,皱眉多啼,呕吐清沫,腹中乍痛,中则成聚,肚腹青筋,唇口紫黑,肠头吃痒者是也。蛔虽食虫,虫不可动,从口鼻出者,难治,用下虫丸。方见虫痛。轻者,前安虫丸主之。
病手足极细,项小骨高,尻削体痿,腹大脐突,号哭胸陷,是为丁奚;虚热往来,头骨分开,因食吐虫,烦渴呕哕,是为哺露。是为疳病之状也,宜集圣丸主之。
病无辜疳者,脑后项边有核如弹,按之随动,软而不痛,其间有虫如米粉,不速攻之,则虫随热气流散脏腑,淫蚀精血,以致遍身痈疮,便利脓血,壮热羸瘦,头露骨高,幼科书中称是妖鸟之毒,此或有之,亦客忤中恶之类耳。天地间游魂为变之气甚多,不但妖鸟也。宜刺其核,用紫金丹涂之,内服前方去莪、缩、五灵脂三味,加人参、黄芪(炙)、鳖甲(醋炙)、槟榔二钱共末,取青蒿自然汁煮,飞罗面为丸,米饮下。
病疳热者,脾胃虚弱,阳浮于外,气不归元,只以补脾胃为主,使阳气收敛,热自退也。参苓白术散主之,多服佳。见脾脏。
病疳渴者,此胃气下陷,津液不生,故渴也。宜补其胃气,使清气上升,津液渐生,渴自止矣。七味白术散主之。见泄泻。多服佳。
病走马疳者,虫也,一名[匿虫],谓匿于脏腑之间不见也。以走马名者,齿属肾,肾主虚,才受热邪,直奔上焦,故以走马为喻。状如狐[或虫]、伤寒唇疮之证。初作口气,名曰臭息;次第齿黑,名曰崩砂;盛则断烂,名溃糟;热血迸出,名曰宜露;甚者占皆脱落,名曰腐根。其根既腐,纵得全活,齿不复生。外证脑热肌削,手足如冰,寒热时来,滑泻肚痛。口臭干渴,齿龈生疮,爪黑面曛,身多疮疥,疮疹之后,多有此病。不可救者,毒归于肾故也。宜服加味清胃汤。
黄连,当归,升麻,生地黄,丹皮,白芷梢,等分,细辛,减半。
噙,漱,咽之。
外用烧盐散
用:像斗子不拘多少,择两个入盐满壳盖。作一合,或十数个,安在火内,和盐烧透,取放地上,退火毒,以碗盖定存性,侯冷,入麝香少许,乳缽内擂极细,先用盐汤洗疮上,后以敷之。
又方治走马疳,蚀透损骨,用:
天南星一个,当心剜坑,安雄黄一块在内,以面裹煨,候雄黄作汁,以碗盖定出火毒,去面,入麝少许,为细末,搽疮甚验。
或发满腮,鼻穿牙落,饮食不进,气促痰鸣,乃不生之症也。
儿方周岁,母腹有孕,乳汁成毒,敛郁小儿神气,亦致骨主尪赢,是为魁病,宜龙胆汤主之。
龙胆草、微炒,钩藤皮,柴胡,桔梗,赤芍,川芎,茯苓,甘草炙,大黄、湿纸煨。各等分。人参,减半。
井水煎服。
仍以夜明砂不拘多少,红炒作袋盛之常佩。
霍乱
霍乱无嫌吐泻频,绞肠干痛腹中寻,
治其吐泻多寒热,干痛须防喘与惊。
霍乱之病起于仓卒,多因失食伤寒,阴阳乖隔,上吐下泻,而躁烦闷乱也。人有三焦,上主纳水谷,入而不出;中生腐化水谷,流行脏腑;下焦立分别水谷,出而不入。上焦者,上冒脘也,邪在上焦则吐。下焦者,下胃脘也,邪在下焦则泻。中焦者,中胃脘也,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。霍乱者得吐泻,则邪气上下得出,无苦也。陈莝出尽,吐泻自止。不吐不泻者干霍乱,又名绞肠沙,其病因胃邪气无从出也。若加喘满惊搐者,十不救一。其吐泻着,须分寒热,主治大要断其乳食,恐增痰也,故霍乱饮米汤必死。霍乱吐泻,宜用藿香正气散主之。方见感冒四气。
其先泻后吐者,乃脾胃应食①,故先泻白水,吐亦不多,口气缓而神色慢,额前有汗,六脉沉滞,此为冷也。宜补温之,钱氏益黄散方见脾脏。及理中汤加霍香、木瓜主之。
①脾胃虚食:忠信堂本作“脾胃虚冷”。
理中汤:治霍乱吐泻,水谷不化,手足厥冷。
人参,白术,甘草炙,干姜(煨),各等分。加藿香,木瓜。
[口父]咀,水煎服,或为末①,蜜丸,芡实大,米饮化下。霍乱姜汤送下。
其先吐后泻者,乃脾胃有热,故促唇红吐来面赤② 。渴饮水浆,脉洪而数③,此为热也,宜和解之,五苓散加霍香主之。
①[口父]咀,水煎服,或为末:原作“那咀,水煎,为未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故促唇红吐来面赤:忠信堂本为“故唇红面赤吐沫”。
③而字下原脱“数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五苓散:治小儿霍乱吐泻,躁渴饮水。
猪苓,泽泻,白术,茯苓,加藿香。
上末,水煎。
其于霍乱不得吐泻者,有盐汤吐法最佳。但小儿必待探吐之,或以针刺手十指甲缝令血出,或于委中刺血,皆良法也。
或发惊搐,或腹胀气喘者,皆死候也,急用:
枳实一枚,锉。制半夏一枚、劈破。黄连三分,切细
用水煎汤,人甘遂末五厘,沉香磨水一匙,和匀灌之。
得吐住后,进合香丸。
病素有积者,发则吐泻不止,非霍乱也。宜下之,脾积丸主之。方见积聚。
呕吐
小儿呕吐有三因,因热因寒因食停,
药食难尝成格拒,吐多清水是虫名。
幼科云:小儿呕吐大概难举,有寒,有热,有食积。然寒吐热吐,未有不因于食积者。故呕之病多属于胃也。又有溢乳,有[口见]乳,有呕哕,皆与吐相似,不可以吐泻治之。又有格拒者,有虫者,当仿法外求之。大抵小儿呕吐,莫如节乳。节者,减少之谓,非断其乳食也。呕吐多渴,勿急饮之。水入复吐,终不得止,必强忍一二时,而后以薄粥与之,吐自止矣。
按:刘河间论吐者分三焦,此言甚善。如食人即吐者,有积在上焦胃脘也。上胃脘在咽喉之下。太仓之上口,名曰贲门。食方下咽被积,堵塞不得入胃,故吐出也,宜瓜蒂散吐之。此在上者,因而越之。吐,是用吐法,使积去,乳食得入也。如食入,少顷吐出者,有积在中焦胃脘也。中胃脘,太仓下口之上。小肠上口之上,名曰幽门。饮食入胃,不得入于小肠,故转而上出则吐也。吐出皆完谷未腐熟者是也。如食半日后复吐着,此积在下焦胃脘也。下胃脘在小肠下口之下,大肠上,名曰阑门。有积壅塞,传化不去,复转向上出为吐,吐多糟粕之物是也。此二吐并宜下之,去陈莝菀物,使肠胃之气得通,水谷之物得行,吐自止矣。丁香脾积丸主之。方见前伤寒。
瓜蒂散
瓜蒂,炒黄,君。赤小豆,臣。
共末,每少许,淡豆豉煎浓汤调服,量儿加减。
寒吐着,乳片不消,多吐而少出,面白眼慢,气缓神昏,额上有汗出,脉息沉微,宜温中消食,轻者胃苓丸,煨姜汤,研碎服之;不止,用理中丸加藿香;如诸药不止,以参香散治之。
参香散:治小儿胃虚作吐,诸药不止者。
人参,沉香,丁香、去丁。藿香叶,木香,等分,细末
木瓜汤调下。
如服以上药并乳食不得入,入则吐者,此阴盛格阳。谓之格拒也。宜理中切成剂,用豮猪胆汁、童便各少许,拌药炒焦,煎服即止。《内经》曰:热因寒用之法,益阴寒气太甚,阳热之药难入,故理中汤温热,用胆汁、童使之寒凉与之服,其始则同,其终则异,入咽之后,阴体渐消,阳气乃发,伏其所主,先其所因,此仲景之秘论也。
热吐者,面赤唇红,吐次少而多出,乳片消而色黄,遍身热甚而烦躁。夏月多此证,宜胃苓丸,用向东陈壁土一块,杵细炒热,入水煎数沸,澄清,将丸研服。不止,用黄连、厚朴(炒)、藿香等分,香薷①加倍,水煎服。吐久不止,用理中汤煎热,调天水散冷服,即止。
食积吐者,眼胞浮肿而微黄。足冷,热日轻夜重,或吐酸馊之气,或吐黄水。或吐青痰,脉弦实而滑,此有宿食也。直下去其积乃止。脾积丸主之。
伤乳吐者,才哺乳即吐,或少停而吐。此因乳食无度,脾胃嫩弱,不能运化。譬如,小瓶注水,满则溢出也,宜节其乳自止。[口见]乳者,时时吐乳而不多,似吐非吐,非吐是吐,此胃虚吐也,参香散主之。
溢乳者,调乳多而溢出,非真吐乳也。苟不知禁,即成真吐矣.百日内小儿多有之。盖身小身软,不能自立,必待母拥抱之。苟有倾则,乳即溢出。譬瓶注水,瓶侧而水出矣,不须治之。
嗽吐者,必待儿嗽定而后乳也。或嗽未定,以乳哺之,其气必逆,乳不得消,化而为痰。痰气变塞,嗽不得转,故嗽而吐乳也,宜玉液丸,姜汤下。
小儿初生,三日内吐者,钱氏方用白饼子下之,误也。初生小儿,出离母腹,惟乳可食,安可当此毒药也。此由拭口不尽,使恶秽之物损其胃气,只用丁香一小粒,去苞,陈皮一分,木瓜一分,共研细末,每半分,乳调纳儿口中,令自咽,用煎皆是②。
呕哕者,有声无物也,不问大小,但病久危困呕秽者,不治。经云:木陈者,叶必落;弦绝者,声必嘶是也。
蛊者,腹有虫,时作酸痛,痛则吐清水涎沫,宜下之。
下虫丸
白苦楝根皮(酒浸,烙),绿色贯众,木香,桃仁(去皮、尖),芜荑(焙尖),槟榔,各二钱。鹤虱(炒),干蟾(炙焦),各一钱,轻粉五分,使君子肉,五十枚。
上末,面糊丸,麻子大,每服一二十丸,俟天明,先以肉汁味臭鼻内,使香闻鼻中,即仍③肉汁下丸。
①香薷:原作“香藿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皆是:忠信堂本为“亦可”。
③仍:忠信堂本为“仍以”。
伤食证治
伤食无如损节奇,视其轻重法何为,
欲求陈莝谁将去,消导不行攻取之。
《内经》曰:饮食自倍,脾胃乃伤。东垣先生解云:饮者,无形之气也;食者,有形之血也。由此推之,乳为血所化,饮之类也。乳食之类,宜有辨矣,幼科消乳丸有三棱、莪术,误也。
小儿之病,伤食最多,故乳食停留中焦不化而成病者,必发热恶食,或噫气作酸,或恶闻食臭,或欲吐不吐,或吐出酸气,或气短痞闷,或腹痛啼哭,此皆伤食之候也,方见伤食之证。不必悉具,便宜损之。损之者,谓姑止之,勿与食也,使其自消。所谓伤之轻者,损谷自愈也。损之不减,则用胃苓丸以调之。调之者,调其脾胃,使乳谷自消化也。调之不减,则用保和丸以导之。导之者,谓腐化乳食,导之使去,勿留胃中也。导之不去,败攻下之。轻则枳朴大黄丸,重则备急丸主之。
枳朴大黄丸
枳实、炒,厚朴、姜汁炒,大黄、酒蒸,各等分。槟榔,减半。
共细末,神曲糊丸,黍米大,量儿减加,姜汤下。
备急丸
大黄,巴豆、去膜,干姜,等分。
须得精新好药,研末炼蜜丸,黍米大,每服三五丸,量儿加减,白汤下。
凡用消导攻取之药,必的见其所伤之物,则胃气不伤而食物去,却无遗毒矣。故伤热物者,如酒肉、湿面、辛辣之类,则以枳实、青皮、黄连、大黄、牵牛主之。伤冷物者,如瓜果、冰水。豆粉之类,则以丁香、木香、砂仁、苹果、巴豆治之。又如山植之消肉食,神曲、麦芽之消谷食,半夏、干姜之消菜果生冷,各有所宜也。苟不问寒热,而以寒治寒,以热治热,则所伤之物虽去,而偏寒偏热之药性留于胃者,或为热中,或为寒中,作儿终身之害者,皆一时之误也。
小儿伤食,最关利害,父母不可轻忽,医人不可粗率也。如弃而不治,则成积癖;治之失法,则成疳痨.故儿之强壮者,脾胃素实,恃其能食,父母纵之,以致太过,停留不化,此乃食伤脾胃,真伤食也,可用前法治之。如小儿之怯弱者,脾胃素虚,所食亦少,或因少加,则必停蓄不化,此乃脾虚不能消谷,转运迟耳,非其伤食也,治以前法则误矣,宜用养脾丸主之。
小儿易虚易实者也,如使壮实①者,纵其口腹。则饮食自倍,脾胃乃伤,而实者亦虚矣。其虚怯者,节饮食则脾胃无伤,谷气渐长,而虚者可实矣。
①壮实:原作“壮食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胃苓散之方,如五苓散之利水,平胃散之消谷,可以调理脾胃,可以消导饮食,城小儿之要药也。如伤食又感风寒者,此内伤夹外感也。不吐泻者,谓之夹食伤寒,先解其表,宜藿香正气散主之;表解后,攻其食积。枳朴大黄丸。有吐泻者,谓之霍乱,宜藿香正气散主之。详见感冒四气。如伤食发热变惊风者,先去食积,使食去热除而搐自止,宜加减宣风散主之;发搐者,人参羌活散。详见惊风。
宣风散
槟榔、二个,草果仁,陈皮,各半两。黑牵牛生、熟各半,二两。大枳实,五枚。大黄,一两。
共末,每半钱,蜜汤调服。
人参羌活散
柴胡,防风,天麻,前胡,人参,川芎,当归,枳壳,茯苓,羌活,桔梗,甘草,蝉退,各等分。
未,薄荷同煎服。
伤食或吐或泻,则其所伤之物去矣,只以肥儿丸调之,和其胃气,或钱氏之异功散,蜜汤调服。
积聚证治
宿食停伤脾胃中,是名食积法宜攻,
必询原物分寒热,莫犯虚虚可立功。
按;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,伤之则宜损其谷。其次莫若消之,不止则攻之。此治初伤乳食之法也。只因不早治之或治之晚,以致陈莝菀聚,乃成积也。小儿病积者多,其候面黄色白,腹大或紧,食少,或腹作痛,无时发作,发作则数日不止。治其积者,若不问平日所伤之物是寒是热,观儿之形或虚或实,一概用偏寒偏热峻下之剂,而犯虚虚之戒,其害大矣。如曾伤乳热食热者,则为热积;如伤冷乳冷食者,则为冷积。伤五谷者,则为食积。伤五畜之肉者,则为肉积,热积。伤五果之类者,则为果子积,生冷积。伤五菜之类者,则为菜积。有冷有热。冷积宜丁香脾积丸下之,以原食生冷之物作汤。热积宜丁香槟榔丸下之,以原伤谷肉之物作汤;谓之溯源汤。
凡用攻下取之药,必先补其胃气,如导功散之类,而后下之。所谓补而泻之,勿犯胃气也。
家传丁香脾积丸:治冷积腹痛,又治伤食积泻,效。
丁香,木香,良姜(清油炒),各一钱。青皮,皂角(烧存性),槟榔,各二钱。三棱、煨,莪术(煨),各三钱。巴豆,四十九粒。去壳、膜,另研如泥。
上前八味细末,入巴豆泥,研令匀,用醋煮面糊丸,麻子大,每五丸,原物汤下。
如取虫,苦楝根皮汤下。
木香槟榔丸:治热痰腹痛,又治痢疾。
木香,槟榔,青皮,陈皮,枳壳(炒),莪术,黄连,黄柏,各一两。香附,大黄,各三面。黑牵牛(取头末),三两。
上细末,滴水为丸,麻子大,每服十丸,原物汤下。
原物汤取原日所伤之物,用韭菜捣烂捏成饼子,烧存性,研细煎汤送下,名取积丸。
如素弱者,不可轻下,当以补药去之。用钱氏益黄散,加莪术、木香、黄连(炒),共细末,水煎,神曲糊丸,黍米大,服二三十丸,米汤下。
泄泻证治
泄泻先须辨五因,治分三法见于经,
养其脾胃尝为本,莫使五虚成慢惊。
泄有五者,谓风、寒、暑、湿、食积也,皆属湿论。故风湿、寒湿、湿热,中湿,此者温之生于外者也。食积,则湿之生于内者也。叔和云:湿多分五泻者是也。治有三法者,按仲景《伤寒论》云:下利不止者,宜理中丸。理中者,理中气也。治泻,不利小便非其治也,五苓散主之。不止者,利在下焦也,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止之。故初则温中,理其胃气也;次则分利,使阴阳和畅,水谷分别也;末则止涩,涩可去脱,恐肠胃滑而谷气不收也。此三者治泻之大法也。故予家传心法,初用理中汤,中用五苓散,末用七味豆蔻丸,或一粒白玉丹,即是仲景之法。
七味豆蔻丸:治泄泻不止,涩可去脱之法也,又治虚泄。
肉豆蔻(面裹煨),木香,砂仁,各三钱。白龙骨,诃子肉,各五钱。赤石脂,枯矾,各七钱。
共细末,面糊丸,麻子大,量儿加减,小者十五丸,服止五十丸,米饮下。
白玉丹又名一粒丹:治滑泻不止,神效。大人通用。
寒水石炼研(水飞),二两。枯白矾,一两。
共细末,面糊丸,小者麻子大,大者皂子大,中者豌豆大,母服一丸,米饮下。久者宜用,初刚勿用。
伤风泄泻,其症口中气热,呵欠顿闷,乍凉乍热,睡多气粗,大便黄白色,呕吐乳食不消,令咳嗽。宜发散,加减惺惺散主之。
加减惺惺散:治小儿风泄,补脾胃,发散风邪为主。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各一钱。炙甘草,七分。防风,川芎,藿香,各三钱半。细辛,二钱。
按:小儿科论夏至后泄者,热多;秋分后泄者,寒多;中间按节气分寒热多少之说,似太琐细,不若《原病式》明白。盖冷泄热泄,四时有之,但暑月多热,冬月多寒。
热泻者,《原病式》云: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①,烦渴,小便赤涩。凡谷消化,无间色及他症,便为热也。寒泻而谷消化者,未之有也;然热泻亦有不化谷者,邪热不杀谷也。谷虽不化,乃糟粕耳,非若邪气之完谷出也,此宜辨之。如夏月得之,大渴者,宜五苓散作汤,调玉露散,另身热与渴略减者,只服五苓散,不可更加玉露散,恐生中寒之症。泻仍不止,用胃苓丸和一粒丹止之。神效。非夏有此热泻者,渴饮水,白术散乃圣药也。
寒泻者,《原病式》云:完谷不化而色不变,吐利腥秽,澄清冷,小便清白不涩,身凉市渴,此为寒也。冬月得之,宜理中汤、丸。不止,以五苓散加姜枣煎;再不止者,七味肉豆蔻丸主之。春秋月同,惟夏月得之,先服理中汤、丸,后以五苓散和玉露散。
玉露散:一名甘露饮,治伤热泻黄色。
石膏,二两。寒水石(煅研、水飞),二两。生甘草,七分半。
上极细末,每服一字,或半钱,温水调下。
如寒泄久不止,一日三四次,溏而不多,腹中鸣,宜黄芪补胃汤。
黄芪补胃汤
黄芪(炙),归身,川芎,柴胡,益智仁,陈皮,炙甘草,各二钱。升麻,六分。
共末,水煎服。
湿泻者,身重泄水;风湿者,水谷混杂。宜升麻除湿汤。湿热者,宜五苓散加玉露散。湿不渴,宜胃苓汤。此病夏秋间多有之,益黄散尤妙。
升麻除湿汤:治风湿作泻,自下而上者,引而竭之。
升麻,柴胡,神曲(炒),防风,泽泻,猪苓,各五分。苍术,一钱。陈皮,炙甘草,麦芽炒;各五分。
如胃寒肠鸣,加益智仁、半夏等分,入姜、枣煎,非肠鸣不得用也。上[口父]咀分作五服,水煎。
胃苓汤:治夏秋间,脾胃伤冷,水谷不分,泄泻不止。
五苓散:平胃散二方相合
入姜、枣同煎服。
今治泄泻者,不问大人小儿,通用此方。
如寒湿泻不止,宜益黄散,此治寒湿之要药也。
食积泄者,因饮食过多,遂伤脾胃,以致泄泻。其候大便不聚,臭如败卵,或作酸臭之气,或色黄白,腹中或有痛者,宜先补胃气而后下之。补用钱氏异功散加神曲,下用丁香脾积丸,小下积之方,惟此能去痛止泻也。有巴豆,按药性,巴豆能令未泻者泻,能令已泻者止故也。
凡大污引饮者,其病不论新久,皆服白术散,痢病亦同。盖脾恶湿,肾恶燥,饮水太多,其肾益燥,津液不升,则渴益不止。水止于脾,温伤脾胃,泻亦不止。故白术散治渴泻之圣药也。常宜服之以代②汤水,不可再饮汤水,兼之不效矣。
白术散:治泄泻冒热烦渴。间阴阳并宜服之③。
人参,白术,茯苓,木香,甘草,藿香,各一钱。葛根,—钱。
共细末,水煎服。
本方治小儿阳明经本虚,阴阳不和,吐泻亡律液,烦热口干。以参、术、甘草甘温补胃和里;木香、藿香辛温以助脾;茯苓甘平,分阴阳,利水湿:葛根甘平倍于众药,其气轻浮,鼓舞胃气,上行津液,又解肌热,治脾胃虚弱,泄泻之圣药也。下问泄痢,但久不止者,并服之。
①非白;忠信堂本作“黄白”。
②代:原作”拆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间阴阳并宜服之:忠信堂本无此句。
钱氏云:泻黄者,伤热乳也。泻青者,伤冷乳也。予家通用胃苓汤为丸主之.热者用车前草汤下,寒者用煨姜汤下。
又泻不止,非清气之下陷,则肠滑不禁,及肺虚不行收令也,宜家传升阳固脱汤主之。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甘草炙,当归,白芍,地黄,升麻,猪苓,津泻,葛根,陈皮,乌梅,诃子肉。
共十四味,等分,量儿大小,[口父]咀,水煎服无时,即大人亦可取之。
久泻不止,多属虚寒,无有热也。故经曰:暴泻无寒,久泻无热。宜豆蔻丸和胃苓丸各半相合,陈米炒熟煎汤送下即止;如再不止,宜用人参白术散加肉豆蔻面裹煨,诃子肉为丸服,庶不成虚,变慢惊风也。
有先泻未止而成疳者,易治,宜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、诃子肉丸服之,则泄自止,津液渐生不致成疳也。有先疳而后泻者,谓之疳泻,难治。宜用集圣丸去芦荟、莪术、五灵脂三味,加肉豆蔻、诃子肉等分,为末,山药糊丸,黍米大,每二十五丸,四君子汤下。
经曰:五虚者,一脉细,二皮寒,三少气,四泄泻不止,五饮食不入。五虚悉具者生①,能食者生。又泻不定,精神好者,脾败也;吐泻唇深红者,内热故也,不退必死;面黑气喘者不治;大渴不定,止之又渴,肾败也,遗泄不觉者死。
①生:忠信堂本为“死”。
痢疾证治
赤白无分寒热议,多因食积宜通利,
育婴家宝只三分,传自河间真秘密。
按《内经》曰:饮食不节,起居不时,阴受之则入五脏,阳受之则入六腑,填满闭塞,不为飧泻,久为肠癖。飧泻者,为米谷不化也。肠癖者,不痢是也。又按五十七难曰:胃泻者,饮食不化。色黄;脾泻者,腹胀满,泄注,食即呕吐逆;大肠泄者,食已窘迫,大便色白,肠鸣切痛;小肠泄者,溲而便脓血,小腹痛;大瘕泄者,里急后重,数至圊而不能使,茎痛。大瘕泄者,痢也。由《素》《难》之文观之,则痢起于食积也。况小儿之病伤食者多,惟有宿食为积。故因四时之感,而成痢也。赤白皆属热说见《原病式》中,或谓赤者属热,白者属寒,未敢听之。但调痢久不止,则为虚寒,或服冷药过多,热变为寒者则有之矣。此当以脉证别之。身热而渴,脉数大有力而能食者为热;身凉不渴,脉沉无力而不食者为寒明矣。治痢之法,初起腹中若痛,里急后重者,其痛为实,宜急下之,三黄承气丸.不可用巳豆、牵牛之剂。已豆损血,牵牛损气也。如有外症不可遽下,宜发散之,仓禀汤主之。初治不止,各随其证施治也。
三黄承气丸:治痢疾初起,两眉皱而啼哭者,腹痛也。里急后重,烦躁不安者,以此下之。
大黄、酒蒸,一两。枳实(炒),厚朴(炒),槟榔,各五钱。黄连(酒炒),黄芩(酒炒),黄柏(酒炒),当归,各三钱。木香,二钱。
共细末,神曲糊丸,黍米大,儿小者十五丸,儿大者三十丸,滚白水下。
仓癝汤:治伤风痢疾及时行疫痢,大小相似者,宜先服此方。即:
人参败毒散(方见前),加陈仓米,煎服。
一方:加陈皮。
因伤风得之者,则纯下清血,宜胃风汤主之。如不纯血。宜黄连四物汤、家秘剪红丸;不止者,阿胶梅连丸,大效。
胃风汤:治风冷客于肠胃,泄下鲜血,及肠胃湿毒,下如豆汁,或下瘀血。
人参,白茯苓,川芎,当归,白术,白芍,辣桂,各等分。
上[口父]咀,量地加减,入粟米数十粒同煎,食前热服。
黄连四物汤:治下痢纯血。
黄连,当归,川芎,白芍,生地,槐花(炒),荆芥穗,等分。加犀角
[口父]咀,量儿大小,水煎服。
家传剪红丸:治痢下纯血,及大人肠风了血,神效。
枳壳(炒),槐子(炒),侧枯叶(炒),荆芥穗,等分。
共细末,酒糊丸,黍子大,量儿加减,米饮下
阿胶梅连丸:治下痢无问新旧,赤白黑、疼痛诸症。
真阿胶(锉碎,用蛤粉炒成珠),赤茯苓()去皮,乌海(洗净去核,焙干),赤芍,黄柏,黄连,干姜(炮),当归(酒洗,日干),等分。
共细末,水丸,黍米大,米饮下。忌鸡鱼油腻诸物。
以上皆初治之法也。
赤白痢者,心生血,因伤热得之,则心移热于小肠,是为赤痢。故赤者从小肠而来也。肺主气,因伤热得之,则肺移热于大肠,是为白痢。故白者从大肠而来也。刘河间据《内经》云:溲而便脓血,知气行而血止也,以芍药汤主之。行血则便自愈,调气则后重除。此治痢之要法也。吾之先祖,以此立法,用黄连阿胶丸加当归、木香治血痢,于血中行气;胃苓丸加当归、芍药治白痢,于气中养血。赤白相兼者,香连丸;有积者,家秘治痢保和丸相兼服之,无不效者。
河间芍药汤:行血则便自愈,调气则后重除。
芍药,一钱。当归,黄连,黄苓,各五分。炙甘草,二分。大黄,三分。槟榔,木香,各二分。桂,二分半。
[口父]咀,吹儿小分三剂,大则一剂,水煎食前温服。
黄连阿胶汤:治赤痢。
黄连,三钱,阿胶(炒),二钱。白茯苓,当归,木香,各一钱。
细末,水丸,米饮下。
胃苓丸:治白痢。
加当归,白芍,白术。
研末,水糊丸,米饮下。
番连丸:治赤白痢。此吾家传秘方也。
黄连(大如鸡爪者,去枝梗,切),吴茱萸,木香,石莲子肉,各三钱。
共末,酒糊丸,黍米大。量儿加减,陈米炒,煎汤下。
家传治痢保和丸:其积有未尽、有久痢原未得下、脾虚不可下者,俱宜服下之。
陈皮,半夏,白茯苓,枳壳(炒),厚朴(炒),黄连(炒),山楂肉,萝卜子(炒),神曲,麦芽(炒),各五分。木香,槟榔,炙甘草,各减半。
上细末,别取种曲糊丸,米饮下。
此以上中治之法也。
痢久不止名休息痢,不可骤用肉豆蔻、诃子肉、罂粟壳止之,恐有滞积未尽,反成重病也。必腹中不痛。虽有虚痛,切不可止之。吾有家秘和中丸,不犯此禁。如有可止者,幼科中秘传香连丸。万金散,择而用之。
家传和中丸:专治休息痢及疳痢,屡验。
人参,炙甘草,当归,川芎,车前子,猪苓,泽泻,神曲,麦芽,俱炒。诃子肉(面裹煨),五莲肉,各二钱。白术,白茯苓,陈皮,白芍,黄连(炒),各三钱。木香,干姜(炒),豆肉蔻(面裹煨),各二钱。
共细末,酒煮面糊丸,黍米大,米饮下。
秘传香连丸:治男女小儿诸般痢疾作痛,并久痢虚脱,脓血不止者,服之神效。如初痢一二日间,不可服,恐拦住积滞热毒,变生他症,又反为害也。
黄连(酒润炒),一两。木香肉,豆蔻(煨),各三钱。乳香,没药,各一钱。
上末面糊丸,芡实大,服一丸,赤痢甘草汤、白痢姜汤下。
万金散:治水泻,下痢久不瘥者。
粟壳:去蒂,二两,锉细,醋炒,一两,生用一两。甘草:四节,生。一民炙,一两。陈皮(去白),二两。乌梅(和核),一两。
锉碎合成剂,量儿大小,热渴略煎二沸,和渣倾出碗内,盖定澄清去渣,空心温服。
以上末治之法也。
泻痢从来更变多,久而休息转沉疴,
脱肛不禁堪惆怅,膝肿其如鹤膝何。
有泄泻变痢疾,有痢疾变泄泻者。先正有言曰:先泻后痢者,此脾传肾也,为阴邪,难治。先痢后泻者,此胃传脾也,为微邪,易治。斯言也,谓泻痢久而传变者,愚亦有说焉;泻久不止复变痢者,其后重者,胃气之下陷也。其脓血者,肠垢之下浊也。水谷竭而胃败,加之何不死。痢久不止而变泻者,其后重除者,乃湿热之毒尽矣。其脓血止者,乃陈莝之物去也。肠胃通而水谷行,故可治也。若初泻便变痢者,此气病传入血中,宜养血为主,加调气之药,不可复下伤胃气也。初痢即变泻者,此止病传入气中,以调气为主,加养血之药,不可遽涩,使毒留而不去,复成痢也。泻变痢者,宜四物汤加黄连、木香、白茯苓。痢变泻者,宜四君子汤加当归、白芍主之。
痢久不止,无津液欲成疳病者,宜参苓白术散大补胃气可也。有素病疳,又新病痢者,此重伤食,感冒四气之所致也。宜钱氏异功散加当归、白芍、木香、诃子肉、神曲(炒)各等分为丸服,不可作痢治之。
痢久不止,谓之休息痢。脾胃受伤,其气之下陷也,则为脱肛,其上逆也,则为食入即吐,不思乳食,谓之噤口。肾开窍于二阴,痢久则肾败矣。两膝红肿,谓之鹤膝,更有不治之症,俱宜辨之。
脱肛者,胃气之下陷也,后重不除,努责太过,故肠头脱肛出也。肛门名魄门,肺是主之。肠头脱出,又肺气不行收令也。宜用养血调气升提之剂,使痢止则肛自不出矣。升麻汤主之,外用洗法、托法、灸法。
升麻汤
升麻,一钱。人参,白术,白茯苓,陈皮,当归,白芍,麻子仁,各五分。甘草,防风,各三分。荆芥穗,二分。乌梅(去核),一个。
上[口父]咀,分二剂,食前服。
洗法独浇散:治脱肛不收。
五倍子,半两,研末。井花水,三碗,入瓷罐内,慢火煎半,入朴硝,荆芥穗,各一钱。
乘热熏洗,仍以五倍子末付之。一方用绿桑螺,烧存性,研末,以猪膏和涂肠头上。
托法用:
木贼,烧存性,为末,掺之以软帛按入。
又方用:
赤石脂,伏龙肝,等分。
末,敷之。
又方用:
龙骨末,木贼,烧存性,等分。
为末敷之。
炙法脱肛不收,灸尾翠骨穴神效,又能治痢。
噤口者,乃胃虚逆气上冲而吐也;有不思食者,皆虚损也,宜用参苓白术散,米饮调服。大抵此病难治。凡泻痢者,能食则吉,不能食则凶。
鹤膝者,两膝红肿,如鹤之膝也。小儿痢后多此疾,乃肾虚之症也,宜补肾地黄丸,加虎胫骨、个膝主之。
有五色痢者,此五脏之真色见也,不可治。
痢疾腹胀者,属中气不足也,宜胃苓丸调之,慎勿下之,下之则死。亦有余套之未尽,误服涩药太早,腹胀着,此为实也,腹中必痛,宜下之,三黄枳术丸主之。
痢疾不治症:小儿下痢如尘腐色者死,如屋漏水者死。下痢日久,大吼如竹筒者死,如血腥者死。
凡赤白同下,久而不禁。小便赤涩,腹痛发热,唇红舌苔,气促心烦,坐卧不安,大渴饮水,各道倾陷,面容似妆,噤口不食,眼胞肿,足背肿者,皆不可治。《内经》曰:肠癖身热,脉躁疾者死;身凉脉迟者生。又脉大而有力者死;脉微而无力者生。
疟疾
疟论经中五六般,时师总号是脾寒,
治分三法须求瘥,不及家传平疟丸。
疟疾之候,始而呵欠,继而足冷,面色青黄,身体拘急,战栗鼓颔,腰脊俱痛,寒去未几,内外告热,头痛而渴,但欲饮水,呕恶烦满而不嗜食者,皆其候也。按《内经》有五脏疟,有六经疟之病名,世人总论之日脾寒。盖脾胃者,五脏六腑之本也。经云: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惟小儿脾胃素弱,放邪乘虚入,随其所入,而为五脏六腑诸疟之名也。故吾之先人分为七疟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食。鬼、劳也。治疟之法,初则截之,谓邪气初中,正气未伤,故先驱之使去,不可养以为患也。中则和之,调邪气渐入,正气渐伤,或予补气血药中加截药,或于截荫中加补气血药,务适其中,以平为期。末用补法,调邪久不去,正气已衰。当以补其脾胃为主,使正气复强,邪气自退矣。余各因七症,条陈三法于后,以为后学之绳墨也。
风疟者,因感风得之,恶风自汗,烦渴头疼。风,阳气也,故先热后寒。初得之宜发散,麻黄白术汤主之;不退者,小柴胡汤加常山、槟榔、乌梅截之;久疟不已,宜补中益气汤主之。
麻黄白术汤:治感风发热。
麻黄(去节),桂枝,青皮,陈皮,川芎,白芷,半夏曲,紫苏,白茯苓,白术,桔梗,甘草(炙),加细辛,槟榔,等分。
为散,量儿加减,枣姜引,煎,未发前二时服。
寒疟者,因感寒得之,无汗恶寒,挛疼面惨,阴气也,故先寒后热,宜与发散寒邪;养胃汤加桂主之。如不止,以平胃散加槟榔草果截之。疟久不止,白术散去干葛,加干姜主之。
养胃汤:治感寒发疟。
草果,藿香,各五钱。陈皮,七分半。百草,肉桂,各一钱。
为末,入生姜、马梅,煎服,量儿大小。
暑疟者,因伤暑得之。阴气独微,阳气独发,但热不寒,食不泄,烦渴且呕,肌肉消烁,宜解暑毒,柴胡白虎汤主之;不止者,去石膏加贝母、常山、槟榔截之;又不止者,补中益气汤主之。
柴胡白虎汤:治伤暑发疟,即小柴胡合白虎汤也。
温疟者,因冒袭雨湿,汗出澡浴,坐卧湿地得之。身体重痛,肢节烦疼,呕逆胀满,宜胃苓汤主之。不退以平胃散加衣茯苓、槟榔、常山截之,久不迟宜参苓白术散主之。
胃苓汤:治伤湿发疟,即平胃、五苓二方相合也。
食疟者,一名痰疟,饮食不节,饥饱有伤致然也。凡食啖生冷腌藏,鱼肉肥腻,中脘生痰,皆为食疟。其候若饥而不
食,食则中满,呕逆腹痛,宜去其食积,四兽饮主之;不止,以二陈汤送下红丸子截之。久不已,宜六君子汤加青皮主之。
四兽饮:治食积,和胃消痰。
半夏,人参,茯苓,白术,橘皮,生姜,乌梅,大枣,各等分。甘草炙,减半。
上[口父]咀,用盐少许,水浸湿纸厚裹,慢火寰,宜量儿大小,水煎服。
红丸子:治食疟食积气滞腹胀。
三棱(水浸软,切片),莪术(煨),青皮,陈皮,各五钱。胡椒,干姜,各三钱。
米醋煮粳米粉糊丸,粟米大,红丹为衣。每服十丸至十五丸,二陈汤下。
鬼疟者,如疫疠传染之病,山溪峦瘴之毒,客忤无辜,寤寐惊怖之变皆是也。气之所中,化为毒涎,乃生寒热是也,名鬼疟。俗用符水退之,此龙术王所咒,留祝由科。及有针间使穴而愈者,有针鞋带五毒而愈者,至一草一虫皆可怯之。信乎治病尚无正方也,宜先用截药逐出恶涎,后用发散之药解其毒气,不退,用柴胡汤调之。
鬼哭饮:治疟久不愈者。
常山,槟榔,白茯苓,鳖甲、酥炙。各等分。
上[口父]咀,用桃柳枝七寸同煎,临发日五更服,略吐恶涎。
回圣丸:治诸疟,不分远近。
穿山甲、二钱半,灰炒至胖黄,另研末,鸡骨、常山、槟榔,乌梅(炒),各一两。
水煎,糯米糊丸,随大小为丸,红丹为衣,十五丸至三十丸,临发五更温酒送下。
神应丸:祛疟有验。
当归(酒蒸晒干),柴胡,各一两。穿山甲(灰炒,切)。知母。
酒糊丸,临发前夜用清茶朝北服一次,至发日五更又朝北服一次。
五神丸:治疟疾万应。
东方巴豆,五钱。麝香,二分半,南方官桂,五分。膛砂白矾各二钱。北方青黛,五钱。黑附子,三钱。中央硫磺,五钱。雄黄,一钱。
定于五月五日各修为末,该方包放,至午时,取五家粽尖为丸,梧桐大,每服一丸,绵裹于未发前一日晚,男左女右,塞鼻孔中,立效。
六和汤:发散毒气。
人参,草果,知母,贝母,马梅,白芷,槟榔,柴胡各等分。常山加倍。
[口父]咀,大枣调水各半,未发前一日煎,露一宿,临发五更服,或香苏散加川芎、白芷、苍术、当归、乌梅。
柴胡汤:治疟久不愈。
柴胡半夏与黄芩,甘草常山白茯苓,
苍术乌梅姜草果,槟榔苏叶及青陈。
水煎服。
如前数症,经久不瘥,真气已耗,邪气犹存,则有所谓劳疟者焉,治法又不同。
劳疟者,表里俱虚,真元未复,疾虽暂止,小劳复发,调之劳疟,久疟成劳者是也。当调养气血,加减十全大补汤主之。
十全大补汤,即八物汤加黄芪、官桂是也,再加陈皮、半夏、姜、枣煎服
疟母者,弥年起岁,经汗、吐、下,荣卫亏损,邪气伏藏,胁间结癥痞,谓之疟母,此症不可急攻,当补其胃气,以渐而攻。经云:表其半而止也。鳖甲饮子主之。
鳖甲饮:治疟久不愈,肠中结为癥瘕,名曰疟母。
鳖甲、君,醋炙,倍用。黄芪、蜜炙,人参,当归,白术,茯苓,川芎,白芍,甘草,陈皮,青皮,半夏曲,三棱,槟榔,厚朴,柴胡,各等分。
上[口父]咀,加生姜、大枣、乌梅,水煎。
家传秘法:治疟不间远年近月,不发不截,通用平疟养牌丸主之,试甚验。诚治疟之仙法也。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炙甘草,陈皮,青皮,半夏曲,苍术(制),厚朴(炒),草果仁,柴胡,黄芪,猪苓,泽泻,桂枝,常沿山末,鳖甲(醋炙),当归,川芎,各等分、
十九味,各取末和匀,酒糊丸,黍米大,米饮下。
有癖块加三棱、莪术,各煨、研入内。
有食疟成疳,又复伤食,腹中有癖,控之坚硬渐热,无时多哭者,前方去苍术、草果、常山、黄芩、猪苓、泽泻,加炙黄芪、黄连、木香、砂仁、夜明砂、干蟾(炙)、使君子肉、神曲、麦芽,等分末未,神曲糊丸,米饮下。
有病疟又发搐者,此亦食疟、积疟也。热甚生风,痰壅作搐,只止疟,掠搐亦止矣,宜小柴胡汤加大黄、常山、槟榔主之。如不止,惊疟俱发,以致肝旺脾衰,变为疳症,囟陷唇白,头发成穗,宜两治之,用加减当归龙荟丸,以平肝,内带治疳之药,又用加减参苓白术散为丸,以补其脾,内带退惊之药,试之甚验。
加减当归龙荟丸:治疳热发搐,又治惊疳。
当归,川芎,龙胆草,龙荟,黄芪,黄连,半夏曲,青皮,柴胡,人参,白茯苓,木香,甘草(炙),栀子仁,等分。
神曲糊丸,竹叶汤下。
加减参苓白术丸:治疟久成疳,谓之疳疟,又名劳疟,兼治脾虚生风发搐者,用之神效。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甘草(炙),黄芪,白芍,官桂,陈皮,山药,莲肉,使君子肉,鳖甲,神曲,夜明砂,龙胆草,天南星,等分。
荷叶浸水煮糊丸,黍米大,米饮下。此与上二万同,量儿病,制而裁之也。
有惊后变疟者,此脾虚也,宜平疟养脾丸,琥珀抱龙丸相间服之。
有疟后变惊者,此脾胃虚也,亦如前二方相间服之。
有疟后变惊者,此脾胃虚极也,乃慢惊风症,难治,宜加减参苓白术丸、琥珀抱龙丸主之。
有疟痢并作者,初用小柴胡加当归、白芍、常山、槟榔、大黄土之;不已者,只用参苓丸和之。
疟后变痢者,此胃气下陷也,宜补中益气汤加白术、黄连、木香。
有疟泄并作者,初用柴苓汤主之。
疟后变泄者,宜胃苓丸和肉豆蔻丸服之。
有疟后变咳嗽者,此因疟退后复伤风也,宜微发散,参苏饮主之。
有疟后浮肿者,此病极多,宜胃苓丸,五皮汤下;或用胃苓汤合五皮汤同服。
有疟后腹胀者,看有癖无癖。有病者,从痞治,宜前平疟养脾丸,加治癖、腹胀法治之;光癖者,治腹胀,胃苓丸宜多服。
有疟后食少,黄瘦不长肌肉者,此疳也,谓之疳虚,宜肥儿丸和平疟丸主之。
疟疾炙法
如久不止,灸大椎一穴,内庭二穴,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各一壮。
几疟之昼发者,宜用前法。有夜发者,此邪在血分也,宜麻黄桂技汤加地黄、红花生之;不止者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升麻治之,提至阳分,然后用当归、茯苓主之,以常山、槟榔、乌梅截之。
疟有一日一发者,易已;有间日一发、二日一发者,难已。惟平疟养脾丸。服久,则以渐移近,至一日二发者,得大汗而解。俗人见其服药之后,反近日发,有疑而不肯服者,不可与言药者也。
肿病证治
面目浮肿先受风,湿从足起变形容,
补中上下分消去,下水通肠是下工。
按:幼科论小儿肿病与大人同法,率用行水之药,误人甚多,惟钱氏之论可宗。钱氏云:肾热传于膀胱,膀胱热甚,逆于脾胃,脾胃虚而不制水,肾水反克脾,随水而行。脾主四肢,而身面皆肿也。若大喘者,重也,何以然?肾水胜而克退脾土,土胜心火,火胜肺金,肺为心克,故喘。或问:心刑肺,本见虚金,何喘实?曰:此有二,一者,肺大喘,此五脏逆;一者,肾水气上行,傍浸于肺,故令大喘,此皆为难治也。肿病之后,目胞上下微起,肢体重着,阳咳怔忡,股间清冷,小便涩黄,皮薄而光,按即成窟,举手即满是也。
治肿之方,诸家只知治湿,多利小便之说。执此一端,遽用泄水之药,则一泄而水消,乃曰得泄之力,殊不知脾愈泄而愈虚,不通旬日,肿复如初,此世人只知泄水为最,而不知十补勿一攻之论,往往多死者矣。吾之家传,大儿用胃苓汤,小儿用胃苓丸,以五皮汤送下,甚验。
胃苓汤:治肿之要药也。方见脾胃。即五苓散以渗湿,平胃散以保湿,二方相合是也。
五皮汤
桑白皮,大腹皮,茯苓皮,生姜皮,五加皮,各等分。
喘甚者,加真苏子。以上二方有加减法。
上半身肿多者,加苏叶、诃子、葛根。
下半身肿多者,加本通、木瓜。
腹胀者,加木香、藿香、枳壳。
大便秘者,加枳实、大黄微利之,或枳朴大黄丸亦效。方见伤食。
饮食之忌,惟盐酱薤鲜湿面,皆味咸,能助水者,并他生冷毒物,亦宜戒之,恐伤脾胃,重则半载,轻者三月。须待脾胃平复,血气充实,然后于饮食中旋以少①炒盐徐徐投之,不至骤吃咸物,则肿自不再作。故刘②云:冶肿非难,补养尤难。
①少:按罗田方言义与“稍”同。
②刘:忠信堂为“刘河间”。
丹溪治肿大法云:宜补中行湿利小便。腰以上肿,宜发汗。若遍身肿烦渴,小便赤涩,大便秘结,此属阳水,先用五皮散,次用四磨饮加生枳壳,重则疏凿饮子;若遍身肿,不烦渴,大便溏,小便清少,此属阴水,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主之。
气若陷下,用二陈汤加升提之药,能使大使润而小便长。如腹胀,少加厚朴佐之,气不运,加木香、木通以调之。
按:丹溪治肿之法,大人小儿同用方见各书,可导用之。今予仿其法,以治小儿之肿。如在表有热可汗者,用五皮汤加麻黄、葛根、紫苏叶、杏仁以发之。如身无热,水气在里老,用五苓散加醋炒芫花、黑枣以下之。阳水之大便秘,小便涩。烦渴者,用五苓散作汤,送下枳朴大黄丸;阴水之不渴,清便自调者,用平胃散加生姜、白茯苓、苹果、木香、藿香主之。
病有疟后肿者,有泄痢后肿者,有因咳嗽肿者,有因疥疮肿、洗后肿者;肿虽不同,治法则一也。经云去菀陈莝者,谓腹有积聚,宜去之也。开鬼门,谓发其汗也;洁净府者,谓利其小便也。温衣者,谓常宜和暖,使水气得行也。大抵痢疟后肿者难治,脾胃极也。咳嗽而肿者,宜五皮汤去五加皮,加地骨皮、陈皮(去白)、紫苏叶主之。气上逆者,更加杏仁、等苈。疮毒病者,通圣散。
大凡肿先起于腹,而散于四肢者,可治;先起于四肢,后归于腹者,不可治。若膨胀而肚上有青筋胀满,大便滑泄,久疟而转作虚浮,与夫肉黑伤肝,缺盆平伤心,脐实①伤脾,足平伤肾,背平伤肺。凡此皆为不治之症。又男从脚下肿而上,女从身上肿而下,或由硬,或掌平,或卵肿胫长,或面薰黑者,皆不可治也(此一段依原本)。
①脐实:忠信堂本作“脐突”。
脾肺经兮属太阳,喘呼肿胀每相寻,
视其标本分先后,秘诀家传记在心。
病肿者,未必不喘;病喘者,未有不肿,皆湿土之病也。盖脾肺者,手足太阴,皆属湿土,故肿乃湿土敦阜之象,喘乃湿上熏蒸之气。治者,须以标本先后立法也。如先肿后喘者,此脾传肺也,以脾为本,肺为标,宜胃苓丸、五皮汤,如上法合而用之。如先喘后肿者,此肺传脾也,以肺为木脾为标,宜苏子降气汤主之。
腹胀
腹中胀满受虚寒,秘结须从实热看,
热多寒少休妄议,虚虚实实夭人年。
大抵小儿多因饮食、饥饿、生冷、甜腻,聚结不散,或因久患疳积,及症后癖块不消,皆能为胀,按之如鼓,膨脝者是也。故有疳胀、虫胀、积胀、食胀、虚胀、冷胀种种不同,一言以约之,寒胀是也。故疳虚者皆属寒,宿食积癖皆属热。各随虚实主治,庶不差误。
钱氏云:小儿腹胀,由脾胃虚寒攻用②作也。实者,闷乱喘满也,可下之,不喘。喘者,虚也,不可下。若误下致脾虚气上,附肺而行,肺与脾子母皆虚。肺主目胞、腮之类,脾主四肢。母衰甚,必主目跑腿肿也。黄色者属脾,治用塌气丸渐消之,使上下分消,其气则愈也。
②攻:忠信堂本作“故”。
小儿易为虚实,脾虚不受寒温,服寒则生冷,服热则生热,当识此意,勿误也。
凡治小儿虚腹胀,先服塌气丸不愈,腹中有食积结粪,小便黄,时时微喘,脉伏而实,时时饮水能食者,可下,瘥。木香槟榔丸主之。脾初虚而后有积者,不可便下,以肥儿丸调之;不愈,以三棱丸主之。
塌气丸:治小儿虚腹胀大者,加萝卜子,名褐丸子。
胡椒,一两。蝎尾(去毒),五钱。萝卜子(炒)。加陈皮,青皮,木香,各三钱。
未,面糊为丸,粟米大。服五七丸,陈米饮下。
三棱丸:治先脾虚,后伤食,不可下者,及疳疾腹胀。
三棱(醋炒),莪术(制),青皮,陈皮,枳实,厚朴(麦焙),半夏、姜汁(炒),黄连(炒),香附(醋焙),川芎,使君子肉,夜明砂,神曲,麦芽,干蟾(烧存性),槟榔,木香,砂仁,各三钱半,当归,一钱。
另取神曲煮糊,丸,黍米大,服二十丸至五十丸,米饮下。大便黄,涎臭秽为度,此积滞去也。
治小儿腹胀法用:
萝卜子、炒,紫苏根,干葛,陈皮,等分。甘草、少许。
煎服。食少加白术。
一法用虾嘛一个,人猪肚内煮熟,去虾嘛,将肚食尽,效。
如有因食积而腹胀者,有热,用木香槟榔丸;有寒,用丁香脾积丸。有因食多肉多腹胀者,用三黄枳术丸,料内加香附、半夏,蒸饼,丸服。
实者宜下之,消之,次补之;虚者温之,升之,补为要也。
《针经》曰:夫胀者皆在脏腑之外,排靠脏腑而廓离胁,胀满皮肤,故曰胀。大抵寒胀多而热胀少,治宜详辨之。如腹胀时减者为虚,腹满不减者为实;按之濡者为虚,按之坚者为实。如大病疟痢之后胀者为虚;外感风邪寒邪入里者,及伤饮食者,其胀为实。虚者补之,内加行气之药,勿太犯温,及成热中也。实者下之,内加补脾之药,或先补脾而后下之,勿大下之,恐伤胃气,常用家秘胃苓丸,以柴苏汤下,多服。
病胀气喘者,宜分气饮主之。
分气饮:治肿胀。
桔梗,赤茯苓,陈皮,桑白皮(炒),大腹皮,枳壳,半夏,藿香,紫苏,等分。甘草,减半。
每服一钱,水一小盏,姜三枣二,煎服。
病胀者,腹坚而大,腹皮无纹,脐突背平,胸高而喘,或滑泄,皆不可治。
《内经》曰:五实者死,腹紧胀一也,气上喘二也,身壮热三也,脉供数四也,大小便秘五也。如此五实者,宜急下之,得利者生,神效丸主之。方用:
大戟,芫花,甘遂(醋炒),泽泻,葶苈子(炒)。连翘,桑白皮,木香,赤小豆(炒),黑牵牛(炒,取头末),各等分。
大枣(蒸,去核),捣泥,丸,麻子大,量儿,槟榔汤下,以利为度。
此乃救急之方,非可常用,得利后,用参苓白术散,去甘草补之。
黄疸
湿热食伤总发黄,是名疸病属纯阳,
热宜寒治湿宜利,食积还从消导良。
钱氏曰:凡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,黄病也。身痛转背强,大小便涩,一身面目指爪皆黄,小便如屋尘色,着物皆黄,渴者难治,此黄疸也。二症多得于大病之后。又有生下百日及半年,不因病遍身微黄,冒热也。大人亦同。又有面黄腹大,大渴者,脾疳也。又有自生而身黄者,胎黄也。经云:猪疸皆属于热,色深黄者是也。若淡黄兼白色,胃怯不和也。
按:论小儿黄疸病,钱氏甚详。如因热者,其色黄而明;因湿者,其色黄而黯;因食积着,其色黄而淡。以此辨之。
丹溪云:不必分五疸,总是湿热,如盒曲相似,此理甚明。按:经中只言瘅,俗称为疸。瘅者,单也,谓单阳而无阴也。因于热者,用凉惊丸;因于湿者,用胃苓丸,内加茵陈作丸服之;因于食积,同疳黄者,集圣丸。脾胃虚怯而黄者,肥儿丸,此家秘之法也。方见前。大抵治黄疸者,茵陈五苓散尤为稳当。钱氏泻黄散治脾热发黄。
大概治小儿,季夏之时,身体蒸热,胸膈烦闷,如烂橘之黄,眼中白睛赤黄,筋骨痿弱,不能行立,用加减泻黄汤主之。
加减泻黄汤
黄连,茵陈,各五钱。黄柏,黄芩,茯苓,山栀仁,各二钱。泽泻污二钱。
[口父]咀,作一服。水煎,稍热服。
此方治湿热发黄甚效。
丹溪治小地吐泄黄疸方
三棱,莪术,青皮,陈皮,神曲,麦芽,黄连,甘草,白术,茯苓,各等分。
末,温水调服。
伤乳食吐泄加山楂;时气吐泄加滑石;发热加薄荷。
此方治伤食及食积发黄,甚效。
凡小儿有食积者,面色多带黄白,宜肥儿丸调之。健脾益胃,出积消食,脾胃既和,饮食消退,运化精微,灌溉脏腑,流行荣卫,自然五色修明,其黄去矣。
腹中有癖者,宜化癖丸。方见癖。有积者三棱丸。方见胀。各依其法治之,无有不验者。惟初生小儿胎黄,用生地汤与母服之,儿食乳,其黄自退。
生地黄汤
生地,赤芍药,川芎,当归,天花粉,各等分。
水煎服。
腹痛
小儿腹痛哭声连,大者能言何处疼。
冷热积虫分四症,盘肠内吊察根源
仁斋云:腹痛之病,因邪正交攻,与脏气相击而作也。
挟冷痛者,于面色或青或白见之,冷甚者,则面色黯黑,唇爪甲皆青矣。轻者当归散,重者烧脾散主之。有吐痛者,保童丸。
当归散:治腹痛有寒无热。
当归,倍用。木香,辣桂,人参,甘草,等分。
生姜、大枣引,温服。
烧脾散:治伤生冷果菜,停积中焦,心脾冷痛。
干姜(炙),厚朴(姜炒),草果仁,砂仁,甘草(炙),神曲(炒),麦芽,陈皮,良姜、炒,等分。
末,热盐汤点服,或炼蜜丸,如圆眼大,姜汤化一丸下。
保童丸:治因寒,伤风冷食积,肚疼,吐泄,呕恶。
人参,白术,甘草(炙),苍术(泔),厚朴(姜),陈皮,茯苓,猪苓,泽泻,藿香,丁香,半夏曲,干姜(炒),肉桂,白豆蔻,青皮,槟榔,肉豆蔻(面煨),滑石(炒),全蝎,木香,诃子肉,等分。
神曲糊丸,龙眼大。一丸,米饮下。
或用理中丸、胃苓丸合杵细,煨姜汤调,服已见验。
挟热痛者,于面赤壮热、四肢烦痛。手足心热见之,宜四顺清凉饮加青皮、枳壳。大便秘者,枳朴大黄丸主之。方见积聚。大便调者,芍药甘草汤。
四顺清凉饮
白芍,当归,甘草,大黄、部分,
芍药甘草汤
白芍、倍用,甘草,减半。
以上二方,并用,水煎服。
钱氏云:小儿积痛,口中气温,面黄白,目无精光。或白睛多,及多睡,畏食,及大便成酸臭者,当磨积,宜三棱消积丸主之,甚者脾积丸下之。后和胃,胃苓丸、养脾丸、肥几丸、参苓白术散,择而用之。
三棱消积丸:治积痛、胃脘痛、心腹痛、小便痛、痞痛、虫痛。
三棱(煨),莪术(煨),半夏曲,枳实(麸),黄连,吴茱萸(水拦炒),陈皮,青皮,木香,槟榔,厚朴(姜),川楝子肉,小茴,等分。
末,另取神曲糊丸,黍米大,服二三十丸,米饮下。
虫病,面[白光]白,心腹痛,口中涎沫及清水出。发痛时,乌梅丸主之。小儿本怯者,多此病。积痛、食积、虚痛,大同小异,惟虫痛口涎而沫出,甚者化虫丸、万应丸,看病轻重用。
乌梅丸:治胃冷,此攻心痛,呕吐,四肢冷。
乌梅,三十个,黄柏(炒),细辛,肉桂,附子(炮),各六全,黄连,一两六钱,蜀椒(去闭口者,炒润),当归,各四钱,姜(泡),一钱。
末,取乌梅肉酒浸杵烂,和蜜丸,麻子大,服十丸,日二次,忌生冷。
化虫丸:治虫咬心痛,去来不定,不思乳食。
鹤虱,槟榔,锡灰,苦楝根白皮,各一钱,白枯帆,三钱。半生半熟①
面糊丸,黍米大,服二三十丸,熟水入香油三滴吞下,食前服。
如有小虫皆化,大虫自利下。初服甚效。
①半生半熟:原作“半生半钱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见病腹痛,喜手按及热熨者,为虚。为寒,宜用温补法。如手不可按者,为实,宜下之。盘肠内吊痛。见前惊风及后疝痛。
癖病
癖居胁下状如龟,寒热潮时似疟临,
虚实从容衰半止,若送乳痞不须医。
仁斋云:癖者,血膜包水,侧癖胁傍,时时作痛。惟癖能发潮热,生寒热。故疟家中脘多畜黄水,日久而成癖,寒热往来不已者,成此疾也。盖小儿脏腑和平,荣卫和畅,则津液自然流通,纵使多饮水浆,不能为病。惟乳哺失调,三焦闭隔,水饮停滞肠胃,不能宣畅,冷气搏之。结聚而成癖也。钱氏云:腹中有癖不食,但饮乳,不早治,必成疳。
幼科治癖,轻则木香丸,重者取痞丸,似乎太峻。分予立法,轻则消痞丸主之,如气壮实者,代赭石挨癖丸下之。
按;大概云一小儿,病癖积在左胁下,硬如覆盂,肚大筋青,发热肌瘦,咳嗽自汗,日哺尤甚,牙疳口臭,宜露出血,四肢困倦,饮食减少,病甚笃。大医刘中安,先与沉香海金沙丸一服,下秽物两、三行,次日取塌气丸;十日后随以沉香海金沙丸下之,久服奄气丸。如此五换服至月余,其癖减,百日良愈。近年有此疾获愈者多,故予家秘诀先服消癖丸五日,乃服挨癖丸,以微下之;又服消癖丸十日,又以挨癖丸下之。
《内经》曰:大积大聚,乃可攻也,衰其半而止。如上法治之,待其衰去大半,不可再下;只以消癖丸服之。
消癖丸:治痞在胁下,而黄肌瘦,午后发热似疟者。
人参,白术,白茯苓,陈皮,青皮,厚朴,枳实(麸),半夏,砂仁,神曲,麦曲,俱炒,各二钱。鳖甲(九肋,醋炙),三钱,三棱(酒煨),莪术(酒),木香,各一钱半。辣挂。干姜(炒),各一钱。黄连,三钱。
同姜炒,丸,如黍米大,服二十丸至五十丸,米饮下。
代赭石挨癖丸:治腹中痞块,或生寒热,或作痛者。
代赭石(火炼、醇淬至淬②、研极细末),青皮(去白),莪术(煨),木香(不见火),山棱(煨),辣桂,川大黄,各三钱。巴霜,一钱。
②至淬:忠信堂本作“酥炙”。
除巴霜外,研末,入巴霜再研匀,醋煮面糊丸,麻子大,服五丸,姜汤下。
小儿病疟腹中有痞,发热者连年不已,欲成疳病者,宜用鳖甲猪肚丸主之。
鳖甲猪肚丸
北柴胡,一两。黄连,七钱。枳实,木香青皮,各两半。九肋鳖甲、醋炙,一两。大虾嘛、干者一个,炙焦。青蒿、干者,七钱。
用獖猪肚一个,重一斤半者,去脂,将前药末在内。柳木流蒸熟,同捣和丸,麻子大,服二三十丸,人参汤下,食后服。
几小儿奶癖,不必攻治,待至长大,脾胃渐强,自不见矣。
虫痛
个个孩儿腹有虫,胃虚蛔动痛相攻,
眼翻吐沫如惊痫,寸白为疳法不同。
古方论脏腑九虫,一日伏虫,二曰白虫,三曰肉虫,四曰肺虫,五曰胃虫,六日弱虫,七日赤央,八日[虫尧]虫,九曰蛔虫。蛔虫俗呼食虫者是也。或长一尺,或五六寸。盖国脏腑虚弱而动。或因食甘肥而动。其动则腹中痛,发则肿聚,病有去来,乍作乍止,呕恶吐涎,口出清沫。胃①伤心者死,自鼻出者死。先察其脉,或腹中痛者,脉常沉伏弦细,今反脉大,则是蚘痛也。盖因小儿食物太早,或伤生冷油腻之物,日而成积,积化为虫也。凡有虫者,口馋好甜,或喜食泥土、茶脚、火灰之类,宜用取虫之药,如乌梅丸、化虫丸,方见前。木香槟榔丸、虾嘛丸、万应丸、科传赛宝丹,皆可择而用之。
木香槟榔丸:杀诸虫。
鸡心槟榔,一两。木香,鹤虱,贯众,锡灰,干漆、炒尽烟,使君子肉、各半两,轻粉,二钱。雷丸、白者,巴豆肉,另研,各二钱半。
未,飞白面糊丸,麻子大,服—二十丸,五更,苦楝根白皮煎汤下。
虾嘛杀疳虫丸
大虾嘛(炙焦),一个。木香,鸡心槟榔,贯众,桃仁(水浸,去皮尖,另研)。苦楝根白皮。酸石榴皮,各三钱,芜荑,鹤虱,各二钱。巴豆肉二钱,另研。
糯米糊丸,麻子大。五更后,菖蒲下十五丸。
万应丸:不诸虫。
槟榔(末),五钱。大黄(末),八钱。黑牵牛(头末),四两。皂角、十度不蛀者,苦楝根白皮,一斤。
将前三味末和匀,用皂角捶碎,与苦楝根皮二味,水一大碗熬成膏,入药末捣丸,小豆大,用沉香、白雷丸、木香三味各研细末为衣(先用沉香衣,次用雷丸衣,后用木香衣),每三丸,五更,砂糖水送下。
秘传赛宝丹:追虫取积,神效。
黑丑、十个头末,四两。锡灰(醋炒),一两。槟榔(末)、二两。雷丸(白者末)二两。陈皮,青皮,各二两。三棱(醋),莪术(醋),鹤虱,皂角各二两。使君子肉,二两。
将各末和匀,却以各药粗渣煎汤,去渣捣丸,麻子大,每服五分至一线,四更时用冷茶清吞下,复睡至天明,不可洗手洗面吃汤物,待取下或虫或科恶毒滞气,并原药下尽,方用冷水洗面。其药未下,宁耐半时,见药下终,药食哺之②。
①胃:忠信堂本作“若”。
②药食哺之:忠信堂本作“用食哺之”。
凡欲取虫,宜在上半月,虫头向上。若下半月,虫头向下,不受其药,徒伤胃气也。取虫之时,预将清油煎肉或煎卵饼,分地嗅之,勿与食也,引虫得闻香味,皆聚而来食也,急投下虫汤药,乃中病也。
取寸白诸虫,贯众酒方。
隔夜取贯众煮酒收起,至次日五更,将炙肉一块,与儿衔口中,勿令吞下。虫闻肉香,其头向上,却取去肉,以使君子肉三个,很令香熟,与儿嚼烂,同轻粉数厘吞下,少顷以贯众酒下雄黄解毒丸三五七粒,则泄下皆虫也。
小儿病虫,多出于脾胃怯弱者,如上攻取之药,岂可常服,乃当作腹痛之时,然后用之也。
有于未发之时,常宜服肥儿丸、安虫丸,所谓防患于未然,使之不发也。
安虫丸:治蛔虫、寸白虫、[匿虫]虫,一切诸虫。
木香,鸡心槟榔,使君子肉,白芜荑仁,绿色贯众,苦楝根白皮,虾蟆(烧存性),夜明砂。
末,粳米丸,黍米大,二三十丸,蜜水下。
癫疝
疝肿须分内外因,内因气动外寒侵,
病因肝气原非肾,本肿呼为气卵名。
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,故令内则脐腹绞痛,外则卵丸肿大是也。专属肝经,与肾无干。益肝喜怒,大叫哭,小儿性急多哭得之者,此气动于内,谓之气疝,宜行气开郁,加减二陈汤、木香内消丸主之。如因久坐寒湿之地得之者,此冷气入腹,谓之寒疝,宜温中散寒,加减当归散、茱萸内消丸主之。有肝而不痛者,此湿也,宜行湿消肿,加减守效丸主之,非外敷方。
加辣二陈汤:治性急多哭,卵肿痛连小腹,谓之气疝。
陈皮(去白),半夏(洗),白茯苓,附子(童便浸),木香,川芎,小茴(炒),等分。甘草辣半,
姜三片,水煎。
木香内消丸:治疝气。
木香,三棱(煨),猪苓,泽泻,川楝子肉,陈皮,青皮,小茴香(炒),各等分。海藻洗,二钱。香附、酒浸,七钱半
酒糊丸,黍米大,空心盐汤下二三十丸。
加减当归散:治受寒湿之气,小腹绞痛,外肾红肿,并内瘹腹痛,啼哭多。
当归(酒洗),吴茱萸(炒),官桂(去皮),川芎,干姜(炮),木香,小茴香(炒),等分。甘草(炙)。
末,服五分至一钱,盐汤调。
家传茱萸内消丸:治寒湿所袭,留伏作痛,癫[疒颓]疝偏大。
吴茱萸(酒醋浸一宿,焙干),山茱萸(蒸去核),马兰花(醋浸,焙),川楝子(蒸,去皮核),桂心,舶上茴香(盐炒),玄胡索(略焙),橘红,青皮(去白),海藻(洗去盐),各一两。桃仁(炒,去皮尖),白蒺藜(炒去刺),木香,各半两。
酒糊丸,麻子大,服二十丸至五十丸,温酒盐汤下。
加减守效丸:治卵肿不痛者,此湿也,又名木肾。
苍术(泔浸,盐炒),南星(炮),白芷,山楂肉,各一两,川芎,橘核(炒),半夏(洗),神曲(炒),各半两,海藻(洗垢),吴萸(炒),三钱半。
酒糊,麻子大,服二十至五十丸,茴香汤下。
一方:治疝初起者,用:
五苓散料内加小茴香、川楝肉,服时入盐少许,效。
又方:治偏坠痛甚者,用:
川楝肉,小茴香(炒),各等分。没药,全蝎,减半。
末,空心用热酒调服,或以五苓散煎调,更佳。
敷法:外肾肿大光明者,先用蝉煎水,乘热洗过后,用牡蛎灰、干地龙粪(焙干)等分,末,唾津调敷肿上。痛者,鸡子清调敷。
又方:用干地龙末,不拘多少,先以葱椒汤洗,次以津调之。
小儿素有疝气,或一年或半年发者,发则有形,外连睾丸,内贯小腹,肿硬一条如小杵,约五六寸长,大小便不通者,宜用;
当归身(稍),川芎,山栀仁,山植子,木香,青皮(不去穗),木通,小茴香(炒),川楝子肉,泽泻,猪苓
作大剂。水煎。
小儿木肾肿大,连年不消者,不早治之,便为终身痼疾也。宜用前家传茱萸内消丸,内加黑丑(半生半炒,取头末)二两,为丸服,更灸脐傍二穴,即章门穴,大效。
又,取穴治:以本儿手掌小指后侧横纹按脐中心,中指头尽处是穴。
小肠气,一名盘肠气痛,发则腰不得伸,干哭无泪,额上汗出(详见前内吊病中有方)。如痛连外肾者,宜加减川楝子散主之。
舶上茴香(盐炒),破故纸(炒),各二钱。吴萸根(醋酒浸一宿,焙),木香,各一钱。
末,温酒调服。
小儿气卵,调之偏坠,得之于父年已老,或年少多病,阴痿精少,强力入房。因有此者,谓之胎疝,难治。
小儿湿地上坐,或为蚯蚓呵,其卵肿、长大而垂者,盐汤洗之,盖盐能杀蚯蚓毒也。或用浸苍术泔煎热。少以盐在内洗之。
小疝痛,及盘肠痛者,以盐一合,炒热放儿脐中熨之,待冷,更以艾在脐上灸之。温气既入,邪气随散,其痛立止。
小儿明囊生疮溃烂者,谓之脱囊,用紫苏叶研末敷之,以荷叶包之,或用生荷叶火烘令软包之,虽囊丸①,亦可治之,神效。
又:治外肾燥痒溃烂,用:
龙骨(煅),石膏,炉甘石(煅),多年烂蚌壳各一钱。五倍子,白及,黄连,各五分。
末,先以苦参、大腹皮、紫苏、露蜂房煎汤,先洗试干,敷药,神效。
小儿外肾臊臭,时复湿痒,宜用:
柴胡,泽泻,各一钱。车前子,木通,各五分。生地,当归尾,龙胆草,各一分。
[口父]咀,作一服,水三大盏,煎一碗,去渣,待宿食消尽,空心服,更以美膳压之。外肾痒甚,不可止者,用胡椒煎汤洗之,立效。
①囊丸;忠信堂本作“睾丸”。
啼哭
孩儿多哭事堪怜,何事涟洳昼夜间,
饥渴痒疴如不中,拂其心意自烦冤。
小儿初生百日一周之内,神安意静,不妄笑多哭者,易养。如日夜啼哭不止者,难养。啼与哭不同。啼者,无时有声而死泪也。哭者,时作时止,大号跳而有泪也。
小儿啼哭非饥则渴,非痒则痛。为父母者,心诚求之,海则饮之,饥则哺之,痛则摩之,痒则抓之,其哭止者,中其心也。如哭不止,当以意度。盖儿初生性多执拗,凡有亲狎之人,玩弄之物,一时不在,其心不悦而哭矣,洞之拗哭,急与之,勿便怒伤肝,气生病也。假如又不止,请医视之。
如大叫哭,昼夜不止者,肝热也,宜泻青丸主之,淡竹叶汤,入砂糖—豆许化下。
如日夜啼哭,身热烦躁者,心热也,宜导赤散加黄连,灯心汤服。或用东垣朱砂安神丸,灯心汤下,神效。方俱见心肝二脏。
夜啼
夜啼四症惊为一,无泪见灯心热烦,
面莹颊青干脐痛,睡中频笑是邪干。
夜啼者,脏冷也,阴虚于夜则冷动,冷动则为阴极发燥,寒甚作痛,所以夜啼而不歇也,钩藤散、益黄散主之。
钓藤散:腹痛夜啼,昼则安静者,又治内瘹。
钩藤,茯苓,茯神,川芎,当归,木香,各三分①,甘草,减半②
量儿大小③。或末五分至一钱,姜枣略煎服。
又方:治夜啼不止,腹中疼痛。
甘草(炙),黄芪(炙),当归,赤芍,木香,等分。
未,每少许,徐乳头上吮之。
又方
木香,磨水、半盏,调乳香,没药、末少许,数沸,服之立效。
其心热烦啼者,必有脸红、舌白、赤涩之病,宜导赤散加麦冬、灯心,或东垣安神丸,甚效。
又方
黄连,分半,姜汁炒,甘草,一分。人参,半分。
未,竹叶水煎服。
又方:花火膏
灯花、二枚或四枚。硼砂,朱砂,各少许。
末,以打心汤,调搽几口中,以乳汁咽下,一日三服。
小儿夜啼,见灯即止者,此由点灯习惯,乃拗哭也。
惊啼
惊啼者,常在梦中哭而作,宜钱氏安神丸主之。
又方:胎中受惊,生未满月而惊啼者,用:
朱砂,牛黄,麝香,各少许。
末,取猪乳汁,调捺儿口中。
又方
蝉蜕、十四枚,全者去足。入朱砂、少许。
蜜调服。
有因客忤,触犯禁忌而夜啼者,宜四圣保命丹,用灯草烧灰,和药补细,乳汁调涂乳上,令儿吮之,更以术法验之。
一法:于儿脐下,用朱笔书田字一个,即瘥。
又法:用火柴头一个,长四五寸,削平一面,朱砂水写云:拨火杖,拨火杖,差来作神将,捉着夜啼鬼,打杀不要放,急急如律令敕。
又方:用仙人杖,安睡处身伴④,此杖即笋欲成竹者。立死⑤。
又方:用抱鸡婆草一束,置儿簟下,勿令人知。
①各三分:原作“各一分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减半:原作“大减”;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儿字不原脱“大小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④身伴:忠信堂本作“伴身”。
⑤立死:忠信堂本作“立止”。
诸汗
额头有汗不须疑,浆浆浑身早问医,
若待阳虚成脱病,纵逢国手也虚题。
《内经》曰: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;阴者,内之守也。气为阳,血为阴。心主血,汗者心之液也。肺主气,皮毛腠理,肺之合也。小儿心大太盛。上熏于肺,则皮毛不敛。腠理不密,失其卫外之职矣,故汗出焉。或为自汗,或为盗汗,血亦失其守矣。汗出不止,心亦虚也。气弱血虚,大病生焉,纵遇良工,不可为也。
自汗者,或昏或醒,浸浸而出不止也;盗开者,睡困则出,醒而复收也。并宜黄芪⑥六黄汤、止汗散主之。
⑥黄芪:忠信堂本作“当归””。
当归六黄汤:此治自汗之圣药也。
当归,生地黄,熟地黄,黄柏,黄连,黄芩,各等分。黄芪,加倍。
先用浮麦熬成汤,去麦入药效成剂,
去渣,调止汗散服。
止汗散:用:
故蒲扇烧灰。
又方用:
牡蛎()米泔浸洗,煅透(末)。麻黄根,黄芪(蜜炙),各末。
取浮麦一百粒煎汤,调煎一沸服,效。
钱氏云:上至失,下至项,谓之六阳虚汗,不须治之。
小儿睡而自汗者,肌肉虚也,止汗散主之。遍身汗出者,香瓜丸主之。上至胸下至脐,胃虚也,当补脾,益黄散主之。幼科执此,殊不知自汗者,心火旺而肺金虚也,反用丁香以助火,青皮以泻肺,其失甚矣。东垣有论。见脾脏。本方当归调元汤加芍药。黄芪建中汤稳当。
黄芪建中汤:治脾胃虚自汗。
黄芪(蜜炙),白芍,等分。甘草(炙),杜桂、减半。
姜,三枣引。
又方
黄芪、六钱,炙。甘草一钱。(名黄芪六一汤)。加白术,白芍,各三钱。
末,姜枣引。治脾胃虚汗,甚效。
凡儿初生周岁,不可自汗,勿用他药,宜用白术一线,小麦百粒,水煮令干,去表为末,以黄芪汤调服,愈为度。
有伤风寒热症自汗,宜小柴胡汤加胆草治之。
有夏月中暑湿,发热汗多者,宜人参白虎汤加苍术治之,效。
有伤食积者,胸腹多热有汗,宜先去积,三黄枳术丸下之,后以肥儿丸调理,自愈。
有因疟后自汗者,宜小柴胡汤加黄芪、桂枝主之。
有因泻痢后自汗者,宜黄芪建中汤加当归、白术主之。
有急惊风自汗者。遍身如水之冷,此危症也,难治。
凡大病后,有自汗、盗汗者,宜调元汤加白芍、白术主之。如汗出太多不止者,宜养心血,团参汤圣药也。
团参汤:治虚汗或心血液盛,亦发汗。此药收敛心气。
新罗人参,川当归,各三分。
咀,作三服,獖猪心一个,切三片,每片入药二钱,井水碗半,煎一碗,食后服。
又:治睡中汗方
酸枣仁,人参,茯苓,等分。
蜜丸,芡实入①,麦冬汤一丸下。
汗出不治症:汗出不流而发润,一不治也;汗出如油者,二不治也;汗凝如珠者,三不治也。君子见机而作,不可不早。
①芡实入:忠信堂本作“芡实大”。
大小便病
肾窍便开前后阴,便溺有病属肝经,
血虚大便多硬结,气热常为小便淋。
《内经》曰:肾开窍于二阴。二阴者,前明窍出小便,后阴窍出大便也。
又曰:肝病者则大小难。故中风者,多便溺之阻隔也。又云,前阴主气,后明主血者,语其用也。益膀胱之津液,血所化也,由气而后能出。太阴之传送,气之运也,由血而后能润。此便溺之流通,然后见气血之依附也。夫人之所以有生者。以有出入也。如清阳出上窃,调呼吸也,浊阴出下窍,谓大小便也。一息不运,则机缄穷而死矣。故二便不通,加以腹胀气喘、呕吵烦躁者,不可治也。宜服八正散,外用掩脐法、蜜导法,则前后俱通矣。
八正散:治热聚下焦,二便不通。
本通①,滑石,山栀仁,车前子,瞿麦,甘草,大黄,芒硝。等分。
①本通:原作“木香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水一碗,先煎上六味二沸,入大黄煎至半碗,去渣,火硝煎一洗顷,热服。
掩脐法:治惊风积热,大小便闭塞,
用:连须葱、七根、不洗带土,生姜一块,淡豆豉二十一粒。盐两匙。
同研烂作饼,铫子烘热,掩脐中,以绵扎定,良久气通自利,不然,再换一饼。
又方用:
大田螺,三五枚
和壳杵烂,俺脐下,即通,异人加盐半匙,更良
蜜导法:治二便不通,以此通其大便则下焦气行,而小便自通矣。用蜜炼成珠,滴水不散,入皂角末和丸,如小指头大,似葱管,送入谷道中,气通则便通矣。
治小便
膀胱不利号为癃,不约遗尿梦寐中,
如此两端分冷热,还来水火觅真踪。
经曰: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尿。癃小便不通也。又曰:肝有热则小便先赤。凡小便赤涩为热,小便自遗为寒。热者火有余,水不足,治宜泻心火,滋肾水,加味导赤散主之。寒者火不足,水有余也,治宜温肾水。益心火,益智仁散主之。
加味导赤散:治心热肝热小便赤涩者。
木通,生地,甘草稍,条芩,栀子仁,泽泻,车前子,柴胡梢,等分。
末,每一二钱,淡竹叶七片,灯心二十一寸,水煎,食前服。
益智仁散:治遗尿。
益智仁,破故纸(炒),白茯苓,等分。
细末,炒,盐汤调服。
小便不通,乃内脏气虚,受热壅滞,宣化不行,非害非痛,但闭不通,腹胀紧满,宜五苓散加车前子、灯心主之。
有大病后,气虚津液少者,不可利之,利则气益虚,津液日枯,宜:
人参,麦冬,甘草梢,各等分。黄柏、盐水炒,减半。
末,炼蜜丸,姜汤下。
小儿诸淋,不问五者,皆属于热,并用。
香附子,川芎,赤茯苓,各半两。海金沙,滑石,各一两。枳壳,泽泻,石苇,槟榔,各二钱半。
糯米粉煮糊丸,麻子大,服二、三十丸,顺取长流水,入盐少许,煎汤下。
如小儿气病,常病淋者,不可服上药,宜补肾地黄丸,甚效。小便自出而不禁者,谓之遗溺。睡里自出者,谓之尿床。此皆肾与膀胱虚寒所致也,宜鸡肠散主之。用:
鸡肠、一具,烧。牡蛎、煅灰。白茯苓。真桑螵蛸,白之者,做炒,各半两。辣桂,龙骨,各二钱半。
末,服一钱,姜枣引。或与益智仁散合,末,炼蜜丸,盐汤下,尤妙。
小便出血者,谓之尿血。用:
生地,术通,甘草梢,赤茯苓,山栀仁,生蒲黄,滑石,等分。
末,每一钱,淡竹叶七片,水煎去渣,入车前草自然汁同服。
又方:用升麻甘草煎汤调一元散服。
小儿初出,便黄赤,落地良久,凝如白膏者。谓之尿白。幼科云:久则成疳是也,宜用胃苓丸,盐汤下,效。
如小便出而色白浑浊,谓之白浊,宜清心莲子饮主之。
石莲肉,白茯苓,各一钱。益智仁,远志肉(去心),麦冬(去心),人参,各五分。石菖蒲,车前子,白术,泽污,甘草(炙),各二分半。猪苓①三分。
末,每一钱,灯心同煎。
又方,分清饮:
益智仁、去壳,川草薢,石菖蒲,天台,乌药,等分。
末,或和白茯苓尤妙,灯心汤服。
治大便
大便鞕结须宜下,亦有诸般不可攻,
食少气虚脉渐弱,不如胆导有奇功。
夫饮食之物,有入必有出也。苟大便不通,宜急下之,使旧谷去而新谷得入也。然有实秘者,有虚秘者,临病之时,最宜详审。如形实,气实,脉实,又能食者,的有可下之症,则下之。如河间凉膈散、承气汤、人正散、三黄枳术丸、木香槟榔丸、丁香脾积丸择而用之,中病即止,不可过也。如形虚,气虚,脉虚,又食少者,虽有可下之症,缓则救其本,用保和丸、枳术丸、大黄丸微利之。如常便难者,血不足也,宜润肠丸主之。急则治其肠,使其通利,猪胆汁导法神效。此家秘之法也。
润肠丸:治老人、虚人、小儿、产妇,大便秘结者,良验。
麻子仁(去壳),杏仁(去皮尖、略炒),桃仁(去皮尖),各半两,归梢,枳壳(炒),各七分半。阿胶(蛤粉炒),二分半。紫苏(炒),萝卜子(炒),各三分。
炼蜜丸,如麻子,二三十丸,陈米汤下。
胆导法:猪胆一个,以小竹管放口内,用线扎紧,勿使移动,吹气一口,另用一线从管下近气处系定,勿使泄了气。插入谷道中,解去系气线,一手拿住胆筒,一手捏胆汁入腹,直待气通,随捏随起,便即通矣。如不通,又有别法,口言不尽。
凡小儿病,有可下不可下者说,见第一卷歌中。
凡小儿大便下血者,宜四物汤加枳壳、荆芥穗及柏叶主之。
小儿目病
存乎人者惟眸子,五脏真邪并见此,
一点尘埃不可侵,风热肝虚为病耳。
目主五脏,瞳人属肾,黑珠属肝,白珠属肺,两角属心,上下胞属脾。目内五脏症,钱氏云:赤者心热,导赤散主之;淡红者心虚热,生犀散主之;青春肝热,泻青丸主之;浅淡者地黄也补之②;黄者脾热,泻黄散主之;无精光者,肾虚,地黄丸主之;白而涩者肺热,泻白散主之。
①半字下原脱“猪苓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浅淡者地黄也补之:忠信堂本作“浅淡者地黄丸主之”。
生犀散
地骨皮,赤芍药,柴胡,葛根各一两,
甘草一两半。生犀角、锉,二钱
每一钱,水煎服。
眼目视物不明,不肿,不痛,不赤,无翳膜,或目紧小无精光者,是肝肾俱虚,不可便服凉药,宜地黄丸主之。
目者肝之窍,瞳人者,通穷于肾。肾属水,肝属木,母子相依者也。故肝肾之气实,则精彩光明;气衰,则昏矇晕眩。鸟轮赤,晕痛,用浆流,此肝热也。眼生清泪,粘睑遮睛,此肝虚也。瞳人散大,淡白偏斜,此肾虚也。瞳人焦小,或带微黄。此肾热也。一虚一实,以此验之。然心者,神之舍也,又为肾之主也。心主血,目得血而能视。心主热,目因热而昏昧,故四物汤与地黄丸要药也。补肾水,制心火,养肝血,莫有加于是方者矣。
目病赤肿有二症:或因天行时气,症候暴赤肿痛,昼夜若啼哭不止,或因脏腑积热,两目赤肿,并宜泻青丸方加蝉蜕、白蒺藜(炒)、蔓荆子、荆芥穗、柴胡、黄连(酒炒)、车前子、甘草等分,每末一钱,生蜜水调细服之。
外用金沙散点洗之。方见下。
目内翳膜有二症:或肝肾俱虚,眼生翳膜,及肝疳白膜遮睛者,宜用地黄丸加五味子、人参、当归、川芎、黄连、芦荟,蜜丸服。
或因症疹之后,毒气入目生翳膜者,用白菊花、绿豆、谷精草等分,咀,每二钱干柿饼一枚,粟米泔汁一碗,慢火煎干去渣,于食后临卧,只吃柿肉,一日三枚。如此不能服者,将煮过柿饼,母嚼烂喂之。此二症不可用点药。
有初生下眼闭不开者,其症有二:
或因产母食热毒物,以致斯疾,治当以胆草少许①,蘸洗眼上,一日七次;或用黄连,磨乳点之,乳母服生地黄汤。
生地,赤芍药,川芎,当归、酒洗,瓜萎根。
加黄连,灯心引,水煎。
或以本方为细末,灯心汤调少许,搽儿口中。
或因初生,洗眼不净,秽计浸渍于眼目中不能开者,宜真金散方。
净黄连,黄柏,当归,赤芍,杏仁、去②,各五分。
切,乳汁浸一宿,晒,为极细末,以生地汁调一字,点眼中自开。
凡初生小儿,头洗令净。使睑赤烂,至长不瘥,名曰服赤。见下烂弦。
疳眼者,肝风入眼赤肿,目生哆泪,烂弦痛痒,揉擦昏暗雀盲,甚经③目合不开,宜天麻丸。
天麻丸
真青黛,黄连,天麻,五灵脂,夜明砂,川芎,芦荟,各二钱。胆草,防风,蝉蜕(去足),一钱半。全蝎二枚,焙。干蟾(炙焦),三钱。麝香,少许。
獖猪胆汁浸膏糊丸,麻子大,每十丸,薄荷汤下。
又方:治小儿疳眼赤烂,用:
苦参,蔓荆子,防风,龙胆草,玄参,各等分。
猪胆糊丸,麻子大,数量④大小,茶清下。
疳眼生瘴者,用:
瓜芦根⑤,甘草,赤芍,草决明,等分。
每五分,蜜汤调下。
①少许:忠信堂本为“煎汤”。
②去:忠信堂本为“去皮尖”。
③经:忠信堂本为“至”。
④数量:忠信堂本为“量儿”。
⑤瓜芦根:忠信堂本为“瓜萎根”。
烂弦者,脾有湿热也,或初生洗不净所致者,用:
净黄连(炒),苍术(童便浸,焙)。防风,等分。
末,每服一字,蜜水调。
外用绿豆:炉甘石、煅、童便淬七次,半两。海螵峭,一钱,胆矾,轻粉,雄黄,各五分。
用黄连乳汁浸,清汁调药,以鹅羽蘸药搽上,-日三五次,以瘥为度。
有因尘埃入目,揩摩成肿,啼哭不已,作痛者,用油烟、金墨、新汲水磨浓,入玄明粉五分,如无,以马牙硝代之,和匀为膏,取新笔蘸点目中,以瘥为度,忌热物。
凡眼暴赤肿初起,勿服寒凉之药,不能愈疾,又损脾胃气,使儿不能饮食也。盖药之味,辛甘发散①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故清阳出上窍,辛甘温平是也。酸苦寒凉之药,不能上升耳。宜先服九仙散发散之。此火郁则发之也。不已者,以泻有丸合小柴胡汤,加酒黄连作丸服,有大奇功。外当用金沙散洗之,黄连膏点之以愈。此治风热眼病之要法也。
①发散:原作“散”。据忠信堂本补。
九仙散:时行目病,暴赤肿痛,以此发之。
柴胡,苍术(童便浸),各一两。赤芍,荆芥穗,甘草,各六钱半。麻黄(不去根节,滚水泡),川芎,薄荷(和梗),半两。旋覆花(去毛梗),三分。
未,每一钱,水一小碗,姜一片,葱一茎,无时频服。
金沙散:时行赤眼肿痛,或肾热多泪。
净黄连,一两。硼砂,寒水石,大黄,各二钱。海螵蛸,铜青,各一钱。玄明粉,二钱半。全蝎(去毒),七枚。厚香,少许。烂弦加轻粉,五分。
末,每服一字至五分,凉水化,澄清去渣;无时频洗,效。忌酒晕。
黄连膏,用:
净黄连,半斤。苦参,四两。秦皮,二两。杏仁,四十九粒。
冬月制,取雪水四碗,煎二碗,放净瓷器内,又以水煎,取一碗放前汁内,又以水一碗,煎取半碗,用净取汁,与前计和一处,取净铜铫子入汁在内,慢火熬,以桑条不住手搅,勿令沉底,勿动灰尘。入汁中务宜仔细。待熬至一碗,再入马牙硝半两,同煎至半碗,取起以纸盖定。再制过炉甘石(末)二两,硼砂(末)半两,乳香、没药(末)各一线,胆矾(末)三线,海螵蛸(末)二钱,和匀,人膏中取起,摊冷待干,以乳汁磨,点之效。
目直视者,肝有热也;目连劄者,谓之目辟,肝有风也。并宜服泻青丸。
目下胞肿者,水气也。必待作肿,宜五苓散加车前子以利其水。
目中黄者。疸也,宜服茵陈胃苓丸。
儿有大病未愈,观其目或直视,或斜视不转睛者,或闭目不开者,或开目不合者,或哭无泪,或不哭泪自出者,有目胞肿者,有目陷者,有目中见物而畏怕者,皆恶②侯。
②皆字下原脱“恶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治治鼻
鼻中相通呼吸门,唇依牙齿齿依唇,
耳司采听当嫌塞,舌主声音似锋铃。
肺为气之主,通窍于鼻。鼻,清气出入之道路也。小儿禀受胎气充实者,三关九窍,五脏六脏,内外呼吸,内外贯通而荣卫行焉。苦外感风寒,内伤元气,伤乳食,则清浊不分,泥丸相乱,诸症叠起矣。
鼻衄者,血与气相随而行。若脏腑积热,乘于气血,则热气逼血而妄行,自鼻孔出,谓之衄血,宜东垣凉膈散加生地黄、阿胶(炒)、黄连、茅花主之;不止者,宜服鸡苏丸,效。
鸡苏丸:治鼻热,胸中郁热,衄血不止。
鸡苏叶,八分。即薄荷叶,蒲黄(炒),一两。麦冬,二钱。阿胶(炒),一钱。甘草,七分半。人参,黄芪,各五分。木香,柴胡,生地黄,各一钱。
炼蜜丸,如小豆大①,每一丸,食后,茅花汤下。
又方:山栀和壳烧存性,油发灰研匀吹人鼻。
又:槐花半生半熟,末,吹鼻。
又:人中白成块者,烧去秽气。为末,入油发灰、麝少许,吹入鼻。
又:生萝卜捣汁,或生藕汁,仰头滴入鼻中。或血妄行,取汁饮之,效。
又:用大蒜煨香研烂,涂脚底。鼻中有蒜气,即去之。
用上方法不止,以白纸一张,作八摺,冷水湿纸,放头顶中,以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纸干立止。此数方救急之要法也。
鼻流清涕者,热则津液流;鼻塞不通者,冷则收闭也。鼻流清涕,其症有二:或外因伤风得之,喷嚏流清涕。风属阳,其病为热,直东垣凉膈散加防风、芥穗主之;内因脑热,鼻流浊涕不止,名曰鼻渊。久而不已,必衄血,凉膈散加羌活。川芎、白芷主之。
又方,苍耳散
辛夷仁,半两。苍耳子(炒),三钱半,白芷一两。薄荷叶,三分。
末,茶清调服。
有因胃中食积,热痰流注者,当清食积,用:
南星(炮),半夏(洗),藁本,白芷,神曲(炒),酒芩,辛荑,荆芥,各等分。
末,姜汤调服。
二症有,并用辛夷膏贴之。
辛夷膏:治流涕不止。
辛夷叶(洗、焙),二两。细辛,木通,白芷,木香,各半两。杏仁,一两,去皮尖,研。
上末。入杏仁泥、羊脑髓、猪脂各一两,和匀。于瓦器中慢火熬成膏,赤黄色为度。放地上冷,入脑、麝各一钱,拌匀徐囱门上,更用少许涂鼻中。
鼻塞其癥有二:或因伤寒②得之者,寒刚伤肺,肺气不利则塞也,宜御寒汤主之。若冷气久不散,浓涕结聚,使鼻不闻香臭,则为齆鼻,宜万全膏主之。凡新产芽儿或十日一月之内,忽然鼻塞,因吮乳不能呼吸者,多是乳母睡时不知所忌,抱儿身侧,鼻口中气出吹着儿,冷气自囟而入,成鼻塞,并宜贴囟法及塞鼻法。
万全膏:治齆鼻。
羌活,川芎,细辛,石菖蒲,本通,麻黄,各一钱。脑,麝各一字
炼蜜丸,芡实大,服一丸,灯心汤化了。或用一丸,绵包塞鼻中。
御寒汤:治寒邪伤于皮毛,令儿鼻塞上喘。
黄柏,二钱。黄芪,一钱。人参,五分。炙甘草,款冬花,各三分。羌活。黄连,各一钱。白芷,陈凤,各三分。陈皮,升麻,各五分。怫甘③三线。苍术,七分。
未,葱汤调服。
①如小豆大:原作“大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寒:原作“食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佛甘:忠信堂本作“佛柑“。
贴囟法(一名通散)
香附(炒),川芎,荆芥穗,僵蚕(炒)。细辛,荷叶,牙皂。
用末,生葱白捣膏,以帛盛之,夜贴囟上。
塞鼻法:治齆鼻。
瓜蒂,明矾,细辛,各一分。雄黄,五分麝香少许
末,以雄犬胆汁和丸,绵包塞鼻中。
鼻疳者,肺疳也,鼻下两傍赤痒疮湿,其疮不痛,汁所流处,随即生疮,一名疳垚,宜清肺饮,化垚丸主之。
清脑饮:治麻疳垚,蚀鼻穿孔汁臭,或生息肉。
染白皮(炒),半两。紫苏叶,前胡,黄芩,当归,天冬,连翘,防风,赤茯苓,桔梗,生地黄①,甘草(炙)、各二钱半。
末,水煎服。次服化[匿虫]丸
化[匿虫]丸
芜荑,芦荟,真青黛,川芎,白芷梢,胡黄连,干蟾(烧存性世),各等分。
未,猪胆汁浸膏糊丸,麻子大,二十丸,食后临卧,杏仁汤下。
其鼻昂,用雄胆泡汤,小笔蕉洗。俟煎药各进数服,却用青黛、当归、赤小豆、瓜蒂、地榆、黄连、芦荟等分,雄黄少许,细末,人鼻内敛疮。
鼻疮,用黄连、黄柏、槟榔,研末以猪骨髓和敷,或用青黛、槐花、杏仁研敷;鼻赤,用雄黄、黄丹(研末),无根水调敷。又用苍耳叶(酒蒸干),末,调服,最解食毒。
鼻干者,肺热也,用凉隔散加桑白皮(蜜水炒)、木通。
大病鼻子黑燥者,火克金也;鼻昂气喘者,肺绝也。小儿山根青者多病,年上赤者,有血光病②。
小儿脑疳,鼻痒头发作穗,而黄肌瘦,用鲫鱼胆③滴鼻中,连三五日效。
伤风寒头痛,加川芎、白芷、藁本、蔓荆子、细辛。
眼痛,加酒黄连、羌活、防风、柴胡、胆草(酒洗)。
鼻病加升麻(酒洗)、白芷、细辛。苏叶。
耳病加柴胡、木香、蔓荆子、全蝎。
口病加石膏、防风。
咽喉痛加玄参、牛蒡子(炒)、山豆根。
龙脑川芎丸:消风化滞,除热清疾,通利七窍,精神气爽。
桔梗,二钱半。片脑,六分。砂仁,二分。白豆蔻、去壳,五分。薄荷,一钱三分。川芎,防风,炙甘草,酒芩,连翘,各一钱。
炼蜜丸,每两作二十丸,服则一二丸,茶清化下。
①生地黄:原作“生黄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②有血光病:原作“有血先病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③胆:原作“腌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头头病
小儿头病亦多般,散出方书不多言,
感谢歧师施指教,法国后学作谛筌。
解颅者,生下惟囟不合,气衰不盛也,多忧多笑。更有目白睛多,[白光]白色嫩者,多愁多喜,以年久失缝开解而不合。肾生髓,脑为髓海,肾气有亏,故髓不满,所以头囟开而不合也,名曰解颅。凡得此疾,不及千日之内;间有数岁者,偶因他疾攻击,遂成废人,不可复药也。气色清明,然饮食者,多服补肾地黄丸及调元汤,百日内须见效者,次第调理,或有可治。若投药石如故,亦难治。
钱氏云:几本虚怯,由胎气不成,则神气不足,目中白睛多,其颅即解,面色[白光]白,此皆难养,纵长不过二八之数;若纵色欲,多不过四旬而亡。因病而成,致肾虚者,此也。
家秘云:解颇有二:初生后,头骨渐开,此胎气怯弱,肾不足也。有闭而后开者,自囟至印堂,有破痕可开一分。又有头四破成缝者,此皆解颅,由病后肾虚,水不胜火,火气上熏其髓则热,髓热则解,而头骨复分开矣。肾虚者,宜服地黄丸,以补肾之不足、调元汤、十全大补汤,母子共服之,以补脾胃,使气血渐实,其颅自合矣。其髓热者,宜通圣散为丸服,去硝不用。外用封囟法,或用新绵紧束之,有作巾遮护之,久而自合,亦良法也。
封囟法
防风,南星,白蔹,白及,等分。
末,猪夹车①髓捣和,封囟上,一日三易之。
①车:忠信堂本作“脊”。
又方
颅头骨不拘多少,烧灰存性,研末,以清油调敷头缝。
脑疳者,头皮光急,发结如穗,满头饼疮,脑热如火者是也。用:
川芎(酒洗),片芩(酒炒),白芍,陈皮(去白),各半两。白术(酒),当归、酒洗,各一两半。天麻(酒炒),苍术,苍耳子,各七钱。酒柏,酒粉草,各四钱。防风,三钱。
末,水煎,日服四五次,服后睡片肘。
乳母宜服溯源解毒汤。
溯源解毒汤
酒芩,苍术(酒炒),白蒺藜(酒浸炒),去刺蔓荆子(酒炒),何首乌(酒炒),胡麻(炒),升麻(酒)。
末,酒糊丸,麻子大,服三、五十丸,防风汤下。
外用敷药
松树厚皮(烧灰),二两。白胶香,二两。黄丹(水飞)、一两。枯白矾,五钱。黄芩,黄连,大黄,各七钱。蛇床子,寒水石,各三钱。无名异,少许。木香,少许。轻粉,少许。
末,熬热调敷疮上。先用椒盐汤洗,去疮痂,敷之佳。又治白秃。
又有儿生后,其头渐大,头皮赤光,眼小,此亦脑疳也。乃受父母热毒之气,藏于肾中,上熏于脑,故头大渐红也,此难养,不出二八之数。其未周岁,满头生疮结饼,作痒作痛,此不能忍,日夜啼哭者,亦难养也,宜服前苦参丸,及松皮散敷之。
癞头者,一名白秃,或父母之传,或兄弟姊妹之相授,乃造毒之气也。初起可治,待皮毛光,不必治也。宜服消风通圣散除大黄,另研,酒蒸,炒末。再酒拌晒干,每一钱,水前热服。外用炭烧红,以长流水淬之,乘热炭擦头皮,以前松皮散敷之。
又方
胡荽子,伏龙肝,龙尾,黄连,枯白帆。
末,熬热清油调敷。
初,头上散生,成片时当带瘙痒,毛发稀少,有类白癞,此秃疮之根也,用腊猪油搽之,自不成白秃矣。
囟填囟陷诀云:热甚则肿,虚热则陷。囟填者,囟门肿起,骨高突也。经云:热甚则肿,由邪火炎上,使清明之气上升而不降。其证有二:以手摸之,肿坚实者,此有寒邪在表,腠理闭,寒热不得出。所谓气上冲则坚劲者是也,宜升阳散火汤,此郁则发之也;如摸之其肿虚浮者,此积热在里,熏蒸于上,所谓气上冲则柔软者是也,宜酒制神芎丸,此高则抑之也。一发一下,中病即止。
升阳散火汤:治风寒外感,或胃虚过食生冷,抑遏阳气脾土。火郁则发之。
升麻,葛根,独活,羌活,人参,白芍,各五分。防风,二分半。柴胡,八分。甘草、生二分、炙三分。
水煎熬服,令睡有微汗。
酒制神芎丸:治一切积热。
大黄(酒蒸),黄芩(酒洗),二钱。黑丑(半生半熟,取头末),滑石,各四钱。黄连(酒洗),薄荷,川芎,各五钱。
用无灰酒丸,黍米大,服五丸、十五丸,温水下。
囟陷者,调囟门陷下成坑也,其症有二。经云:陷者,下气虚也。大病之后,津液不足,其气下陷成坑窟者,宜大补元气,调元汤加升麻主之。有脾胃虚弱,饮食减少,脾生肌肉,肉去皮薄,囟门露见,非陷也。宜服肥儿丸、参苓白术散,补脾胃则能饮食,肌肉自平,自不露矣。
又有后枕陷者,《活幼心书》谓其症尤重于囟陷者,此太盛极,百无一雌①。殊不知此非病也,乃父母之过也。初生儿头骨未合,当用绿豆作枕枕之,常与移动,勿使只在一边,则头骨不正②矣。此后枕骨陷下者,乃儿卧日久之所致也,若难养,则头骨四破,高下成缝者,皆非寿子也。
头仰者,颈软也。颈者,头之茎也,一名天柱骨。颈软者,乃天柱骨不能任元而前后左右倾倒也,此恶病也。其症有二:小儿初生便颈软者,皆胎禀不足,骨气虚弱也。肾主骨,肝主筋,筋不束骨,其骨则折,母能令子虚也,此儿难养,纵长不及四旬。肾气虚矣,宜服地黄丸加当归、续断主之。有因大病之后,头骨不能起者,此血气虚弱也,宜十全大补汤炼蜜丸服。经云:头者精明之府也,头仰邪欹,神将去矣。凡大病人有是症,难治。有病惊风者,或病症痓者,勿作项软论。
伤风寒痛者,用细根子黄芩(半生半熟)三钱半,炙甘草钱半,羌活、藁本各一钱,柴胡七钱,川芎五钱或五分、一钱,以茶汤调成膏抹儿口中,少用白汤下。
头摇者,头战者,肾风热也,宜泻青汤丸加全蝎主之。
头生胞疮者,初因皮破成疮,脓水不干,头毛粘结,内生虱,痒则抓之,年久不愈,有成癞头。当先去其虱,用石菖蒲煎汤洗之,其虱尽死,待干用水银、腻粉二味放碗中,以指研匀,人津调温,指蘸药,搽疮上四畔及发内,虱尽去。方用秋③牛皮窑口上烟胶(不拘多少)、松香研末,入轻松少许、雄黄少许,熬热,上油④调涂患处。头生软节者,年久不愈,用紫金丹涂之效。方见心虚诸疾下。
头之有发,犹山之有草木也,发者血之余,发之多寡,由于血之盛衰也。坎为血卦,血者肾之液,发者肾之苗也,故其色黑也。儿发久不生,生不黑者,皆肾虚也,宜地黄丸主之。
大病后,其发成穗,或稀少者,乃津液不足,疳痨之外候也,宜集圣散主之。
①百无一雌:忠信堂本作“百无一活”。
②正:黾信堂本作“歪”。
③秋:忠信堂本作“熏”。
④上油:忠信堂本作“滑油”。
面面部
五脏英华面部间,知其有病望中看,
色宜明洞昏⑤枯暗,疮癖斑痕貌不妍。
诗曰[6],五气入鼻,藏于心肺,上使五色修明,声音能彰,则面者心肺之所主也(五脏部位说见一卷歌中)。五色者,五脏之英华,发见于面者也。肝色青,如翠羽者吉,枯草者凶。其余照脉候仿此推之。大抵明润者吉,暗黯者凶。五色主病,赤主热,青主风,黄白主疳虚、食积,青、黑主痛。五色所忌:肝病白者不治,谓金克木也;病后面色白者,谓之脱色者,死;肺病面赤者不治,谓火克金也;凡痢疾失色,面赤者死;心病而黑者不治,水克火也;脾病面赤青者不治,木克土也;肾病面黄浮者不治,谓土克水也。
⑤昏:忠信堂本作“忌”。
⑥诗曰:忠信堂本作“诀曰”。
面浮肿者风也,宜五皮汤加防风、苏叶主之。
头面红肿者,风热也。用:
通圣散除大黄,另用酒蒸入药,同末,酒拌湿晒干,如此三拌三晒,或半字一字,淡竹沥调,细细服之。连进三五次,立止。以忍冬藤煎汤洗之。
面皮黄中有白隐者,此伤食也,宜三棱散。
人参,七钱半。三棱(炮),香附,一两半。青皮(去穰),益智仁,陈皮(去白),枳壳(麸炒),神曲(炒),麦芽(炒),半夏(炮),莪术(蘸煮,焙),山楂肉,苏叶,各五分。白茯苓,粉草(半生半炙),各一两。
末,服一钱,小者五分,陈仓米白粒,姜引,或加大黄(半生半煨)五钱,粳米糊丸,陈米饮下。
面上生疮,如火烧,用黄蜡米粉,蜜水调敷,或鸡子清和敷。
儿疳疮不愈,多生于面部两耳。乳母嚼白米成膏治之,不过三五日愈,并母禁鸡、鱼。